澳大利亞籍的中國富豪,從一介貧民成為跟英國王子談合作的成功人士,在起起伏伏的事業發展過程中敗光了186億身家,他是誰?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起大落的經營生涯呢?
攜40萬美元回國創業
近年來國內的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而最早一批在這一領域開展業務的,有一位澳大利亞籍的中國人,他就是施正榮。
2006年施正榮43歲,靠著186億的身家成為了中國首富,同時因為從事光伏產業,又被業界視為中國光伏產業之父。
就是這樣一個行業頂尖的富豪,曾是一個農村出身的窮苦孩子,1963年施正榮出生於江蘇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裡,從小他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學習能力,並在16歲的時候正式考入了吉林大學的光學研究專業。
1983年施正榮由於英語交流能力較強,施正榮被派到海外讀研,於是在1988年施正榮正式進入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大學學習。
當時擔任老師的是馬丁格林,這位教授曾因為太陽能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環境獎,此後的施正榮在馬丁的指導下,在光學領域的學習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993年,施正榮轉為澳大利亞國籍,2000年施正榮開始考慮回國創業,當時的他頂著來自家裡的壓力,選擇將全部積蓄變賣,拿著40萬美元孤身回國創業。
“給我800萬做出世界第一大企業”
回國後的施正榮手裡只有40萬美元和幾個技術專利證書,舉目無親的他遇到了李延人。由於施正榮表示給自己800萬就能還給投資方一個世界龍頭企業,這樣的投資精神打動了李延人,此後他靠著自己在江蘇的人脈,聯合小天鵝、山禾製藥等知名企業,在2001年集資600萬美元,加上施正榮的40萬美元和價值160萬的技術,創辦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
不過創業對於施正榮而言難度頗高,當時的他面對企業上下和團隊成員的多重壓力,為了解決經營困局,他不間斷地在廠房裡工作,往往腿都會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痠痛不已。
此後尚德集團產出了第一臺裝置,公司也開始逐漸凝聚在一起,此後施正榮來到國外跑市場,並在2003年對企業進行擴大投產。
此後公司又買下了國外淘汰的舊裝置,省下了1000多萬資金,靠著先進裝置和有關技術,尚德從2002年的虧損中迅速走出,並在2004年將營收業績翻了整整20倍。
2005年尚德在美國上市,當天收盤後,施正榮的個人身家突破了14.41億美元,成了當之無愧的大富豪。
缺乏自研技術成為經營轉折點
不過企業上市後,施正榮的心態開始發生了改變,面對鉅額的營收和利潤,施正榮變得貪圖享樂起來。
他曾表示“再也不掙一分錢,只花錢”,此後他購買了將近10臺豪車,並專門花了20萬美元包機,跟英國的王子暢談光伏太陽能的合作。
而當時的中國光伏產業規模也的確能夠撐得起施正榮這樣的奢靡做派,但是也存在巨大的隱患,那就是國內光伏行業的市場份額多數在國外企業手中,而且裝置機器和原材料多數都要靠國外進口。
也就是說施正榮的企業經營業務,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在拿國外的裝置材料做組裝,缺乏核心的技術競爭優勢。
此後在2008年,製造光伏太陽能產品的矽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的利潤空間被極度壓縮,同時國內該行業湧現出了眾多的競爭企業,尚德集團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期。
截止到2012年,尚德集團的負債規模達到了81.8%,生產利潤並不足以填補資金缺口,股價也出現了下跌趨勢。
值此風雨飄搖之際,施正榮被迫辭去了公司的CEO和董事長職務,2013年3月份,尚德集團破產重組,2014年2月正式退市,自此施正榮徹底將186億的身家敗光。
如今的施正榮已經從一個行業領袖變成了破產公司的老總,國產光伏行業也由此損失了一個優秀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