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後期的我軍的縱隊,相當於軍的規模;解放戰爭前期和中期的縱隊規模不等,有的相當於師,有的相當於軍的規模。
由於戰場形勢複雜,同一個歷史時期,我軍縱隊的規模大小也不相等。
和司令員一樣,縱隊是我軍的首創,也是獨創。
縱隊原本是佇列的一種形式,我軍建立之後成為一種軍隊編制。
縱隊誕生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建立不久就出現了。
最早的縱隊,出席在1927年底,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一部,是我軍第一支縱隊,名稱是中央縱隊,是在江西省崇義地區編成的。
此後,縱隊就成為我軍的一種編制延續下來。
從土地革命時期的中國工農紅軍,到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全國各地的地方武裝、游擊隊,乃至解放戰爭時期各野戰軍中,始終有縱隊這個編制,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為止。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我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編入國民黨軍隊,即我們人所共知的八路軍、新四軍。
當時國民政府承認的、給予撥發糧餉的部隊,只有編制內的部隊,事實上我黨領導的武裝,遠不止這些。
為了顧全大局,我黨領導3個師之外的武裝,就稱之為支隊、縱隊,或者獨立團。
隨著戰爭的進行,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規模在各地蓬勃發展,在八路軍、新四軍的編制之外,成立了很多部隊,將其稱之為縱隊,或者叫野戰縱隊。
比較有名的,如活躍在華南地區的新四軍東江縱隊,活躍在江南地區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新四軍挺進縱隊 ),以及活躍在太嶽軍區的八路軍太嶽縱隊(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
太嶽縱隊司令員是陳賡,1955年授銜時為大將;縱隊政委王新亭,授銜上將;縱隊參謀長周希漢,授銜為中將。
曾生任司令員,1955年授少將銜;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61年授予少將軍銜。
同樣是縱隊,縱隊領導授銜時級別為什麼相差這麼大?
因為兩支縱隊的規模相差太大,東江縱隊抗戰初期只有3000人,抗戰中期發展到8000餘人,在抗戰勝利時,一共有12000人。
新四軍挺進縱隊規模也不大,成立之初人數也是3000餘人。
而太嶽縱隊成立之初下轄3個旅,一個旅規模在5000人,縱隊總兵力在15000人左右。
相對來說,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南方地區的我軍縱隊,規模比較小,人數都在五千人以下;戰鬥在北方地區的我軍縱隊至少下轄兩個旅,人數不低於一萬人,規模相對較大。
但是也有例外,解放戰爭初期,新四軍三師(東野2縱,39軍)進軍東北時,擁有3旅9團3萬之眾。
總而言之,解放戰爭之前的我軍縱隊編制是比較亂的,這是由當時複雜的戰場形勢決定的。
解放戰爭初期,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將原來活躍在大江南北的抗日武裝集中起來,進行整編,組成野戰部隊,這時候的縱隊成為我軍的規範的一級編制。
這個時期我軍縱隊的數量以及縱隊所轄的兵力,是抗日戰爭時期縱隊無法比擬的。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三個縱隊,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四個縱隊,加上其它地區的縱隊,不超過十個。
抗戰爆發時,我黨領導的八路軍4萬餘人、新四軍1萬餘人,加上我黨領導的各地武裝,不超過10萬人。
抗戰結束後,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遊擊隊等武裝總兵力達到120萬人。
總兵力多了,縱隊數量增加了,縱隊所轄兵力自然也隨之增加。
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野戰部隊下轄的縱隊(包含跟縱隊相當的師)一共有27個縱隊 ,光是東北野戰軍,下轄的縱隊就達到9個。
彭德懷擔任指揮的西北野戰軍,解放戰爭初期總兵力約7萬人,下轄7個縱隊,每個縱隊包括兩個旅,每個縱隊人數在10000人左右。
聶榮臻為司令員的華北野戰軍也是7個縱隊,由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軍區的部隊組成,包含26個步兵旅和2個炮兵旅,總兵力達到23萬。
以此推斷,華野的每個縱隊下轄3個旅以上,兵力在3萬人左右。
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的中原野戰軍,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組建,總兵力27萬人左右。
中野下轄5個縱隊,13個旅,每個縱隊兵力在2萬人左右。
林彪擔任司令員的東北野戰軍兵力為四大野戰軍之首,總兵力29萬餘人,每個縱隊的兵力在3萬人以上。
解放戰爭中期,隨著我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兵力規模日益擴大,縱隊數量和所轄兵力也上發生很大變化。
1947年4月,東北野戰軍(四野)的總兵力達46萬人(包括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及所屬部隊共8萬餘人),縱隊增加到12個,每個縱隊總兵力3.5到4萬左右。
1947年6月,中原野戰軍(二野)結束"魯西南戰役"後,兵力得到迅速擴充,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展到42萬人,縱隊數量增加到12個,每個縱隊下轄3個旅,所轄兵力平均在3萬人左右,其中1,2,3,6縱隊所轄兵力最多,平均每個縱隊在3萬5人以上。
看了上述資料,我們會發現,12個縱隊的總兵力只有36萬左右,還有6萬缺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除了縱隊還有的部隊不在縱隊管轄範圍內,而是以獨立旅的形式存在。
1947年,華北野戰軍(三野)總兵力36.6萬,下轄12個縱隊,每個縱隊的兵力3萬餘人。
1947年西北野戰軍(一野)人數沒有太大變化,縱隊數量自然也沒有增加,甚至因為戰況慘烈人數減少;比如王震的8縱,在1947年冬天,所轄2個旅,兵力在7千人左右。
直到1948年,一野才增加一個縱隊,和其他三個野戰軍無法相比。
1948年大決戰期間,四野兵力增加最快,突破50萬,主力縱隊平均兵力在5萬人左右,一般下轄1.4萬人規模的師3個,外加1個炮兵團團。
三野主力縱隊兵力相差懸殊,9縱所轄兵力最多,在3.5萬人左右;其它主力縱隊多在2.3萬~2.8萬之間。
二野在經歷過中原二戰之後,兵力有所下降,1,2,3,6縱尚未恢復實力,平均也就1.5萬人;陳謝的4縱形勢相對較好,下轄4個旅,人數在3萬左右。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頒佈《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又頒佈了《關於各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決定》。
根據上述決定,東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所屬第1至第12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軍,每軍4個師5至6萬餘人。
中原野戰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野戰軍的12個縱隊改為三個兵團,即第3、第4、第5兵團,共9個軍,整編後的二野總兵力28.8萬。
西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所屬各縱隊依次改稱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軍,騎兵第1、第2旅改稱騎兵第1、第2師。
自此,四大野戰軍中的縱隊徹底消失,成為歷史,全都改編成為軍。
但是還有一個縱隊是個例外,那就是兩廣縱隊。
兩廣縱隊組建於1947年春天,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東江縱隊為基礎組建的,曾生任司令員,雷經天任政治委員。
該縱隊下轄第1、第2、第3團和教導總隊,共4800餘人,隸屬華東野戰軍建制。
1949年3月,該縱隊又歸四野指揮。
1950年1月,兩廣縱隊劃歸廣東軍區建制。2月,併入珠江軍分割槽,但是兩廣縱隊番號暫時保留下來,幾個月後取消。
可以這樣說,兩廣縱隊是解放戰爭後期,甚至建國初期,我軍唯一一個步兵縱隊。
直到此時,縱隊才徹底消失,成為歷史名詞。
總的來說,縱隊見證了我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各縱隊司令也是軍事領域的佼佼者,為我軍發展壯大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成為建國功臣。
比如: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瘋子戰將王近山;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名將之花陳錫聯。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保衛延安的功臣張宗遜。
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跨國將軍”葉飛;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旋風司令”韓先楚等等。
而縱隊這個名稱,也伴隨著我軍不斷勝利的鬥爭史,成為了我軍歷史上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