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國產手機品牌無非就是華為,OV、小米,但很多國人表示寧願溢價買華為也不願意買小米,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品牌的力量
近些年來,國產手機品牌也在衝擊高階,但是目前提起高階品牌,我們還是隻能想起華為。華為自始至終打造的品牌形象就是貴,走的路線也是高階路線,華為賣8000可能大家都不奇怪,而小米賣5000網路上就會一片罵聲,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在華為身上,我們不會提到價效比,更多的是技術創新、自研、領先、高階等。而且像華為這種高階的品牌在二手市場是更保值的,二手平臺轉轉發布的主力機型保值率排行榜中,華為Mate40Pro的保值率高達96.45%,回收價是4678。而小米的保值率就比較低了,大部分在50%~60%。
第二:小米的價效比不針對所有人
價效比是指在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的前提下,價格越低,價效比越高。對於一些人來說,小米的手機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拿紅米Note10Pro來說,這款手機是公認的高性價比手機,不到2000的價格,搭載了高階晶片天璣1100,但是這款手機對於想購買影像能力強的手機是高性價比手機嗎?不過,這款手機的影像能力可以說是唯一的短板。同理,華為的一些功能是小米沒有的,寧願溢價買華為的人一定是因為華為手機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第三:產品是關鍵!小米手機缺乏競爭力
選擇華為還是小米,產品才是最關鍵的。很多人提到小米會嘲諷小米是“組裝廠”,而且小米的品控會存在一些問題,像是小米11燒WIFI、燒主機板,MIUI系統廣告多、華而不實這些問題,小米的產品翻來覆去都沒有創新,無非是一億畫素+120W快充的賣點,但華為有麒麟晶片、鴻蒙作業系統、RYYB陣列、自研NPU、AI隔空手勢等,雖然晶片由於制裁的原因沒有5G,但華為總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小夥伴們,如果是你,你會寧願溢價買華為也不買小米嗎?下一臺手機你會選擇什麼牌子的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