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過很多家庭影院音箱選購方面的建議,不過還是有很多小夥伴搞不清楚具體應該怎麼選,比如會不會18寸喇叭的音箱比八寸的效果好?落地音箱一定比書架音箱效果好?今天我們就重點說說這兩個問題。
單就兩種音箱形式來說,必然是落地音箱綜合素質更好,因為體積更大,設計的自由度、分頻器乃至散熱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內部容積更大,還可以讓低頻延伸更自然、飽滿。
但是要做對比,肯定是同價位的,假設兩千一隻的預算,書架音箱可以有一個基本的素質保障,但是作為落地音箱的話,使用材料更多,整體素質必然要縮水,最終影響聲音效果和使用壽命。
所以,要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大型落地音箱,但是必須不被緊張的預算限制。
還有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果聽音距離不大的小型影音室,如果盲目使用大型落地音箱,可能還會引入多分頻喇叭之間相位不一致和離軸響應等諸多問題。
另外,如果你的房間不大,受房間模式的影響,大落地音箱最大的優勢——低頻下限延伸就很難發揮出來,可能因為擺位限制產生強烈的簡正兼併現象。
這時候就得把低頻部分切掉,交給擺位更靈活的低音炮來還原,但是這樣就失去了大型落地音箱最大的優勢,屬於把錢花在刀背上,浪費掉了。
所以,如果你房間不大,預算不高的話,建議還是優先考慮書架式音箱或者壁掛式音箱,甚至小型衛星音箱,當然還有更有先天優勢的嵌入式音箱,擴充套件閱讀:《嵌入式家庭影院音箱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聽聞有人說“少年不知大口徑好,錯把小喇叭當成寶”,是不是說十幾寸乃至二十多英寸喇叭的院線音箱和舞臺音箱效果更好呢?
這個說法有點意思,但是老蝸牛覺得不完全對。大口徑喇叭單元有它自己的優勢,就是空氣排量大,功放跟得上的話低頻表現會更寬鬆自然,動態大,衝擊力強,但是對聲音細節的還原,尤其是中高頻段表現就乏力了,就像張飛繡花——力不從心了。
之前打過一個比方,大型專業音箱就好像工程車,追求的目標是馬力大,拉貨多,耐操;小口徑的家用音箱呢,就像家用小轎車,包括買菜菜、跑車、豪車,追求的是駕乘舒適度,操控感,速度。
說白了大部分那些大口徑音箱主要是為大型場館環境設計的,就是個幹活掙錢用的擴聲工具,首要目標是聲壓要大,靈敏度要高,經久耐用,造價便宜。至於聲音好不好聽,是次要的了。
而你想在一個小環境聽細膩耐聽、有感情有味道或是乾脆利落的聲音的話,更應該考慮小型喇叭。
想要高音細膩還不簡單,分頻啊,高頻交給小尺寸高音喇叭,但是又涉及到了上面提到的相位等問題。
這裡還是不得不提到房間面積的問題,大部分家庭影院房間面積都不會太大,五六十平的地下室那屬於鳳毛麟角了,所以選擇對應房間尺寸合適的喇叭口徑即可,沒必要也不建議盲目求大。
上面是用於聽音樂的喇叭尺寸與房間面積參考圖(圖片來源:叉燒網),對影院來說相對保守了點。
另外,有了大喇叭低頻也並不一定就會好聽,如果沒有巨大的功率儲備支撐,可能直接糊成一團,所以,老蝸牛不建議盲目追求大口徑喇叭,音箱的綜合素質,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在適當的環境下,大口徑、大落地音箱完全可以有更優秀的聲音表現。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如果你在組建和選購家庭影院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都可以私信找老蝸牛聊聊,沒準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