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肩綜合徵,是由於頸椎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如椎間盤、後縱韌帶、黃韌帶、嵴髓鞘膜等發生病理改變而致頸神經根,頸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產生的各種症狀。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和難治性疾病。相當於中醫學之“眩暈”、“相痺病”、“痿證”等範疇,西醫學將其分為頸動脈型、神經根型、內臟型和嵴髓型。治療離不開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根據症狀表現不同
頸椎病的證型很多。目前比較一致的中醫辨證分型有:落枕型(或稱頸型)、痺證型(或稱神經根型)、痿證型(或稱脊髓型)、眩暈型(或稱椎動脈型)、五官型(或稱交感神經型)。其中以落枕型及痺證型最為多見。
1.落枕型頸椎病
中年以後體質漸弱,肝腎之氣漸失旺盛,如兼氣血虧虛或外傷、勞損等因素,則可導致關節囊鬆弛、韌帶鈣化、椎間盤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頸背疼痛反覆發作。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症狀發作時頸項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轉,個別合併有眩暈或偏頭痛者,每次發作三五天後,可有一段時間緩解。
2.痺症型頸椎病
頸椎間盤退化,骨質增生,關節囊鬆弛,椎間孔變窄,均可影響頸神經根,風寒及勞累可加重症狀。症狀以一側肩臂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縮為多,間有兩臂麻痛者。從主訴及症狀的輕重不同,又可分為疼痛型、麻木型和萎縮型三種。
(1)疼痛型:發病較急,頸、肩、臂、手均覺疼痛、酸脹,肌力和肌張力也有所減弱,大多系一側發病,患者頭部微偏向患側,以減輕症狀。咳嗽可有震動痛,夜間症狀加重,睡眠時常選擇較合適的臥位,如側臥時患側在上等。
(2)麻木型:發病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輕度疼痛,麻木以前臂及手為主,夜間症狀較為明顯,白天可無症狀,面板痛溫覺減退,肌力和肌張力均正常。
(3)萎縮型:患側上肢肌力減弱,大小魚際肌萎縮鬆弛,肌力明顯減退時影響勞動,但無疼痛、痠麻感覺。
3.痿證型頸椎病
肝腎久虛,筋骨痿弱,漸覺肢體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溫,肌肉痿細。如兼氣血不足,經脈空虛,筋骨失養,宗筋弛縱,則症狀逐步加重,可兼有二便失控。
4.眩暈型頸椎病
腎水虧損,肝陽上亢,致頭目眩暈,尤以位置眩暈為特點,還可見頭痛,急躁易怒,偶有腎氣虧損、氣血俱弱而突然暈厥、跌倒者,但較為少見。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比較多見的是眩暈時發作,頭重腳輕,走路欠穩,或同時有偏頭痛,呈脹痛或跳痛,與眩暈同時出現或交替發作,可合併有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
5.五官型頸椎病
較少見,症狀多不典型。或眼瞼無力,眼脹痛,易流淚;耳鳴,聽力下降;或感覺咽部不適,有異物感,易噁心;或面部發熱,面板多汗或少汗,血壓忽高忽低,心跳加速等。
頸椎病的發生與日常的工作、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頸椎病除急性發作,噁心嘔吐,眩暈較劇烈需住院治療外,一般都在家中治療康復,同時日常工作生活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勞逸結合
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注意工間休息和活動,消除區域性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防止損傷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3)中醫推拿
推拿治療以輕手法按摩為宜,切忌過急的旋轉手法,以免引起頸椎半脫位,甚至癱瘓,經數次推拿療效不佳者,宜停止推拿。
(4)頸部運動
可適當進行頸部和脊柱運動以改善症狀。可作左右轉頭,前屈後仰,左右側屈等動作。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切忌劇烈轉動頭部做旋轉,以免暈倒。做上述運動時患者最好用雙手扶住椅背,動作宜慢,逐漸增加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