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馬關,位於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最初於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整座關城依地勢而建,唐河水由西、北、東三面環繞關城而流,平面呈東西長方形,分為上下兩城。
倒馬關,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原關城全長約2.5公里,城池佔地約7萬平方米,城牆底寬6米,頂寬4米,高約10米。關城為條石和自然石加青磚築成,東西二門上有城樓,外以溝壕環繞,南面依山,北臨唐河,城垣上列敵樓臺7座。關城有東、西、北三個城門,東門稱“居仁”,西門稱“由羲”,北門稱“宣威”。東西門外各設甕城,東甕城設有南北二門。西甕城僅設南門一座,出南門往西約百米處唐河岸邊設水關戰臺樓一座,樓下設有關門,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唯一通道。北門外原設站臺樓一座,民國二十八年被洪水沖毀。城內正街寬12米,十字街正中原來建有兩層的閱兵樓,樓上設有十字通道,樓北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
古代這裡發生過很多的戰爭和感人的故事,傳頌最多的應該就屬於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楊六郎了,又名楊延昭,在此關口鎮守二十多年,經常於遼兵對壘,兩國開仗,有史料記載,有一次兩國交兵,楊六郎帥軍把遼兵打的是潰不成軍,倉皇而逃,楊元帥窮追不捨,把敵軍的一頭領直至追到一山下想借山巒躲避而逃,楊六郎手疾眼快拉弓搭箭射了過去,也許是敵軍的頭領命不該絕,翻身來了個鐙裡藏身,逃之夭夭,這一箭直接射進堅硬的岩石中,當時就火星四射,從此以後此山就是現在所稱的“插箭嶺”相傳至今還有箭頭留在岩石中,,在以後的幾年裡遼兵只要知道楊家將在此鎮守,就膽戰心驚不敢輕易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