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的種群興衰以及文化內涵,反映了人類對於野生動物認知的心理變遷和行為轉變。值此虎年到來之際,讓我們從動物考古學的角度來談談虎。
種群興衰
虎,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虎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天敵,是亞洲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因而,虎是山林猛獸、森林之王,又稱百獸之王、霸王之君、山獸之君、百獸長。但是,虎的種群現已處於全球性的瀕危狀態,位列《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2015年)瀕危物種、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已知最早的貓科動物為距今3000萬年前的原貓(Proailurus)和距今2000萬年前的假貓(Pseudaelurus),我們所知的大多數貓科類群主要出現在過去的1000萬年間。虎是豹屬家族的一員,和雪豹親緣關係最近,它們是由200多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而來的。最古老的虎化石為古中華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出自中國和爪哇島,距今大約200萬年。
中國科學院雙古所藏虎的頭骨 作者/供圖
虎現有8個亞種。其中,4個亞種已經絕跡:巴釐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於20世紀30年代滅絕,裡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tata)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於20世紀80年代滅絕,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幾乎在野外絕跡。其餘4個亞種包括: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為體型最大的虎亞種,分佈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分佈在中南半島)、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分佈在印度次大陸)、蘇門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所屬的蘇門答臘島,為現存體型最小的虎亞種)。此外,有學者提出虎的第9個亞種——馬來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分佈於馬來半島),因與印支虎的骨骼形態和遺傳差異微乎其微,將其劃分為一個亞種的證據並不充分。
動物考古尤其關注虎的骨骼。虎全身骨骼有230—283塊,一架完整的成年虎骨,一般質量在10千克左右(東北虎可達20千克)。各骨骼部位的特徵比較明顯,以頭骨和下頜骨為例:虎的頭骨略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頭骨的最高點位於額骨的中部,高度不小於頭骨全長的50%,額骨高聳、中部顯著下凹,腦顱明顯向後傾斜,矢狀嵴和人字嵴相接處(枕部)明顯後突;下頜骨厚實,下緣平直,咬肌窩凹陷,冠狀突很高,髁突寬大;上下頜共有牙齒30枚,齒式為3.1.3.1/3.1.2.1,犬齒髮達強壯,呈圓錐狀,齒尖稍向後彎,下頜第1臼齒呈凹形。
文化內涵
虎僅分佈於亞洲,在亞洲各地文化中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如印度教女神杜伽(Purga)的坐騎為虎,猴神漢努曼(Hanuman)也有騎虎之形象;虎是朝鮮民族的民族象徵,“太極虎”多里是1986年首爾亞運會和1988年首爾奧運會的吉祥物。
日本泉屋博物館藏虎食人卣 作者/供圖
虎為食肉動物,所以,“虎有傷人意”乃其本性使然。古人透過藝術化的作品反映了這一事實,虎食人卣因其造型奇特、含義神秘而廣受關注。迄今所見,虎食人青銅卣共有2件,分別藏在日本泉屋博物館和法國巴黎色努施奇博物館,據傳均來自中國湖南。人虎母題的青銅器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南和中原地區,如湖北、湖南、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其內涵,有學者認為是虎噬人,也有學者認為是人虎交媾。張光直將人與虎解釋為巫師和動物助手,陳星燦認為虎實為虎皮,所謂虎口之人當為披著虎皮的人,其現實來源當為人披虎皮狩獵或在儀式性活動中舞蹈和作法。
最早的虎造型,來源於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的距今6400年前的龍虎蚌塑。蚌殼主要種屬為麗蚌、矛蚌和楔蚌。馮時認為,蚌塑龍虎之形只能用星象來解釋,其佈列方位與東、西二陸一致,加上與蚌塑同出的北斗圖案,其構圖與真實天象完全吻合,“將中國二十八星宿體系的濫觴期及古老的蓋天學說的產生年代大大地提前了”。虎為五靈(龍、虎、鳳、龜、麟)之一,也是四方神之一,為西方之象,《爾雅·釋天》稱:“西方成虎形。”
虎因其勇猛而常與軍事產生聯絡。黃帝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坂泉之野”(《史記·五帝本紀》)。武王伐紂時,“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尚書·牧誓》),用虎賁比作勇士由此開始,“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於商郊”(《尚書·牧誓》),繼而用熊、虎等猛獸來形容自己的軍隊威武雄壯。我國古代用於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兵符上刻有老虎,稱為“虎符”。目前,最早的虎符是戰國時期的,《史記》中有關於魏國公子信陵君竊“虎符”、奪兵權、破秦救趙的記載。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陽陵虎符”1枚,為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用青銅鑄成臥虎狀,可中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調動軍隊時,使臣自皇帝處持上右半符,到陽陵(今陝西咸陽市東)與左半符驗合,方能發號施令。
考古見“虎”
至少從仰韶文化時期開始,中國古代先民就已經對家養和野生的界線分得非常清楚,有了“我”與“非我”之分,“我”之所有包括家養動物,而“非我”族類,不是被狩獵的物件,就是被征服的物件,甚至連人都是。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距今5600—5300年)出土動物遺存不多,但有虎骨遺存出土,應為狩獵所得,還出土有玉虎首璜和玉雙虎首璜。其中,玉雙虎首璜出土於凌家灘遺址1987年發掘的8號墓葬。玉呈灰白色,器扁圓弧形,璜兩端各浮雕有虎首,用陰線浮雕刻出眼鼻嘴耳和腦門上的皺紋及向前撲的前爪,璜上陰刻花紋表現虎的花斑,造型獨特,似猛虎上山。
凌家灘遺址出土玉雙虎首璜 作者/供圖
筆者基於該遺址動物考古和動物形象進行研究,認為用珍貴的玉料雕琢動物形象,無論從材質還是從形象上都體現出史前先民的精神訴求,動物形象首先是凌家灘史前先民所熟知的野生動物。他們從中揀選出代表天空(鳥和鷹)、大地(豬、虎、兔)和地下(龜)的動物作為形象來源,進而將其神化為龍和鳳的形象,從而實現動物形象的昇華,進一步寄託了他們的精神訴求。
商代晚期的先民對虎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1936年出版的《安陽殷墟之哺乳動物群》中,記錄了殷墟遺址出土虎的頭骨和下頜骨,德日進和楊鍾健將其定為“野而土著之動物”。甲骨文中的“虎”為象形文字,識別特徵明顯,形象地展現了商人腦海中的老虎形象:虎口大張,上下頜有凸起的獠牙,甚至在虎的身上繪有條紋,細緻刻畫出帶爪的足部和捲曲的長尾。老虎體大凶猛,在只有弓弩的時代,一般只有組成龐大的狩獵隊伍才能將其捕獲。殷墟卜辭中記錄的獵虎陣勢很大,但所獲甚少。如在一次田獵中,商王的隊伍狩獵到了40頭鹿、164只狼、159只麋鹿等,而虎卻只有1只(《甲骨文合集》10198賓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藏的甲骨中記錄了一次成功的獵虎行動,他們在獻祭活動中獻上了虎的肱骨,並加以雕刻和鑲嵌,以凸顯其珍貴。虎因難得而珍貴,因兇猛而引發人類敬畏,是殷墟遺址中最為常見和使用較多的動物形象。
面對虎患橫行,如能“不戰而屈‘虎’之兵”,實在是最高明的做法。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景宗伏虎玉擺件”,用原有的玉皮顏色呈現老虎斑斕的毛色。描繪了遼景宗降服老虎的情形:景宗戴冠,穿著窄袖長袍,安坐石洞旁,“不發威”的老虎服服帖帖地伏臥在景宗身旁。
和諧共生
中國民間多取虎吉祥之意。家人盼望兒孫虎頭虎腦、虎背熊腰、為王高升,給小兒穿虎鞋、戴虎帽、穿虎肚兜、睡虎枕、拜虎神。虎形夜壺稱為虎子,相傳起源於西漢名將李廣射死一隻臥虎,砍下虎頭作枕,又用銅鑄成便器。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虎在中國的分佈極廣,歷史上至少在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現過虎。虎的骨骼遺存在中國從南到北的考古遺址中也有發現,計有30餘處。虎在自然環境當中的數量極少,這與考古遺址中出土虎遺存數量較少的狀況可相互印證。
就世界範圍來看,虎曾廣泛分佈於亞洲從土耳其西部到俄羅斯東部海岸的廣大地區,呈連續分佈的狀態。近100年來,全世界老虎種群數量下降了97%。2010年中國虎年到來之際,生存有虎的國家簽訂了一個開創性的協議:到2022年之前,透過保護自然棲息地、取締國際非法貿易、重點打擊虎骨酒以及各種傳統制藥的市場需求,力爭將虎的種群數量翻番,該協議的簽訂及執行取得了成效:至2016年,全球虎種群數量第一次有所上升;2022年虎年來臨之際,據統計,全球虎種群數量估計為5300—7300只。
人類與動物共享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二者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並隨時間而發生變化。少數野生動物完成了向家養動物的轉化,人類與家養動物之間“締結”了新的“盟約”:互利共生,則家養動物種群數量與人口數量都會有所增長。隨著人類的擴張,或可在荒野中建立保護區對野生動物種群施以保護;而在人類領地範圍內,可透過建立動物園等方式對其進行庇護,野生動物中的一部分個體也“嘗試”(被迫)透過自我馴化的方式融入其中。
滄海桑田,荒野難尋,野獸遁跡,人類正置身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中。面對危及生存的嚴峻的環境惡化問題,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人類對未來的莊嚴承諾和行動指南。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原標題:動物考古視野下的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呂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