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5個軍團以及中央軍委直屬隊共約8.6萬餘人,從瑞金、古城等地出發,離開中央蘇區,開始踏上了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徵。
中央紅軍之所以離開經營許久的中央蘇區,踏上前途未卜的長征之路,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隨著蔣介石百萬大軍對於蘇區的圍剿,已無力打破國民黨第5次圍剿的中央,為了儲存革命火種,不得不退出蘇區,進行戰略轉移。
事實上,為了打破第5次反圍剿,當時中央紅軍做了許多努力。例如,早在1934年4月,中央紅軍就曾在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但是,這場戰鬥並沒取得勝利,相反損失慘重,讓形勢更加危急。
在7月份,紅七軍團又奉命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在尋淮洲、粟裕等人的率領下,開始向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區挺近,試圖建立新的蘇區,調動敵人的圍剿兵力。然而,這一減輕中央蘇區壓力的行動,也未取得明顯的效果。
也正是因此,到了10月,隨著國民黨圍剿圈的進一步縮小,越來越多的根據地被國民黨佔據,迴旋餘地越來越小的中央紅軍,在沒有機會打破國民黨第5次圍剿的情況下,8.6萬餘中央紅軍不得不倉促離開根據地,踏上長征之路。
但是,老話說得好,在家千般易,出門萬般難,作為個人出門尚且如此,而擁有8.6萬餘人龐大規模的中央紅軍隊伍,想要踏上長征之路,更是千頭萬緒,極為複雜。
8.6萬人離開根據地,踏上全是敵佔區的陌生征程,不僅要考慮如何打破敵人沿路的圍追堵截,而且,即便維持8.6萬餘人的隊伍都是極為艱難的。
例如,如此龐大的規模,該如何保持通訊聯絡?吃飯問題該怎麼解決?沿途作戰的武器彈藥消耗應該怎麼補充?軍裝、棉衣等衣物又該怎麼獲取?
如此千頭萬緒的困難都擺在面前。那麼,在戰爭極其危急、第5次反圍剿作戰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中央紅軍是如何迅速做出戰略轉移決策,擺脫敵人絕對優勢兵力的圍剿,順利離開中央蘇區的呢?
這一切,都與毛主席的遠見卓識和做的諸多準備工作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憑藉天才般的戰略眼光,早在反圍剿作戰之初,毛主席對於如何打破敵人的第5次反圍剿,就已有自己的規劃。當時毛主席認為,由於第五次反圍剿敵人採取步步為營、堡壘推進的新的作戰方式,而且,國民黨還擁有5倍以上的兵力優勢,所以,毛主席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
使用紅軍主力突破敵之圍攻線,轉入我之外線即敵之內線去解決這個問題。
很顯然,毛主席不認可集中紅軍兵力,與佔據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隊死磕,進行消耗戰的方法。想打破這種第五次圍剿,最好的方法是紅軍主力隊伍離開蘇區,在敵人廣闊的腹地進行遊擊戰爭,從而讓國民黨的堡壘推進變成無用功。
基於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毛主席的方案顯然是最有效的,也是代價最小的。然而,面對毛主席提出的這一正確方案,實際主持臨時中央的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們不顧紅軍與國民黨之間懸殊的兵力和裝備差距,堅持與敵人進行主力對決,並因此造成主力紅軍慘重的損失。最為糟糕的是,在紅軍付出巨大代價之後,仍未打破敵人的封鎖線,反而讓中央蘇區的反圍剿形勢進一步惡化。
為什麼毛主席的正確建議沒有被採納?這其實與毛主席在長征之前所面臨的糟糕形勢有很大關係。
當時,一手締造井岡山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的毛主席,卻因為受到排擠和打擊,已經離開黨和紅軍的領導崗位。然而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忍辱負重,顧全大局。他不顧生病身體虛弱,仍竭盡全力為黨的事業做謀劃。
然而,毛主席的建議卻屢屢被錯誤拒絕,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沒有氣餒,1933年11月,蔣光鼐、蔡廷鍇率領第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公開打出了抗日反蔣的旗號的後,毛主席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
他再次提出,利用福建事變爆發後,國民黨部分軍隊開始轉向福建的有利時機,並充分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率領紅軍主力突破敵人的封鎖線,北上在蘇浙皖贛等地區進行遊擊戰。
“縱橫馳騁於杭州,蘇州,南京,蕪湖,南昌,福州之間,將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威脅敵之根本重地,向廣大無堡壘地帶尋求作戰”。
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然易見的,一方面,這些地區沒有蔣介石建立的密佈的堡壘,遠比敵人封鎖線好打,紅軍的戰果必將更加豐碩。與此同時,受大革命影響,這些地區還有著頗為深厚的革命基礎,紅軍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群眾支援,發揮機動作戰能力強的優勢,以更小的代價,取得更大的勝利。
另一方面,以浙江為中心的蘇浙皖贛地區是蔣介石的老巢,也是他絕不敢放棄的核心地盤,一旦中央紅軍在此地進行大範圍遊擊作戰,為了保護老巢,蔣介石勢必將用於第5次圍剿的國民黨主力抽調出來,這樣一來,第5次反圍剿也就不戰而勝。
然而,毛主席的這一充分考慮當時形勢、變戰略被動為戰略主動的絕佳建議,再一次被無視。
然而,建議雖然多次被無視,但是,毛主席深知,此時中央紅軍打破敵人圍剿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主力紅軍跳出蘇區在外線作戰。所以,毛主席開始未雨綢繆,進行準備。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突圍路線。敵人發動第5次圍剿之後,在中央蘇區的四面八方都佈置了雄厚的兵力,建立了密集的堡壘,這使得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封鎖線變得十分困難。
面臨這種局面,毛主席在全盤分析局勢之後認為,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包圍圈,最好的方向是南面。因為,南邊封鎖中央蘇區的國民黨部隊是廣東軍閥陳濟棠。
眾所周知,軍閥部隊其實就是擁有獨立地盤的私人部隊,因此,儲存實力幾乎是軍閥的本能。自然,作為當時中國最大軍閥頭子的蔣介石,與佔據廣東的陳濟棠矛盾重重。
所以,紅軍可以充分利用蔣介石與陳濟棠之間的矛盾,將陳濟棠粵軍駐守的那些為突破口衝破敵人的包圍。因此,從1934年4月開始,毛主席做了大量工作。想要從南線作為突破口,最為關鍵的當然是將南方戰線穩定下來。
然而,雖然陳濟棠和蔣介石兩大軍閥之間存在諸多矛盾,但是,他們畢竟都是軍閥,更對共產黨和紅軍有著天然的敵對,所以,看到紅軍示弱,即便與蔣介石矛盾重重,陳濟棠估計也不介意趁機消滅紅軍。
因此,如何打消陳濟棠趁火打劫的想法,就成為穩定南方戰線的關鍵問題。而此時,毛主席親自坐鎮,一方面指示粵贛省委將主力抽下來進行整訓,小部隊配合地方武裝和赤衛隊,在地方黨政府的幫助和支援下,採用游擊戰和帶遊擊性質的運動戰的打法,牽著敵人鼻子兜圈子,把他肥的拖瘦,瘦的拖垮。
另一方面,則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毛主席甚至還曾前往22師駐紮所在地,親自指揮紅22師作戰。
在毛主席的正確指揮之下,紅22師等南方戰線紅軍部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從而打擊了粵軍,消除了陳濟棠迅速向北推進的念頭,穩定了南方戰線。
然而,打消陳濟棠繼續進攻的想法僅僅是第一步,“打”是為了“和”,充分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建立統一戰線,壯大革命力量,才是毛主席一直以來貫徹的方針。
所以,在亮肌肉讓陳濟棠看到紅軍的實力之後,毛主席又多管齊下,與陳濟棠領導的粵軍談判,建立反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毛主席對此說道:
我們不能像教條主義者那樣,只知道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死打硬拼,也要利用反動派間的矛盾,加強統一戰線工作。
所以,正是因為毛主席軟硬皆施、軍事政治多管齊下,陳濟棠開始認識到,想要儲存實力,只有與紅軍簽訂抗日反蔣的和平協力才是唯一出路。因此,陳濟棠開始主動提出和談的要求。
得益於毛主席之前的充足準備,和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時,紅軍與陳濟棠簽訂了秘密協定,雙方約定就地停止作戰行動,互通情報,相互解除,封鎖互通,互相通商,互相借道。這一協議的簽訂,極大地減輕了南方戰線的壓力,也為中央紅軍從南線突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有了突圍的方向和條件依然遠遠不足,因為,如此龐大兵力的中央紅軍突圍,牽涉到方方面面,而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有糧草問題, 所以,擴紅籌糧工作也十分重要。
毛主席又是怎麼做的呢?早在1934年4月底,毛主席就離開瑞金,到達中共粵贛省委駐地會昌文武壩,開始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並針對擴紅籌糧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粵贛省委開始糾正錯誤的土地政策,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改正以往錯誤的貿易政策,採用正確的白區貿易政策,打破了敵人的封鎖,從而大大促進了籌糧工作。
在籌糧的同時,為補充紅軍兵力,毛主席採用廣泛宣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確各區負責人任務等方式,圓滿完成了擴紅任務。這些工作,也為紅軍戰略轉移奠定了良好的物資基礎。
有了明確的突破路線,也有了一定的籌糧擴紅準備,但是,近十萬主力紅軍離開蘇區,還需要解決大家的思想問題,更必須進行必要的政治動員。
主力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許多人是有顧慮的。例如,許多紅軍戰士一輩子沒有離開家,突然遠離蘇區,遠離家鄉作戰,他們會有強烈的思鄉之情和不捨之情。又如,如果主力紅軍離開,留在蘇區的紅軍家屬和群眾會有不安全感,甚至會有人產生悲觀失望的念頭等等,這一切,都需要進行必要的政治動員。
毛主席對此早有準備,1934年4月底,在一次籌糧擴紅突擊會議上,毛主席在進行擴紅籌糧佈置的同時,也開始對紅軍主力轉移後的應變工作進行政治動員。毛主席對各地區幹部的工作進行了明確的佈置:
整頓地方黨組織,純潔幹部隊伍,準備轉入地下活動,已公開身份的地方黨政幹部可到紅軍部隊中去或調到游擊隊游擊區去。另外,組織一批幹部轉入地下工作,整頓地方武裝,清洗不良分子,準備開展游擊戰爭,保衛革命勝利果實,加強地方治安工作,防止敵人破壞和搗亂,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妥善做好殘疾軍人的轉移安置工作,重視婦女工作,動員婦女參加地方武裝如赤衛隊等。
很顯然,此次會議毛主席雖然並沒有明確說明紅軍主力必須進行戰略大轉移,但是,種種工作佈置,其實已經暗示了紅軍主力轉移的必然結果。
在此後的工作中,毛主席不顧身體一直生病,在多次會議和工作中對紅軍隊伍和群眾進行政治動員,從而讓蘇區的軍民對於即將開始的紅軍主力戰略轉移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和應變工作。
而到了1934年9月底,臨時中央決定進行戰略轉移的政治動員之後,毛主席更是進一步作了政治動員。為此,毛主席曾召集政府各部在瑞金的一個山上開了“青山會議”,毛主席強調:
第一,革命是有前途的,要大家加強革命信心,
第二,要把各部的善後工作做好,要使留下的同志能夠更好的繼續革命鬥爭,更好的聯絡群眾。
可以說,正是毛主席在戰略轉移前的未雨綢繆,完成包括對敵建立統一戰線、籌糧擴紅、政治動員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6萬主力決定長征時,說走就走,成功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順利開啟主力的戰略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