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就像一臺機器,要保證其執行良好,除了各器官正常工作,也要遵循一些資料指標。
比如,每日喝水量、排便頻率、果蔬肉食攝入量等,這些標準,你都達標了嗎?
1.每天喝水1500ml
也許你經常聽說“每天要喝8杯水”,但8杯水到底是多少水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飲水量應達到1500-1700ml,大約是7-8杯,但具體喝多少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吃了很多水分充足的水果或蔬菜,可以適當少喝一些水。運動出汗後,也可以多喝一些水,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建議:
①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②最好喝白開水;
③每天飲水6~8次、200~300ml/次,每次間隔不超2小時,一次建議。
2.吃鹽不超過6克/天
世界衛生組織檔案中關於鹽的攝入量、規定為每人、每天不超過5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實際上,無論南方、北方,民眾鹽的攝入量皆明顯超標。
建議:
- 使用控鹽勺,並循序漸進開始減鹽;
- 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醃菜、醬菜及超加工食品;
- 看食物配料表,很多鹽不一定是白色的,比如雞精、味精、醬油、湯料包等都含有大量的鹽。
3.吃糖不超過25克/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新增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提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10~20年。
建議:
①多吃五穀雜糧,每天飲食中碳水佔比控制在50%以下;
②少吃甜食及白砂糖、紅糖、玉米糖漿等新增糖。
4.吃油不超過30克/天
國家衛健委建議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長期吃油過量還會增加腸胃負擔,引起各種消化不良等問題,日積月累可能導致超重或肥胖。
建議:
①用植物油替代動物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等更護心;
②用帶刻度的控油壺,定量用油;
③烹飪時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
5.每天吃半斤水果
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要每天多吃水果哦。
建議每天吃水果200~350克,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以及植物生物素。
6.每週紅肉攝入不超過1斤
紅肉血紅蛋白含量高,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較多,吃太多會增加心臟病、呼吸道、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腎病和肝病等風險。
建議:
①控制肉類攝入,平均攝入魚類40~75克,畜禽肉類(包括紅肉)40~75克,蛋類40~50克;
②多做炒菜,少做紅燒。
7.上廁所最多5分鐘
上廁所時間過長,容易產生痔瘡、習慣性便秘問題,通常,排便時間3~5分鐘最佳。
如果實在排不出來,建議你還是起來吧,有些事真的不能勉強。
建議:
①多吃富含纖維素的果蔬,調控腸道;
②便秘的朋友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通便的藥物。
8.23點之前睡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研究人員在 JAMA Psychiatry 期刊發表研究表明,把睡眠中點(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的中間點)每提前一個小時,患重度抑鬱症的風險就會降低23%,如果晚上11點就睡覺,患抑鬱症風險更能降低40%。
建議:
①規律作息,老年人最好晚上10點睡覺;
②必須熬夜或上夜班人群每天要保證6~8小時睡眠;
③失眠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改善睡眠。
9.不要久坐
長期久坐會引起頸椎疾病、腰背痛、肥胖等多種慢性病,而且久坐會使能量消耗減少,導致身體脂肪堆積。
建議:
①每半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伸個懶腰;
②駕車或伏案工作者,可多踢踢腿、抬抬腳,緩解血流不暢。
10.BMI不超過24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男性的BMI指數的衡量標準是22,女性的BMI指數的衡量標準是19,男性BMI指數的正常範圍是20至25,女性的BMI正常範圍是18至23。
低於下限則偏廋,高於上限則偏胖。
建議:
①注重營養搭配。增加果蔬攝入,膳食纖維有助規律排便和改善腸道菌群;每天保證1個雞蛋,1袋奶,1~2兩瘦肉,半兩大豆製品(豆漿、豆腐等);
②適量運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