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玩過,想必經歷過這樣的超級過山車的體驗,每一位入場玩家都會在深夜仰天長嘆:“這是我玩它,還是它玩我?”
如果一個都沒玩過,那麼恭喜你,沒有成為被鏈遊熱潮收割的第一茬韭菜。12月14日,央視報道了一篇警惕元宇宙騙局的內容,詳細解讀了利用元宇宙進行詐騙的一種方式,部分割槽塊鏈遊戲依靠元宇宙的概念進行不法行為,打著“Play to earn”的模式大肆宣傳。
所謂的“Play to earn(邊玩便賺錢) 模式,不過是逐利的一種操作手段,自從政策對虛擬幣挖礦的禁止後,鏈遊便成為了挖礦的代替品,越來越多的資金正湧入GameFi這條賽道,20%的人賺錢,還有80%的人是來填坑接盤的。
從中性角度來看,可以說鏈遊是一種模式上的創新和嘗試,以小安個人觀點來說,我不完全否認其趣味性,但任何模式都有被“玩壞”的可能,甚至被人蓄意用來作惡。現如今,市面上的鏈遊更是魚龍混雜、到底是模式的創新,還是資金盤的獵殺,不久之後,我相信大家都會知道。
對於鏈遊的兩端,無論是有機可乘的專案方,還是偶變投隙的遊戲玩家,本質是他們都在扮演一個角色—投 機 者。
據我所知,很多玩家一開始都是抱著僥倖的態度,自以為會掙得盆滿缽滿,可殊不知自己卻是這場遊戲裡最大的籌碼。
最後提醒大家,面對接踵而來的鏈遊專案,請理性看待,不要因為一時的賺錢效應就抱著僥倖心理盲目參與,否則,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