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見習記者丁境炫 發自北京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在設施網路、銜接融合、智慧綠色、安全可靠四個方面設立了15項“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指標。其中,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佔比將從2020年的66.2%升至2025年的72%。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將有72%的公交車輛是新能源車。
南都記者注意到,除城市公交車輛新能源車佔比提升外,《規劃》共明確了5方面的“十四五”時期的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政策。
首先是充換電設施網路構建。《規劃》提出,完善城鄉公共充換電網路佈局,積極建設城際充電網路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配套設施,實現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於80%、其他地區不低於60%。大力推進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實現停車和充電資料資訊互聯互通。
第二是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規劃》提出,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和港口、機場場內車輛電動化替代,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嚴寒地區除外)新增或更新地面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出租、公務、環衛等車輛中電動車輛比例不低於80%。在長江干線、京杭運河和西江航運幹線等開展液化天然氣加註站建設。
第三是超標排放汽車船舶汙染治理。《規劃》提出,建立健全汽車排放閉環管理機制。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舊汽車,全面提升船舶設計能效和營運能效水平,鼓勵購置低能耗、低排放運輸裝備。
第四是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推動既有交通運輸設施綠色化改造,加快港口船舶岸電設施和機場電動設施裝置建設使用。推進京杭運河現代綠色航運綜合整治工程。
第五是近零碳交通示範區建設。《規劃》提出,選擇條件成熟的生態功能區、工礦區、城鎮、港區、機場、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場站等區域,建設近零碳交通示範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推廣新能源交通運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