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米國科技,不得不說很厲害,但為何在5G中一敗塗地,甚至需要用惡劣手段制裁華為呢?這要怪就怪他們自己,在5G上不是輸給華為,是選擇時押錯寶了。如今,6G競爭已經開始,這個“寶”是否能讓老美迎來逆轉呢?
5G競爭中華為怎麼勝的老美
華為能在5G中贏了老美,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了釐米波,而老美選擇的是超前技術毫米波。這肯定有人會問了,毫米波不是更厲害麼,為何會輸呢?
一、先看兩個波段的區別
釐米波和毫米波都是手機訊號的載體,也就是訊號傳播的介質,但波長和頻率不一樣。釐米波的波長在1-10釐米,頻率範圍是450M-6G赫茲;而毫米波的波長是1-10毫米,頻率範圍在24G-100G赫茲。
除了這個區別,毫米波還有很多技術特點優點,例如:毫米波頻段高、波速較窄,所以傳輸速度快、延時小、安全性更高,更契合5G技術的特點;它的網路傳輸速率可達4.63Gbt(當時的速率,現在遠不止),是釐米波技術的4到8倍。
二、毫米波弱點多
毫米波傳播損耗大,特別容易受到干擾,可以說訊號十分差,哪怕是一堵牆、一扇窗戶,都可能讓訊號中斷。這個缺點,放在5G基站上,表現出的就是覆蓋範圍特別小,差不多是釐米波的1/5。這個也是經過谷歌測試過的,2019年時,他們就用同一高度的基站,同一距離範圍內,測試了釐米波和毫米波的覆蓋情況,前者覆蓋越57%使用者,而後者只能覆蓋12%的使用者。
因此,老美5G技術發展初始,需要面臨兩大難點:
1、基站建設需要超出5倍的成本
比如,我們已建成100W多個基站,如果老美需要達到同樣的覆蓋效果,至少需要500W個基站,需要多花6300多億。
2、訊號穩定問題未解決
毫米波通訊系統中,訊號的空間選擇性和分散性,被毫米波高自由空間損耗和弱反射能力所限制。基於這點,老美還未能解決毫米波傳輸訊號穩定性,可以說在5G技術選擇上,米國選擇的是超前技術難度開端。
由此可見,華為選擇的是普通難度的釐米波,在發展戰略上還是佔據優勢的。這就像是,老美有點拔苗助長的意思,華為穩紮穩打、紮實基礎慢慢發展,5G的優劣勢自然立見分曉。
但,隨著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無人駕駛、VR等技術的發展過於迅猛,對於5G傳送傳輸速率和頻寬需求不斷增加。另外就是6G已經展開全球競爭,即將進入亞毫米波頻段,此刻的釐米波技術很快就無法滿足需求。未來,在終端方面將迎來毫米波技術,成為5G下一階段的目標,也為6G研發打下良好基礎。
6G競爭中老美是否能逆轉呢?
老美的兩個優勢
就目前來看,全球有120多個運營商在投資毫米波,在頻段應用上,北美有4個頻段正在使用或者規劃。我國目前還在測試中,處在下風,而美國押注的毫米波技術又有了新的作用,看似有了贏得可能。
另外,在6G網路中重要的衛星一環裡,老美也是佔據了先天優勢,畢竟人家早於我們發射衛星,衛星數量大於我們。
但是不著急,先佈局不代表就能先落地,我們也優勢。
1、釐米波的作用性
釐米波好比是5G技術的樹幹,毫米波則是5G技術的綠葉,因此釐米波就是根基,需要穩紮穩打才能贏得最終勝利。而美國在釐米波技術上,已經落後華為並始終落後,追趕不上,沒有好的根基,建設毫米波就像是一座空中樓閣。
國內華為等企業,不僅打好了根基,現在也在大力發展毫米波技術。就目前訊息,華為的毫米波技術甚至要優於高通。
2、6G領先
我國的華為、中興等一眾企業,在5G釋出之時,就已經啟動了6G的研發,搶在了全球6G技術研發的前頭。而在6G技術專利申請方面,所申請的9項核心領域技術專利(包含通訊、量子、基站以及人工智慧等),中國以40.3%的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位,且大部分都是基於移動基礎設施技術研發的。
老美想要超過中國企業,那還需要在核心技術領域,再多努力努力才行。
3、衛星方面
中國不僅6G專利數量第一,還成功發射多顆衛星,2021年中國航天連續發射了55次。這裡想要說明的是,隨著6G競爭的開始,後續發射的衛星才是更有針對性的,也標誌著,我國未來可能成為全球首個完成通訊衛星網路佈局的國家。
所以說,老美暫時佔據著衛星數量上的優勢,但不一定代表著都能用到6G上。
結束語
5G老美輸在押錯寶,也成就了他們的毫米波優勢,但這並不影響華為6G能有機會繼續領先他。當然,華為現在的領先並不代表什麼,還得看未來,期待領先優勢繼續保持下去。
不知道各位看官,又有何高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