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奶奶(化名)小心翼翼地將一顆花生米放進嘴巴,她試著輕輕地咬碎花生米,要知道,她已經記不得已經多少年沒有吃過花生米了。陳奶奶的臉上浮現了笑容,她竟然把花生米輕鬆咬碎了!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吃不好,是最大的痛苦
陳奶奶身體不錯,縈繞在心頭最大的痛苦便是牙口不好。好多年前,陳奶奶的牙齒就掉得差不多了,支撐她吃東西的是一副活動假牙。這副假牙雖然能夠解決部分咀嚼功能,但是卻不大好用,“咬東西的時候經常會移動,硬一點的東西根本不能咬,牙床經常壓出潰瘍,另外像花生米、山核桃、瓜子、螃蟹這些,也都沒法吃。”陳奶奶說。為了讓這副活動假牙能夠更好用一些,陳奶奶買了假牙專用的膠水嘗試把牙齒和牙槽粘合得緊密一些,“這樣吃東西可以稍微好一點。”
來到浙江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張建興副主任醫師門診的時候,陳奶奶張開了嘴讓張建興幫她看看牙齒,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吃飯難的問題。“患者一張開嘴,就看到一嘴的義齒穩固劑,我就知道,這副活動假牙用起來不舒服,患者吃東西比較困難。”張建興說。
對於牙齒好的人來說,吃嘛嘛香,但是對於像陳奶奶這樣牙齒不好的人來說,每一天的吃飯就是一種“煎熬”,很多喜歡的東西不能吃,不僅影響心情,更影響營養的攝入。吃東西比較困難,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義齒和牙床不貼合,牙槽骨受力不均勻,牙床萎縮加劇,時間長了就很難鑲牙了。
換種方式,終於吃上了花生米
張建興為陳奶奶做了詳細的檢查,陳奶奶牙槽基礎不好,整口沒有牙齒,要想重新獲得咀嚼功能並且能夠吃得舒適一些,又能夠採取怎麼樣的方式呢?
張建興根據陳奶奶的情況,建議她嘗試使用全口吸附性義齒,“這種型別的假牙,能夠跟你的牙槽更貼合,吃東西的時候牙齒會更加穩固,你的情況可以嘗試一下。”張建興對陳奶奶說。
陳奶奶思慮後,決定換全新的假牙,“吃東西不方便這件事,讓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解決。”到了約定的時間,陳奶奶一早又來到了張建興的診室裡。取模,建模,不斷調整打磨,當天下午,陳奶奶就在張建興的指導下,戴上了這副全新的全口吸附性義齒。張建興遞給陳奶奶一小把花生米,陳奶奶多年來第一次咬碎了花生米。
吃得好,才能過得好
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都在忍受“老掉牙”之苦。“門診中很多老年患者,飽受吃東西之苦,對於老年人來說,吃得香是很能提升生活質量的。”張建興說。
傳統義齒只能恢復天然牙大概30%的咀嚼效率,而在牙槽脊吸收比較低平的時候很難獲得穩定性,所以老人戴全口義齒的時候會覺得鬆動比較容易脫落,有時候大笑或者打個噴嚏牙齒就會掉下來。
陳奶奶的這副全口吸附性義齒採用獨特的印模技術,尋找最佳的義齒邊緣,建立合適的肌肉平衡,可以讓牙床低平而無法用傳統方式修復的無牙老人重新獲得咀嚼功能,甚至可以品嚐硬點的食物。它服務於所有型別的全口無牙頜患者,牙槽骨萎縮的患者也可獲得其它修復方式無法取得的功效。
吸附義齒靠一層可以移動的黏膜來封閉牙託和牙齦接觸的邊緣,因吸附力好,咬合受力傳導也會更均勻。同時,它吸附力強,不會輕易掉落;咬合力很強,能更好的咀嚼食物;根據患者的自身牙槽骨條件設計,佩戴舒適;製作週期短,即刻佩戴、不影響正常的飲食。
張建興表示,對於口腔骨質條件差、患有三高人群、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做種植牙修復的患者,吸附性義齒因經濟實惠、適應症廣而成為較好的選擇。“家裡老人如果有牙口不好的問題,也請帶他們到浙江醫院口腔科就診,一起探尋新的解決方案,也希望老年人吃得香,吃得好,過個安康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