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每逢重大行動,都要來一波“夜觀天象”
歷朝歷代都有專門負責天文的人,在當時那個科學尚不發達的年代,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認為天象就是上天的旨意。
今天的人類文明在科學的幫助下,已經意識到了千百光年外的恆星和自身的命運沒有任何關係,雖然現在還有人信星座,但那更多屬於心理學,跟現實世界不存在強相關性,奇特的天象具備了更多的觀賞成分,比如日食月食,每次出現都會引發一波觀測熱潮,相應的報道和直播也是每次都有。
2022年的奇特天象,除了流星雨和月食外,就是6月份的七星連珠了,根據天文學界的說法,從公元元年到公元3000年,七星連珠現象只能出現39次,平均77年才能出現一次,週期堪比76年迴歸一次的哈雷彗星。
所以理論上來說,一個人一生最多隻能見證兩次七星連珠現象,但太陽系內的七顆行星為什麼會連在一起,它們連在一起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這就需要我們瞭解一下太陽系行星分佈了
在太陽系內,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是水星,然後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由於每顆行星的軌道和運轉速度各不相同,所以通常在天空中的排列呈現千姿百態的組合,具體表現為:越靠近太陽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強,公轉速度也越快。
比如水星繞太陽公轉一圈只需要88天,而地球需要365天,同時作為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為了避免被太陽引力拉扯墜入太陽,水星的公轉速度達到了47.87 km/s,相較之下海王星則因為離太陽太遠,公轉速度只有5.4km/s,所以它需要165個地球年才能繞太陽公轉一圈,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海王星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165年。
在公轉週期的明顯差別下,地球上的我們無法在天空中同時看到其他行星,但只要時間足夠長,這些週期不同的天體就會湊成一個最小公倍數,從而在近乎相同的時間點執行到太陽的同一側,剛好與地球連成一條直線。
當然了,這條直線肯定不是嚴絲合縫的直線,畢竟各個行星之間的體積差異也很大,在天文學上只要七顆行星的張角小於13°,變得近似像一條直線,就能被認為是一次七星連珠了。
目前為止最接近完美直線的,是1962年2月5日,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和冥王星這七顆天體組成的連珠,它們的張角只有9.3°,在動輒數億公里距離的太空中,這已經算非常筆直了。
根據計算
2022年的七星連珠,是由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土星和火星組成的,它們會在2022年6月16日凌晨構成一條直線,美中不足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地球太遠,無法用肉眼直接看見。
在前些年穿越劇大火的時候,七星連珠一般被用來當做主角穿越的契機,似乎只要七星連珠,時空就會產生錯亂進而導致穿越,但這都是無稽之談,現實中的七星連珠雖然會因為與地球排成直線而施加一些額外引力,但遠遠達不到時空錯亂的地步。
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其實只有兩個,那就是太陽和月亮,前者提供光和熱,後者提供潮汐力,如果沒有光和熱,地球就不會演化出生命,人類文明也就不可能出現,而如果沒有月球引發的潮漲潮落,地球海洋就會變得一片死寂,地球內部的岩漿海也會因為月球引力的缺失而慢慢停滯,進而導致地球磁場的消失。
沒了磁場的地球,大氣層就會被太陽風剝離,緊接著海洋也將不復存在,地球將變成和火星一樣的荒涼星球。
總體來看
2022年6月16日的七星連珠,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雖然它不會給地球帶來什麼大的影響,但肯定能引起更多人對天文感興趣,對宇宙感興趣。
每多一個這樣的人,人類距離太空就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