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西洋參、石斛等,經常是中老年人家中常備的中藥,而且認為每天打成粉沖服5-6克可以預防心腦血管、心梗、疏通經絡,那麼真的有效果嗎?
在中藥裡面三七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二是止血生機,與第一種剛好相反。日常用的便是三七的第一種作用,如果只用單味三七,它會耗散氣機,因為氣行則血行,所以一般需要搭配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那麼對於心腦血管系統的問題,中醫一般採取辨證論治的方法
第一種氣虛血瘀,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胸疼、疼痛牽連至後背,舌質偏紫、嘴唇發暗等,在治療的時候可以用西洋參、三七等方法,除此之外也可用黃芪、全蟲等打粉沖服,都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絡等作用,適合日常的保養和治療。
第二種痰溼阻滯,表現為體胖肚子大、舌苔胖大、白厚膩、體倦乏力、活動活動就心慌氣短,大便黏膩不成形,查血就是中重度脂肪肝、血脂高等,那麼治療的時候可以用橘紅、半夏等祛溼化痰、和痰開竅,而不適合單獨用三七。
第三種體寒、脾腎虛寒,表現為舌苔薄白、面色黃白、手腳冰涼、老拉肚子、腰涼、氣短、心慌怔仲等以陽虛為主,在治療的時候用附子、桂枝、鹿角膠等溫養通絡、鎮奮心陽,所以在治療的時候也不適合單獨使用三七。
第四種肝鬱氣滯,表現為愛生悶氣、脾氣急躁、壓力大、心煩失眠、口乾口苦、血壓升高、頭疼頭暈等症狀,治療的時候用鉤藤、菊花、當歸、白芍等振肝熄風、養肝養陰,所以對於這種情況也不能單獨使用三七。
那麼綜上所述,不是所有的心腦血管患者都適合用三七、西洋參打粉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