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眾所周知,那前面加上“輕度”這個限定詞呢?門診中,不少患者因為體檢結果中出現“輕度動脈粥樣硬化”前來就診,看起來似不嚴重,但又如鯁在喉,不知道該不該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患上輕度動脈粥樣硬化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程度的病變意味著什麼,用不用治療?宣武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楊來跟大家說一說,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和治療。
(1)“輕度”硬化大多無症狀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脂質沉澱所引發的血管炎症性病變。由於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動脈管壁的表面出現很多凸起的斑塊,斑塊內部積聚了脂質和壞死組織,看起來就像粥一樣。這些斑塊會使血管壁失去彈性、增厚,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的會使動脈出現管腔變硬和狹窄,造成器官缺血。
能引起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的疾病有很多,比如,多發性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肌纖維發育不良,以及其它一些風溼免疫性疾病累及動脈系統的病變。然而,具體的疾病鑑別還需要結合病史相關危險因素及化驗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
在這些疾病中,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血管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型別。它可累及全身動脈造成病變,常見的有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供應頭部血液的頸動脈、腦動脈;供應內臟器官血液的腎動脈、腸繫膜動脈;供應肢體血液的四肢動脈等。可見,累及相應動脈引起動脈狹窄或閉塞,就會引起供血障礙甚至臟器功能不全,造成相應器官或肢體的臨床症狀。
動脈粥樣硬化根據病情進展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無症狀期、缺血期、壞死期、纖維化期。但在臨床上,各期並非嚴格按序出現,也可交替或同時出現。
無症狀期:也稱為亞臨床期,從較早的病理變化到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其過程長短不一,但無器官或組織受累的臨床表現;
缺血期:由於管腔狹窄而產生器官缺血,造成相應的臨床症狀;
壞死期:由於動脈閉塞或急性血栓形成,使管腔血流中斷而產生器官組織壞死,臨床症狀進一步嚴重;
纖維化期:由於長期缺血造成器官組織纖維化乃至器官萎縮,引起臟器功能不全。
輕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大多處於無症狀期。也就是說,患者雖然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但沒有造成管腔狹窄和臟器缺血。臨床中有部分患者因為斑塊破裂血栓形成或斑塊脫落導致遠端栓塞,從而進入缺血組織壞死等疾病進展期。
(2)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許多證據表明,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遺傳性。大樣本量的人群研究證實,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基於家庭的研究表明,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標誌,如動脈中膜厚度(IMT)的遺傳度約為30%-60%,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遺傳度約為23%-28%。很多研究結果還發現,顱內動脈粥樣硬化具有種族易感性,亞洲人種、黑種人、西班牙裔美國人的發病率較高;而高加索白種人的顱外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較高。
從臨床情況來看,動脈粥樣硬化具有家族聚集性發病的特點,父母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子女存在一定程度的遺傳傾向。當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誘因比較複雜,除了先天性遺傳因素之外,後天性因素也是主要誘因。
總體來看,對於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疾病而言,重要但無法控制的危險因素包括:有近親屬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男性、自然衰老。除了前文解釋過的第一項外,後兩項也是危險因素的原因在於,男性合併過度酒精攝入和吸菸比例高,會增加動脈硬化風險;而隨著年齡增長機體衰老,長期慢性促炎症反應進行性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硬化發生率。其他可以控制的風險因素包括:吸菸、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體重超重(特別是腹部超重)、不鍛鍊、黃油等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世衛組織推薦膳食中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應低於膳食總能量的10%)、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每日應按照膳食指南攝入400-6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
因此,有家族發病史者,除了要關注遺傳性因素外,還要注意避免和控制後天性因素。
(3)哪些身體不適意味著病情進展
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大多是無症狀的,但如果存在不穩定斑塊可能造成斑塊脫落遠端栓塞,或斑塊破裂形成急性動脈血栓,從而導致器官缺血和相應臨床事件。所以,能夠及早發現動脈粥樣硬化,對疾病防治非常有益。
對於“輕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出於對病情進展的預估,需要留意哪些症狀呢?
動脈粥樣硬化會出現哪些症狀,取決於病變動脈的位置。
如果是心臟的冠狀動脈,容易出現急性冠脈綜合徵,如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常有胸悶憋氣、胸痛乃至暈厥等症狀,這是有猝死風險的;
如果累及顱內動脈,常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甚至發生腦梗死,多表現為突發頭暈、頭痛,一側肢體偏癱失語乃至暈厥等,病情嚴重的還可能合併腦出血;
如果累及腎動脈,會造成患者部分腎臟缺血壞死,出現腰腹部、頭部疼痛,尿量增多、頑固性高血壓等不適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肌酐指標升高;
如累及肢體動脈,則會出現肢體的間歇性跛行、遠端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疼痛、發涼、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甚至部分肢體缺血壞死。
(4)輕症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用藥
輕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還需要重點關注一些血液指標是否異常,如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都是慢性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指標正常者,則需動態監測血壓、遠離菸草,並定期體檢覆查血液指標,便於及時診治。
此外,醫生還會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B超檢查、X線檢查、心電圖、動脈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等,明確病變範圍及病情輕重。如果進入動脈硬化缺血、壞死期,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其實,隨著年齡增加、血管老化,動脈硬化是不可避免的。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一般自中年期起,到老年期加重,而後發病。動脈硬化雖然是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但如果三四十歲就發現進入“輕度”,那麼建議進行系統檢查來明確是否合併相關危險因素。除了先天性遺傳因素之外,患者還有沒有吸菸、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如果有,應進行規範化的專科診治,控制動脈硬化的疾病進展。
患有輕度動脈粥樣硬化,且合併有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藥物預防,常用藥物有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其中,他汀類代表性藥物有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進展,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存在部分逆轉斑塊的可能。阿司匹林在冠心病、腦卒中一級和二級的預防應用中已達成共識,多數臨床研究證實其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得益於其抗血小板作用和抗氧化保護內皮細胞的功能。但阿司匹林存在一定程度的出血風險,需綜合評估患者動脈硬化程度、出血風險及全身情況來決定是否應用。因此,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進展的藥物,須在醫生指導下綜合評估病情及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並需長期服用才可以起到相應作用。
如果沒有以上危險因素,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建議從生活方式上進行干預。比如,平時多吃新鮮瓜果、蔬菜,低鹽、低脂飲食,堅持運動和減肥,戒菸戒酒,以控制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進而控制其發展。
【醫師釋疑】
檢查是否硬化為何會用到頸動脈彩超?
門診中經常有患者詢問,為什麼檢查動脈粥樣硬化時讓做頸動脈彩超?
臨床上,醫生開具頸動脈彩超檢查是合理的。因為頸動脈的位置比較表淺,易於進行血管超聲檢查並且準確度高,透過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明確是否存在斑塊,可以體現患者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如果頸動脈存在斑塊甚至血管狹窄,即提示全身動脈均可能存在動脈硬化病變可能,需進一步專科檢查評估相應疾病嚴重程度。
對於不同器官的動脈,如心臟冠狀動脈、顱內動脈、內臟動脈、外周肢體動脈等,都可透過專科檢查來明確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