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嬰幼兒常見疾病,女嬰發病率約為男嬰3倍。大部分發生在生後或生後幾周內,這種"紅色胎記"常常給初為人父母的家長帶來很大困擾。
目前血管瘤的發病原因和機制尚不清楚,家長都聞“瘤”色變,其實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但是也不必過度擔心,因為血管瘤有著獨特生長週期,大部分血管瘤最終會慢慢進入自行消退的過程。
胎記和血管瘤是不同的,胎記可分為痣、斑痣及酒紅斑,多在出生時即出現。痣常由痣細胞組成,大小不一,—般隨寶寶生長而長大,不會引起其他問題,極少見的情況下寶寶長大後可能發展成為惡性黑色素瘤,需注意觀察,定期到面板科就診,必要時需手術切除。斑痣及酒紅斑(少見)多為毛細血管畸形,斑痣多位於頭面頸部,顏色較淺,生後幾年內可逐漸消退,但寶寶哭吵生氣時可被看到。酒紅斑在出生時顏色較深且不會消失,雖年齡增大,顏色逐漸加深,可合併相關畸形,需到醫院行相關檢查,必要時可鐳射治療。
節選自《0~6歲小兒養育手冊》
編輯|龔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