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夏天,慈禧的腸胃病加重,經常覺得渾身疲軟,頭暈耳鳴。也許是人天生的第六感,74歲的慈禧,預感到是時候安排身後事的時候。

十月初十,慈禧雖然不時腹瀉,卻還是滿心歡喜地和宮女太監們歡度自己的74歲生日。

不過幾場慶典下來,慈禧明顯感到身體有點吃不消了,又吃了些不消化的乳酪和水照相機後,病情加重,據《內起居注》記載,自十月十六至十幾日,慈禧都沒有參與政務活動。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慈禧

雖然這個一向野心十足的女人,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但是她也深知自己已經是一個一腳踏進閻王殿的暮年之人,是時候要為自己的身後大事做一些必要的安排。

最重要的一件身後大事就是皇位的人選,因為此時的光緒帝的病情已呈危象,光緒帝又沒有子嗣,此時不管是皇室宗族還是以張之洞、袁世凱為代表的實力派,都希望在皇權交接的關鍵時刻抓住機會。

雖然大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是慈禧,肯定不能慈禧說立誰就立誰,有支援的聲音自然也會有反對的聲音,一個處理不好,就有可能發生政變。

為了控制局面,慈禧強忍著身體的不適,拿出了一貫雷厲風行的手段,果斷地採取了兩個措施:

第一,將大權在握的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支出北京,派他前往河北遵化檢視自己的陵寢。

第二,將段祺瑞所轄的北洋第六鎮官兵調離京城,同時把鐵良統轄的北洋第一鎮調入京城接防,用來防袁世凱。

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慈禧最怕奕劻與袁世凱會聯手發生政變。從後來袁世凱重組內閣,逼退清帝溥儀退位,我們也能知道,慈禧並不是杞人憂天。

做了這兩件事後,慈禧就秘密召見軍機大臣世續和張之洞,徵詢為光緒帝立嗣的意見。雖為徵詢,但其實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她心中早有人選了。

張之洞擔心再立一個小孩,建議立時年25歲的載灃,也就是光緒帝同父異母的弟弟,溥儀的生父,算是光緒帝這一輩中最年長的,“立嫡立長”的說法也合理。

慈禧卻說:“不為穆宗(同治帝)立後,終無以對死者,今立溥儀,仍令載灃主持國政,是公義私情兩方面都沒有遺憾了。”

慈禧為什麼選擇溥儀?其實就和當初冊立光緒的理由是一樣的。溥儀是醇親王奕譞和慈禧太后妹妹的孫子,又是她的養女榮祿之女的兒子,在慈禧看來,愛新覺羅家族的血統也必須有葉赫那拉氏的血液。

張之洞知道慈禧主意已定,再多嘴也沒有意義,就進言溥儀”兼祧“同治和光緒帝。”皇帝臨御三十餘載,不可使無後。古有兼祧之制,可效仿之。”

在古代,成年男子沒有子嗣就亡故,是很不吉利的,稱為”吃絕戶“,慈禧考慮到自己的兒子同治沒有子嗣,卻沒有考慮到光緒也沒樣沒有子嗣,張之洞的這一建議考慮很周全,自然就被採納了,也不過就是一個說法罷了。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小溥儀

決定後,慈禧就在十月十九日(距離慈禧去世還有三天)召開了御前會議,討論了這件事情。

第二天,就接連下了兩道諭旨。第一,命載灃為攝政王;第二,把溥儀接到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

二十一日,光緒帝去世,慈禧又連續頒佈了三道懿旨,一是宣佈溥儀為嗣皇帝,二是宣佈溥儀”承繼毅皇帝(同治)為嗣,並蒹承大行皇帝(光緒)之祧“,三是宣佈自己的主權,說嗣皇帝年紀小要好好學習,著攝政王載灃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意思是說,軍國大事還是要來跟我報告。

從這裡可以看出,慈禧到底有多貪權了。都已經沒幾天活頭了,都還不願意把手中的權力讓出來,這三道懿旨頒下來,溥儀不過是又一個光緒帝,而載灃的監國也不過是徒有虛名。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載灃和兩個兒子:長子溥儀,次子溥傑

這一天下來,做了這麼多事,本就病重的慈禧耗費了蠻多心神的,脈象出現了加重的趨勢。儘管如此,慈禧第二天居然又一大早召見了軍機大臣、皇后、攝政王以及榮䘵的女兒,以新帝之名諭示: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尊皇后為太后。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慈禧就突然暈倒了。醒來後,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便以幼帝之名釋出了最後一道懿旨:

朕欽奉太皇太后懿旨,昨經降旨,特命攝政王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現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隆裕皇太后)懿旨。

至此,慈禧終於不得不把帝國的權力移交到載灃手上。

預感到自己快不行的慈禧,馬上命軍機大臣張之洞草擬遺詔。這時宮裡已經亂作一團,一天之內,大清帝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死去,實際統治者也沒剩下幾口氣。

這時,給慈禧診脈兩個醫生相持不下,一個主張要用藥,一個主張不用藥,因為藥是要煎的,等藥熬好了,也趕不上吃了,言下之意很明顯,慈禧不行了。

原來還想細細推敲遺詔的張之洞看這形勢迫在眉睫,趕緊同攝政王載灃、慶親王奕劻、袁世凱、鹿傳霖、世續等人,匆匆到了福昌殿而見慈禧。

此時的慈禧,意識還是清醒的,看完遺詔又加了幾句令人十分出乎意料的話:“以後勿再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意思就是說,以後大清朝女人不得干政,太監不得擅權。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自己執掌帝國大權47年,寵信太監安德海、李蓮英,雖然他們沒有直接參與政事,但不也是她的政治爪牙嗎?

添上這樣一句話,真的是啪啪打自己的臉啊。所以她又跟大臣們解釋了一番“謂餘垂簾數次,不知者或以為貪權,實則迫於形勢,不得不然也。”

意思是說,我雖然三次垂簾聽政,不知道的人以為我是貪權,但我實在是由於形勢所逼不得不這麼做。

貪權究竟是不是自己的本意,或許只有慈禧知道,但後人自有自己的判斷。這世界不會因為離開了誰,地球就不會轉。

中國曆朝歷代,也有誤國的掌權者,但沒有一個像慈禧這樣惡名昭著的。因為過去無論朝代怎麼變遷,無非換了一個姓氏當家,這國土終究還是中國的。

而慈禧則不同,在她手上,中國的土地丟了將近51萬平方公里。

在慈禧七十大壽時,時任上海《蘇報》主編的章炳麟就發表了一副”慶聯“,上聯是“今日幸頤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長安?億萬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下聯是“五十割交趾,六十割臺灣,七十更割遼東地,廿餘省版圖漸蹙,預期萬壽祝疆無。”

慈禧臨終前究竟做了什麼準備來應對自己的死亡?

這副對聯,把慈禧掌權做的一些荒唐事,說得明明白白。“幸頤和”“幸北海”,說的是慈禧每次遇到自己整旬壽誕,不顧國家的安危只顧自己享樂,“幸古長安”是諷刺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倉皇逃到古都西安。

50歲時發生中法戰爭,這一點原本清朝是打勝仗的,慈禧為了息事寧人,搞了個“不敗而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把”交趾“(現在的越南)割給了法國;60歲時,為了慶祝自己的壽誕,竟然挪用海軍軍費人修建頤和園,挖掘”福如東海“的昆明湖,堆壘”壽比南山“的萬壽山,還把臺灣割給了日本;70歲時,大清朝的老家東北成了日俄戰爭的主戰場。

在交待完了所有的後事之後,慈禧慢慢地閉上了眼睛,一個傳奇的女人,就這樣終結了自己傳奇的一生,給人們留下無盡的評說、遐想和演義。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2-01-18

相關文章

再推高階 比亞迪申請註冊軍艦系列商標

再推高階 比亞迪申請註冊軍艦系列商標
比亞迪在推出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車型之後將再推出新系列車型.日前,火星汽車從商標註冊資訊得知,比亞迪申請註冊軍艦系列商標,包括"巡洋艦"."護衛艦"." ...

長城高階“Z品牌”下月釋出;比亞迪漢DM-i路試諜照曝光...

長城高階“Z品牌”下月釋出;比亞迪漢DM-i路試諜照曝光...
1.外觀更運動,寶馬新款X4最快本月內上市 寶馬新款X4已經在成都車展亮相,最快將在本月正式上市,價格預計與現款相當.作為中期改款,前臉雙腎進氣格柵改為連體式設計,內部改為點陣裝飾,保險槓造型更加犀利 ...

單挑不如群挑?8月新能源銷量公佈,理想一挑三,比亞迪都才第二

單挑不如群挑?8月新能源銷量公佈,理想一挑三,比亞迪都才第二
2020年全年,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111萬輛,而今年1-8月,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148萬輛,遠超去年全年的銷量.在補貼下滑的狀態下,新能源車銷量還穩步提升,這也充分說明新能源車已經不再是離不開 ...

比亞迪漢DM-i諜照曝光 燃油經濟性優秀
近日獲悉,一組比亞迪漢DM-i的路試諜照正式曝光,新車整體延續了在售車型的設計,在細節方面有一定的調整,動力系統方面將會進行更新,搭載了全新的曉雲1.5T發動機匹配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燃油經濟性更加優 ...

「今日科技」iPhone 13 系列發貨延期;Intel Arc Alchemist 被曝光

「今日科技」iPhone 13 系列發貨延期;Intel Arc Alchemist 被曝光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Z馬小呆.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留下一個大大的贊吧(づ ̄3 ̄)づ 1.聯想小新官方對小新 Pad Pro 12.6 英寸版進行預熱,公佈了產品背面實拍照片.這款平板依舊沿用上一代 ...

比亞迪註冊“軍艦”系商標,也要學坦克推硬派越野SUV?
如今汽車市場比的不僅是質量和設計,還要比誰會整活. 長城在這兩年的確是大放異彩,主要並不是車都有多好,而是靠著各種"車名"讓車還沒上市就先火了一波,先不管其他這樣做的好處的確顯而易 ...

比亞迪居然申請新商標了,用軍艦命名,汽車中的“航空母艦”?

比亞迪居然申請新商標了,用軍艦命名,汽車中的“航空母艦”?
比亞迪的車標和車型名稱被吐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眾多網友也是經常在網上給它建議.就在近日,玩車弟發現比亞迪居然申請了新的商標,下面就和玩車弟一起去看看吧. 註冊以軍艦為名的系列車 其實比亞迪的車型名 ...

為啥曾經的海軍二當家巡洋艦再也沒人造了?

為啥曾經的海軍二當家巡洋艦再也沒人造了?
2017年,美國海軍宣佈將從2020年開始以每年2艘的退役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2020年9月3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號巡洋艦被拖到船廠進行拆解,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被拆解的&q ...

8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混動理想ONE殺到頭牌,純電開打價格戰

8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混動理想ONE殺到頭牌,純電開打價格戰
儘管純電動車技術進步很快,續航里程不斷提升,基礎設施也不斷完善,但是消費者選車時,仍然對燃油車戀戀不捨,結果就是新能源車出現三種趨勢:一是能加油的增程式和混動大幅上漲:二是廉價的小型純電動車走俏:三是 ...

試駕海洋美學設計的比亞迪海豚“聰明且好開”是我對它的評價

試駕海洋美學設計的比亞迪海豚“聰明且好開”是我對它的評價
眾所周知,比亞迪汽車是新能源領域的銷冠王,DM-i超混系統和刀片電池兩個高階配置就比其它車企有優勢,助力比亞迪的市場成績快速增長. 然而比亞迪不滿足於此,在10萬級純電精品車這一新賽道上,比亞迪推出了 ...

先於時代—三星Galaxy S系列盤點 回顧三星旗艦的發展之路

先於時代—三星Galaxy S系列盤點 回顧三星旗艦的發展之路
如果說是蘋果開啟了屬於智慧手機的發展時代,那麼在智慧手機時代的第一個十年裡,唯一能和蘋果競爭的品牌就是三星.而在這個十年裡,能和iPhone競爭的三星手機,S系列則是當之無愧的首選.接下來,就讓我們回 ...

頂配才有高功率電機,最低配不接受預定,比亞迪海豚值得買嗎?

頂配才有高功率電機,最低配不接受預定,比亞迪海豚值得買嗎?
作者:192黑人(轉載請保留該段文字,否則必舉報抄襲者) 比亞迪海豚是比亞迪海洋系列第一款車型,也是首款基於比亞迪e平臺3.0打造的量產車型. 它在今年上海車展第一次亮相的時候,就因為造型可愛受到了許 ...

哈弗VS比亞迪,國產混動誰更強?能超越兩田嗎?

哈弗VS比亞迪,國產混動誰更強?能超越兩田嗎?
Hello!大家早上好 比亞迪的DM-i系列上市後,虧電狀態5升左右的百公里油耗,瞬間引爆了自主品牌的混動市場.直到今天,比亞迪的幾款DM-i車型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不過在自主陣營中,混動技術並非 ...

誰是年輕人的第一輛電動車?比亞迪海豚對比尤拉好貓

誰是年輕人的第一輛電動車?比亞迪海豚對比尤拉好貓
如果你是剛畢業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想要購買一臺代步車,手握10萬元左右預算,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車型呢?幾年前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臺燃油車,但是如今10萬也能買到續航,配置,空間足夠優秀的純電車型.純電 ...

《旗幟》第二十八集 | 仝保民:用體育弘揚傳統文化

《旗幟》第二十八集 | 仝保民:用體育弘揚傳統文化
"偉大的旗幟"系列第二十八集 仝保民 | 用體育弘揚傳統文化 小小柔力球,內含大學問.為推廣這項既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又與現代球類有氧活動相結合的運動,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北京市柔 ...

8月銷量60508輛,火力全開的比亞迪正開啟新能源車繁榮時代

8月銷量60508輛,火力全開的比亞迪正開啟新能源車繁榮時代
國內的新能源車在一眾新技術加持和突破了續航里程焦慮之後,迎來了徹底爆發,尤其是國產新能源一哥比亞迪汽車,更是氣勢如虹,銷量實現連續四個月大幅增長.統計資訊顯示,比亞迪乘用車8月全系銷售67630輛,同 ...

特斯拉最大的威脅?比亞迪汽車官宣:宋PLUS銷量已達10萬

特斯拉最大的威脅?比亞迪汽車官宣:宋PLUS銷量已達10萬
9月26日,比亞迪汽車微博官宣,宋PLUS車系第10萬輛汽車正式下線.要知道新能源汽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少網友還在微博下吐槽,自己5月初購買的宋PLUS DM-i,現在都還沒到貨.比亞迪宋PL ...

家族旗艦的再次進化 試駕體驗比亞迪2021款唐EV
自2015年釋出以來,比亞迪唐就一直是比亞迪家族的旗艦車型,而作為比亞迪王朝系列的早期產品,唐系列車型在多年來的發展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去年,初代唐EV問世,Dragon Face設計語言的首次亮相 ...

《堡壘》第二集 | 豐臺大瓦窯村:北京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這裡誕生

《堡壘》第二集 | 豐臺大瓦窯村:北京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這裡誕生
"堅強的堡壘"系列第二集 豐臺大瓦窯村: 北京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這裡誕生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直隸省宛平縣盧溝橋大瓦窯村小學教員張永祥受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農專支部的影響,開始在村裡傳 ...

1967年以色列轟炸美國軍艦,美軍傷亡198人,美國為何沒報復?

1967年以色列轟炸美國軍艦,美軍傷亡198人,美國為何沒報復?
排版丨晴天 編輯丨百姓述史 以色列炸了美國的軍艦,造成了34名美國士兵喪命,164名士兵受傷.事後美國反而幫以色列掩蓋事實. 以色列和美國的關係再好,也不能好到這種程度吧.損失的軍艦,還可以花錢再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