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從一個糟糕的夢中驚醒,滿頭大汗?
在夢中被追殺,從高樓上墜落,夢到牙齒脫落……這些夢境不僅影響起床後的心情,還和健康密切相關。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家發現,頻繁做噩夢,會明顯增加高血壓、心梗或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採訪專家,揭開噩夢和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聯,並教你改善睡眠質量。
受訪專家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王佔成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 李中
北京華信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 邢穎
頻繁做噩夢,心血管病風險增加
在這一研究中,研究人員對3468名退伍軍人的夢境狀況展開分析,其中77%為男性,平均年齡38歲,31%的人有創傷後應激障礙,33%的人自我報告至少有一種心血管病。
■ 研究發現,一週內做噩夢≥2次,會明顯增加高血壓、心梗或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 在考慮了年齡、種族、性別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頻繁做噩夢會增加51%的高血壓風險、50%的心臟病風險和132%的心梗風險。
■ 在進一步考慮吸菸、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因素後,頻繁做噩夢的人患上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均升高了43%。
總之,這項研究提示我們,很少做噩夢的人,在心血管健康方面更有優勢;而頻繁做噩夢(一週≥2次)對心臟和血管是一種威脅。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揭示這一相關性機制。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
一個事實是:幾乎每個人每天睡著之後,都會做夢。多數人每晚會做3~5個夢,多的可能做7個。只不過有些人不記得做過夢,有些人記得而已。
根據照腦電波狀態,人的睡眠週期大致分為兩個部分:“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其中前者又分為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4個階段。
夢境基本都出現在“快速眼動期”
正常人在剛剛入睡時,眼球幾乎不活動,即非快速眼動睡眠期。
大概經過60~90分鐘後,眼球開始很快地像鐘擺一樣來回活動,這個時期稱為快速眼動睡眠期,大概持續10~15分鐘。
正常人的睡眠,就是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交替的過程,一夜大約迴圈4~6次,每次90分鐘左右。
如果在快速眼動睡眠期被叫醒,就比較容易記住夢境。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 精神壓力大。精神因素佔噩夢直接誘因的60%左右。
- 與服用某些藥物有關。比如有助擴張血管的藥物,會間接改變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平衡,誘發噩夢。
- 睡眠不足。英國劍橋帕普沃思醫院睡眠專家尼古拉斯·奧斯克羅夫特表示,睡眠太少容易誘發“鬼壓床”,常發生在剛入睡或將醒未醒時,一般一兩分鐘內即可消失。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佔成提醒:心血管病、房顫和高血壓患者,頻繁做噩夢要引起重視,可能是疾病發生變化或加重的訊號。
這是因為心臟病患者更可能出現呼吸問題,導致大腦供氧量降低,引發噩夢。建議及時到醫院心內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診。
做10件事讓你睡得香
常做噩夢大多是睡眠障礙的表現之一,高質量的睡眠有3個判斷指標:
- 夜間一般不醒,即使醒了還能馬上入睡;
- 適當做夢,但不是噩夢,且不會似睡非睡;
- 醒後感到神清氣爽,沒有疲乏感。
如果睡眠質量差、總做噩夢,甚至因噩夢驚醒,醒後仍心有餘悸,這種情況超過3個月,影響到白天的工作、生活等,且不存在藥物影響,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不妨試試以下10個方法,有助改善睡眠,減少噩夢:
1改善身心焦慮
睡前軀體或心理的緊張,會導致失眠和噩夢。透過放鬆訓練,可降低身心焦慮水平,促進睡眠。
容易自我訓練的方法是“正念呼吸”: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經過一段時間練習,身心就會得到放鬆。
2增加體力活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最好是有氧運動,如做操、跳舞、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於延長深睡眠時間,但睡前兩小時不要劇烈運動。
3被子不可過沉
被子重會壓迫胸部,導致肺活量減少,大腦供氧量隨之降低,人就容易做噩夢。
4臨睡前不吃東西
不要空腹或飽腹上床,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飲料,儘量戒菸限酒。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稱,睡前吃零食會使大腦更活躍,易做噩夢。建議睡前1小時就不要再吃東西了。
5寫寫日記
提前寫下所有的煩心事,以免它們在夜間打擾睡眠。寫日記有助於減輕壓力,減少做噩夢頻率。
6睡前做好準備
- 開啟窗戶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 睡前可洗個熱水澡或熱水泡腳;
- 穿寬鬆睡衣;
- 枕頭高低、軟硬合適;
- 關燈、關好門窗,拉上窗簾,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7不賴床
過多的賴床,會導致睡眠片段化和淺睡眠,更容易做夢。
8增加睡眠動力
睡眠動力,也稱為睡眠壓力。保持清醒的時間越長,睡眠動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越深。
常做噩夢或失眠的人,可以嘗試不管晚上睡眠好壞,白天不補覺也不午睡。同時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如看手機、看電視、看書等。
9聽聽白噪音
用手機播放白噪音,來幫助大腦進入睡眠狀態。
10向醫生求助
長期做噩夢不利於身體健康,更不利於情緒管理。如果經上述調節,仍存在頻繁做噩夢的問題,建議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