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療圈被一條新聞給刷屏了,就是美國馬里蘭州的心臟外科醫生將一個豬的心臟移植給一個病人,真正的讓人面獸心成為了現實。
你沒聽錯,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宣佈他們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面首例轉基因豬心臟移植給人體。當然這顆創造歷史的豬心臟並不普通,器官移植手術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排異反應,而這顆豬心臟可以透過轉基因技術免除這一風險。雖然這場移植手術還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功,但毋庸置疑,這場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體的手術具有劃時代意義。為那些還在苦苦等待器官捐贈的患者增添了一線新的希望。
這位患者名字叫做大衛·班尼特,今年57歲。班尼特去年十月突發嚴重的胸痛被送到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當時他的病情已經嚴重到連三級臺階都爬不了,在醫院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卻沒有任何好轉。而且由於班尼特有非常嚴重的心律失常,就連心臟移植的手術資格都沒有,這對於班尼特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這個時候他的主治醫師就首次和他提出了移植轉基因豬心臟的這個想法,沒有更好選擇的班尼特為了活下去最終也只好接受這個實驗性的手術。
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曾經有一些醫生嘗試將黑猩猩的腎臟移植到人類患者的體內,但是效果甚微,移植後的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也僅僅九個月。最早的心臟移植手術可以追溯到1983年,一個身患心臟疾病的嬰兒就被移植了一顆狒狒的心臟,但是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技術還不夠成熟,這個嬰兒20天之後就遺憾離世。
與黑猩猩和狒狒這些靈長類動物相比,豬在器官獲取方面更有優勢,一方面是很好飼養,第二方面就是成長很快,六個月就能夠成年。而在此之前,豬心臟的半膜、豬肝臟的細胞都已經成功進入到人體,還有豬皮也被各大醫院用於燒傷患者臨時的移植物。因為基因程式設計的發展,技術的成熟,豬皮移植幾乎不會產生排異反應,所以各種轉基因的豬器官也紛紛效仿製造了出來。
如果這場心臟移植手術完全成功,完全可以成為醫學史上的里程碑。因為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等不到心臟的供體而失去寶貴生命,器官短缺的這個問題非常嚴峻。透過這個豬的心臟來代替人的心臟,可以解決非常多眼前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豬心臟,豬腎、豬肝等等器官的移植研究全球也都在做。雖然從倫理上來說大部分人還無法接受,但是從醫學上來看,豬和人的相似度還真挺高的。首先大家都是雜食性動物,體內的代謝比較相似,體重相近,所以器官的大小和器官的執行效率也差不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豬飼養的成本較低,成長得十分快,只需餵養半年時間就能應用於手術移植,所以從外科的技術角度來講是沒有任何難題的。
在這次的“豬心臟移植手術”中,豬的心臟經過了十種基因的編輯技術,才讓手術成為現實。其中,專家敲除了三種容易引起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的基因,移植手術的首要難題就是排斥反應。人的心臟移植給人都有可能會引起排斥反應,更何況豬的心臟。所以把最容易引起人體免疫攻擊的三種基因給他做了一個敲除。另外一個就是豬的心臟成年後比我們的成年人心臟大,一旦移植過去以後,如果它不停地生長,我們的胸腔根本容納不下,所以又把豬心臟的一種生長基因也給它敲除了。除了敲除這四種基因外,還插入了六種基因,使其更適應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也達到一個豬心臟以假亂真的一個效果。但是呢,這個手術目前看來是成功了,那麼能不能使人長時間存活、無後遺症的徹底成功,還需要很多過程需要觀察。第一,就是個病人現在還戴著ECMO,也就是說心臟它還沒有完全發揮它的作用,能不能脫離ECMO,是衡量這個手術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第二是,儘管做了非常多的基因編輯的修飾,但是能不能度過急性排斥期和後面的慢性排斥期,也是一個關鍵。
“豬心臟移植給人類”這個話題,放在以前可謂是天方夜譚,但是現在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今的醫療技術飛速發展,各種疑難雜症也被一一攻破,是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一些勇於創新、潛心研究的醫學工作者,也有很多大公無私、甘於奉獻的志願者,有他們的堅持和嘗試,應該不會再有治不好的病,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同時也期待跨物種的器官移植研究早日成功,造福患者,也造福人類。所以豬心移植給人的心臟能否徹底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