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1931年,心理學家凱洛克博士進行了一項探索後天培養能否改變物種基因的實驗研究,他收養了一個7個月大的黑猩猩,古婭。
並且說服妻子將其帶到家中,和自己10個月大的兒子共同養育。
實驗階段,黑猩猩古婭和凱洛克的兒子被採用相同的方式對待,他們穿相同的衣服,被喂同樣的食物。
每天被規定進行的行為活動也一模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唐德納和古婭似乎也建立了某種溫馨的感情,他們像朋友一樣一起生活。
隨著時間推移,凱洛克發現黑猩猩古婭相較於兒子唐納德,在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執行力等方面表現得更加優秀。
實驗進行到第9個月的時候,情況發生了逆轉,唐納德的學習能力迅速飛昇,而古婭的學習能力則出現了停滯。
緊接著又出現了一個讓凱洛克決定終止實驗的事情,他發現自己的兒子開始學習模仿古婭的行為、甚至學著古婭的樣子破壞屋子裡的陳設,若放任其發展,唐納德可能會變成猿人。
實驗中止,古婭被送去了動物中心。
研究結果顯而易見,每個物種所特有的屬性不會因為後天的培養而被改變,黑猩猩不會因為被像人類對待就變成人類,物種基因無法超越。
然而後續的結果,卻讓人們產生了更廣闊的思考。
由於長期和人類生活在一起,回到動物中心的古婭並不能適應動物群體生活,始終被拒絕在環境之外,其他黑猩猩對其也表現出排斥,沒幾個月古婭就去世了。
唐納德則繼續原來的生活軌道生活,在父母的精心教導下,考取名校成為社會精英。可當其父母相續離世後,唐納德隨即毫無徵兆地自殺了,唐納德的離世也成為了科學界的未解之謎。
非出於常理的死亡,使得人們對其死亡與該實驗的聯絡產生了各種猜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唐納德的死亡和凱洛克的實驗有直接關係,但還是能從中嗅到蛛絲馬跡。
根據心理學原理,一個人初來世界時的經歷會對其形成持久且難以磨滅的影響,唐納德在初來到這個世界時,即被作為實驗物件。
實驗必定是講究科學論證的,所以過程勢必也冷酷無情,即便後來唐納德的生活迴歸了正常,曾經被當作實驗物件觀察的經歷也一定對其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至於具體影響了內部系統的那一方面,斯人已逝,我們無從考證,但結果一定是隱秘且具有毀滅性的。
凱洛克的實驗悲劇揭示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即為了追求科學,人類是否能無視人道?
答案其實沒什麼好爭論的,當然是不可以的。
我們追求科學是為了讓人類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生活的幸福,如果一項科學研究僅僅是為了探索人類未知,但卻會對眼前的人與社會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科學家就一定要慎重考慮,而不是打著為了科學研究的大旗不顧人倫道德。
人是有思想的,不是一無所知的動物,我們必須保持理性,尊重每個物種的特有屬性。科學進步是很重要,但這不是將人視為工具,以“人”為實驗物件的理由。
從事科學研究的研究人員,在著手實施一項科學研究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此研究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需求,是否不違背社會倫理價值觀,是否會對實驗物件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像凱洛克實驗這樣的研究儘可能地避免,某種程度上凱洛克這樣的實驗是沒有必要的,相同的結果透過社會學、生物學等綜合推演其實也能得到,完全沒有必要以人為實驗物件,再去驗證一番。
科學家如果守不住自己的倫理道德底線,為了一己私慾或純粹地滿足好奇心而開始某項研究,那將是人類的莫大災難。
誠然有些科學家開始某項實驗時,的確是抱著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初衷,但生活在任何行業中的人都一定會不自知地陷入某種侷限,難以避免以局內人的視角去理解自我、他者和世界的聯絡。
科學家也是人,也一定逃避不了認知偏見,所以當某項研究不被社會認可時,作為科學研究者有必要跳出原來的框架,站在局外去理解為什麼?
當我們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能從更全面的大局衡量利弊,如此得到的結論才會更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