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哈爾濱的網紅劉大美人,出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劉大美人成立了公司帶貨直播,本來是一件好事,之後卻在直播間痛哭流涕。
後來才知道,原來她開業酬賓,想將定製的兩套50萬鑽戒送給觀眾權當抽獎,結果後臺運營手滑,給當商品上到了購物車,等她回過神來,已經被搶了一萬多單。
50萬鑽戒被搶1萬多單那不是賺了嗎?問題就出在這,因為上架的時候運營順便把價格也搞錯了,50萬的價格變成了79.9,奢華的“鑽戒套裝”賣出了“玻璃價”。
看著劉大美人梨花帶雨地對著鏡頭哭訴,自己因為這波失誤操作要損失10億人民幣,觀眾搶得越瘋了,根據最後的銷量來看,這套鑽戒最後賣出了1.2萬單。
而劉大美表示,既然被拍下,自己就一定要發貨的,因為不發貨是違法的,但自己確實沒有那麼多鑽石,只能求助業內的朋友幫她湊齊這一萬多顆鑽石。
隨後,她又對著鏡頭哭訴,希望拍到的觀眾可以退貨,幫自己挽回一些損失,可越是這麼說,搶到的買家就越不想退,甚至還有人在拍。
從頭看到尾的番茄君直到看見這個“莫桑鑽戒”的名字,才發現這件事不簡單。
因為從一開始,這就是無良網紅為了割韭菜進行的一場直播套路。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這出苦情戲裡,至少有三個天大的漏洞。
第一點,是劉大美嘴上說的損失和她的“實際損失”不符。
假設這套定製鑽戒真的是50萬,賣出79.9的白菜價,利潤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按照真實損失,劉大美賣出1萬單,損失就在50億左右,哪怕只賣出1000單,損失也要5個億。
一個並非頂流的網紅,哪來的幾十億給自己直播間的粉絲買單承擔損失?那不就是散財童子嗎?
第二點,如果你是商家,發現商品價格錯誤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50萬的東西賣了不到80塊,第一反應肯定是悄咪咪趕緊下架,儘可能減少損失,而不是在鏡頭前賣慘、表演、拱火、承諾一定發貨吧。
這波反常的操作,至少證明她嘴裡的所謂“損失”,水分很大。
第三個,當然是這個戒指的成色和價值。
一個S925銀的莫桑鑽戒,真的值50萬嗎?
劉大美人直播間的這個鑽戒,先不論其主鑽多大,“莫桑鑽”三個字就已經夠讓人大跌眼鏡了。
因為莫桑鑽並非鑽石,而是一種鑽石仿製品,其主要成分是碳化矽,而真鑽的主要成分是碳。
莫桑鑽是人工合成的石頭,雖然外表和鑽石無差,但價值與真鑽相去甚遠。
一個莫桑石的鑽戒,不管主鑽多大,都不可能有50萬的價值,更何況這款鑽戒的底座還只是925銀,連金都不是,說價值50萬就更是離譜了。
番茄君在網上隨手一搜,一模一樣的同款莫桑鑽戒,賣38.8,這還是在商家有的賺的情況下。
如此來看,劉大美人價值“50萬”的這套鑽戒,成本到底多少,大家心裡應該明白了吧。
但配合這麼一出手滑上錯架、標錯價格、損失10個億、哭求退款的苦情戲碼,賣價就飆到了80塊,按照1.2萬單成交算,劉大美人含淚血賺約72萬。
現在知道她為啥哭了吧,八成是喜極而泣了。
而那些生怕自己手慢,甚至以為自己撿了50萬大便宜的買家們,則成了劉大美人的又一批“韭菜”。
而這種無底線的營銷方式,每一天都在全國各地的直播間上演。有無數人因為這些所謂的“網紅”,被騙走了血汗錢。
無獨有偶,用這種方法割韭菜早就是直播帶貨的老套路了,並非劉大美人開創。包括明星在內,“割韭菜”的人不在少數。
我們熟知的演員許紹洋,就曾在直播間上演相同戲碼,他曾兜售過一款金鐲子,聲稱本來要賣2999元,結果手滑設定成了299。
之後還含淚哭訴,稱自己一次直播,就損失了幾百萬。
不少觀眾以為是真正標錯價格,於是抓緊下單,沒想到他們還是落入了帶貨的劇本和圈套。
除了許紹洋,用這個套路的明星也不少。
看過《愛情公寓》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飾演陳美嘉的李金銘吧。
在一次帶貨直播中,李金銘也出現了手滑設錯價格的“狀況”,她聲稱自己商家的名牌包包原價是6000多塊,但卻設成了399元。
由於相信李金銘的人品,一時間所有人都在搶,瞬間就賣出了900多單。
隨後,她也上演了一出“賣慘大戲”,表示自己這波虧損超過600萬。
當然,比起李金銘還走走套路,飾演胡一菲的婁藝瀟則果斷乾脆,她的直播間裡不僅售賣29.9的蘭蔻口紅,還賣6.6的蘭芝唇膜。
但是一支正品蘭蔻口紅,至少也要200元以上,蘭芝唇膜也超過100元。
如果婁藝瀟將正品以這個價格補貼售賣,真的應該給她鼓鼓掌,這才是真正的慈善。
當然,直播間裡不乏有心明眼亮的觀眾,他們看完都會這麼說:
當然,手滑錯誤的情況是真的有,比如:之前的“果小云”事件,兩位農民朋友創業開網店,不慎將26元4500g的臍橙,設定成了4500斤,一時間引得大批“羊毛黨”狂薅。
甚至有人下單幾千塊。
這是真正的百萬損失,兩個創業者無力發貨,最後只能閉店。蜂擁而至靠漏洞和BUG佔便宜的羊毛黨,也遭到了全網的口誅筆伐。
最後雖然在平臺官方的介入下,店鋪得以恢復,但自從這件事之後,直播間裡“手滑設錯價格”的套路就開始頻頻出現。
中國有句古話,叫“買的沒有賣的精”,比起不怎麼會上網的農民兄弟,網紅、明星和達人的直播間,都有一整個團隊在管理。
他們的渠道、定價、上架和售賣都有嚴格的分工和稽核流程,指望他們手滑定錯價薅羊毛,是在與虎謀皮。
自從有了直播帶貨行業,手機螢幕前就亂象飛起。
這背後,既有行業的缺陷,又有人性的悲涼。
目前整個直播行業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標準,一般個人開個號就可以直播帶貨。許多貨物資質證件不齊,有的是“三無產品”,有的是假冒偽劣,但消費者受到欺騙卻投訴無門,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
就個人來說,有些帶貨的明星和網紅,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已經喪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線。手機一響,全是生意,只要賺錢,就沒有下限,真的是正兒八經的“臉都不要了”。
而對於消費者,“愛佔便宜”是人性使然,類似劉大美人的這場“50萬鑽戒”鬧劇,就是利用普通人的貪便宜心態。
雖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破綻,但在佔便宜和獲得感的衝動下,依舊有幾萬買家成了韭菜,用自己的血汗錢養肥這些所謂的主播,令人唏噓。
面對這樣的直播亂象,監管部門應該站出來管一管了,規範行業秩序,整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而我們作為消費者,一定要小心別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必需的東西去正規渠道購買,不需要的東西千萬別買,看看就行,只圖一樂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