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下,分數成為評判學生水平的重要指標,高考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名,高校錄取學生時,亦是如此。
高考競爭過於激烈,教育內卷越來越嚴重,雙減政策實施時間雖然不長,可卻很有成效。但對於某些學生而言,父母依舊有能力為孩子輔導功課,或是親自上陣,或是一對一家教,哪怕費用較高,但這些家長卻能承受得起。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說學科培訓已成過去式,但多數家長的心仍未能平靜,期望孩子透過努力取得優異成績,哪怕為孩子報輔導班也行,可現實情況呢?無班可報,或是費用太高,超出可承受範圍。
可上輔導班的效果因人而異,有人不上輔導班成績依舊突出,有人被輔導多年卻成績平平。我妹妹的婆婆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在石家莊某知名中學教書,對課堂教學有獨到的見解,曾經她做了個調查,結果卻讓人耳目一新。
長達多年的測試,結果耳目一新
她將上輔導班的學生分為A組,將不上輔導班的學生分為B組,A組學生每年都參加輔導班,剛上初中時成績提升速度很快,要遠超B組同學,課上積極回答問題、課下及時完成作業,整體成績要比B組好很多。
反觀B組的同學呢?雖說成績提升較慢,可也在逐漸進步,中考時A組和B組的同學,成績有一定差距,但都在本地高中上學,只是快慢班不同而已,A組同學大都在快班,B組同學大都在慢班。
高中三年過得很快,這位教師依舊在記錄,高考時A組的同學卻不如意,最好的被一本院校錄取,可B組有的同學卻超常發揮,整體水平要比A組高一點點,這是為何?在經過多次探究後,這位教師總結出一點:學習方法大不相同。
A組的同學大都用輔導班教師的方法去做題去學習,雖有個別差異,但都大致相同,B組的同學漸漸地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是各不相同。教師又得出一個結論:A組的同學被學習方法所束縛,B組的同學在摸索中前進,都有各自的方法。
這位教師最終認為,學習的好壞與上不上輔導班無關,真正影響他們成績的,在於學習方法。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常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學習亦是如此,若能掌握合適的方法,學習時不會過於吃力,必會事半功倍。可若盲目學習,跟隨他人的腳步,沒有自己的見解與方法,學習時會很費勁,想取得和他人相同的效果,卻要付出幾倍的努力。
關於學習方法,這位退休教師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1.明確主要目標,切勿多想。為何要學習?為高考。學習時雖有些艱苦,可卻是為了未來。切勿因當前成績過於慌張,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去不斷堅持,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分數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其他的問題不用多想,一心一意準備高考即可。
2.及時解決難題,記錄在冊。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習時遇到困難很正常,不要因此灰心喪氣,不會的問題與同學、教師交流,或是學會自己尋找答案。找到解題方法後,切勿對其置之不理,要將這些內容記在筆記本上,形成自己的筆記,勤加翻閱。
3.堅持強化訓練,舉一反三。定期進行自我反思,找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尤其是那些知識點明明都懂,可做題時卻找不到思路的題型,勤加訓練學會舉一反三,學會查漏補缺,以此來加深印象,將不同的解題方法積累下來,每天勤加練習,定會取得長足進步。
如何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曾有幾家機構對各地的高考狀元做過調查,結果卻顯示9成以上的狀元,從幼兒園開始便堅持讀書,7成的狀元在中學時依舊有讀書的習慣,而有8成的狀元從未上過輔導班,這是為何?有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
如何找出合適的學習方法,若自己無法總結,為何不借鑑其他學霸的呢?成功或許不能複製,但借鑑後轉化為個人的方法卻十分有效。有人將學霸的學習方法整理成冊,讓還未參加高考的學生參考,而這些學習方法適合所有高考前的學生,越早形成越好。
有人將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霸的學習方法整理成冊,於是便有了《等你在清華》、《等你在北大》兩套書,其中收錄數十位學霸的故事與學習方法,幷包含他們獨到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更會指導學生如何走出迷茫。
這兩本書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中小學生,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學習勤加翻閱,進而提高個人成績,一步一個腳印,高考時被心儀院錄取。
《等你在北大清華》這套書有兩冊,若你想掌握學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不妨入手一套試試,少吸兩包煙、少喝兩瓶酒,只需32元即可入手,有需要的家長或同學,點選下方連結即可提取書籍。
等你在北大清華 學習方法
¥32
購買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有人每天沉迷於學習中無法自拔,學習成績卻總是不盡人意。有人該學學該玩玩,每次考試卻總能排名前列,這是為何?學習方法不同,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事半功倍,能助力學生健康成長,能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好幫手。
大家怎麼認為呢?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波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