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動物也有情。此言不虛,大如騾馬牛驢,小如貓貓狗狗,甚至於魚鳥烏龜,被人餵養久了,勢必與人類之間產生感情,於生死彌留之際,也會生出“傷離別”的依依不捨。以至於經常看到人類撫著動物屍體飲泣的畫面,猶如痛失親人知己一般。
閒言少敘,只說兩個有關“鳥獸有情”的古舊之事,權做送給各位讀者解悶。
話說清朝咸豐二年,戶部主政汪稼之子汪均之,迎娶東城學究李翁之女為妻。隨李家小姐一併嫁到汪家的,除了兩個貼身婢女之外,還有十九隻花貓。這些花貓自小被李家小姐餵養長大,李家小姐將其視為至寶,故而嫁做人婦,也不忘了將至寶帶在身邊。
偏巧汪均之也是愛貓之人,故而夫人養貓,他不但不惱怒,反倒認為夫人具有愛心。只不過夫人的貓不準別人動,生怕別人的粗魯會嚇壞小貓,每每夫人端著香餌喂貓的時候,身為丈夫的汪均之也只能在一旁看著,而不能代勞。
這些小貓各有名號,夫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十分乖巧聽話,便溺也只在固定的地方,因此並不招人討厭。
可惜李家小姐紅顏薄命,嫁到汪家不到一年,便一病不起,那些貓兒整天圍在病榻前陪伴著主人,全都無精打采,似乎已經預感到主人將要不久於人世。
煎熬三個多月,始終藥石無靈,最終香魂散盡,一命嗚呼。貓兒不吃不喝,終日嗚嗚哀嚎。主人屍身剛被入殮,貓兒便紛紛躍進棺木之中,伏在主人屍身旁不動。
汪均之命人將貓兒拿出來,蓋上棺蓋之後,貓兒則繞棺哀嚎,趕也趕不走。待至出殯之日,貓兒突然發狂,或衝入冒火的灶膛,或跳入井中,或用頭碰撞硬物,不出一個時辰,十九隻貓盡數殞命。
聞知此事者,無不感慨,小小貓兒,竟心甘情願為主人殉葬,不得不說,生靈有情,不亞於人。
又說淮北青口鎮武官魏子實,重金買下一隻鸚鵡,每日餵食松子,羽毛油亮,散發異香。鸚鵡學舌極快,不但能十分清晰地口吐人言,還十分善解人意,總能令魏子實開懷大笑。
魏子實將鸚鵡視為知己,經常將心中苦惱講給鸚鵡聽,也不管鸚鵡能不能聽得懂,只管傾訴出來,心情也會大好。
某夜晚間,魏子實與朋友喝了個伶仃大醉,躺下後鼾聲如雷,睡得死沉。睡夢之中,隱約聽到鸚鵡呱呱亂叫,只認為是鳥兒胡鬧,因此繼續酣睡。
拂曉醒來之時,聞到血腥氣息,揉睡眼仔細一瞧,不免大吃一驚。
就見床榻一側,趴著一隻巨大黑鼠,利齒暴露,模樣極兇。此物最髒,牙齒有毒,若被咬傷,傷口極難癒合,往往會因此喪命。萬幸此物已經死去,不然後果堪憂。
再仔細一看,地上滿是羽毛,角落之中,有隻死鳥,正是最為心愛的鸚鵡。
魏子實這才恍然大悟,夜裡聽到鸚鵡亂叫,並給鳥兒胡鬧,而是警告主人,有黑鼠入室。可恨自己只顧酣睡,不曾在意,連累鸚鵡為救自己,與黑鼠搏殺,最終兩敗俱傷,與黑鼠同時殞命。
魏子實身為武官,居然為鸚鵡之死而頓足捶胸,但鳥死不能復生,心碎也無用,於是請工匠雕刻一口上乘的小小棺木,將鸚鵡入殮,並在墓碑上親手刻下“義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