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城內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整個建築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對稱佈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壯觀雄偉。自古帝王均於朝堂面南背北,居中朝陽而坐,因此皇宮正殿均坐北朝南而建,明清兩代的紫禁城也不例外,中軸線上的前三殿和後三宮均是如此。帝王的輝煌,歷史的記憶,寫滿了這座恢弘大氣的城池。二十四位皇帝、六宮粉黛和三千佳麗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說起紫禁城,總有一種神秘感,或許因為宮廷戲的熱播,或許因為千年的帝王歷史,“皇帝、皇宮、皇權”而讓人倍感神秘。幻想有一天能穿上龍袍像皇帝一樣,在空無一人的紫禁城裡漫步,這逐漸成了我心裡一個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的夢。這一天終於到來了,當我獨自一人走在偌大而又空曠的紫禁城,整座城池空無一人,只屬於我一個人的紫禁城。當我穿過一條條靜謐的宮道,跨過一扇扇百轉千回的宮門,漫步尋幽紫禁城,探尋深宮重樓裡每一個角落。紫禁城,縱然歷經滄桑,卻依然綻放輝煌。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屬於自己的紫禁城。紫禁城紅牆黃瓦帝王家,王朝更替輪迴,在歲月的流年中,載滿著歷史的凝重,鐫刻著王朝的傳奇……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唐代駱賓王寥寥幾句詩,就把世人對帝王宮殿的尊崇與好奇表現出來了。沒有了皇帝的紫禁城隱沒了昔日的霸氣與莊嚴,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建築群,仍然充滿神秘感和震懾力。紫禁城,深深庭院,重重朱門,朱牆黃瓦,一片金碧輝煌。靜謐的城池氤氳著古韻芬香。紫禁城的地位毋庸置疑,漫步其間,令人心馳神往,它的大氣與磅礴盡在不言中。紫禁城,華麗的背後寫滿了滄桑。雕欄玉砌猶在,春花秋月未了,紫禁城還是當年的樣子,唯獨不見帝王的蹤影。
當大清最後一個帝王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偌大的宮殿只留下永恆的記憶,百轉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承載了明清王朝的繁華與落寞。現在人們可以堂而皇之地走進深宮御苑,探訪當年帝王舉行朝會與盛典之地,還有充滿傳奇色彩的三宮六院。當我走進紫禁城,跨越600年的時光,感受一座宮城的深邃和富麗堂皇,就從這裡出發開始尋覓帝王的情節。一個人漫步在夢幻般的紫禁城,內心充滿敬畏與震撼,感受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思緒彷彿回到久遠的歷史,有如一次夢幻般的神奇旅行——一個人的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也就是永樂皇帝在1406年起頭營造的,用了14 年的時間於1420年建成,它是在元大都皇宮舊址上誕生的,最終成為中國明清兩代統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堪稱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經典之作,其設計精巧,宏偉壯麗,令人歎為觀止,一座偉大的宮殿將由此誕生。紫禁城,比他父親朱元璋修建起的南京宮殿更加宏大。於是,永樂帝下詔正式定都北京。大明王朝的政治重心就此移至朱棣的“龍興之地”了。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封燕王。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樂。朱棣在位期間完善政治制度,發展經濟,開拓疆域,遷都北京,編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使明朝發展到頂峰,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
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 1402年,一直鎮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費盡心機,終於奪取了自己侄兒建文帝的天下,當上了大明王朝第三個皇帝。據說,當朱棣的軍隊攻破都城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時,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從此留下了一塊心病,總是擔心建文帝會從某個地方冒出來。作為一個從侄兒手中奪取皇權的皇帝,他面臨太多棘手的問題,對反對他的建文帝舊臣的殺戮在繼續。
朱棣登基不久,一心想為建文帝報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圖謀刺,險些要了朱棣的命。這之後,他經常做噩夢,由於南京建文帝影響較大,便強烈懷念起居住多年的根據地北京來。永樂元年的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後回到皇宮,當君臣們相聚一堂時,一個叫李至剛的禮部尚書,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我以為北平這個地方,是皇上承運龍興之地,應該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設一個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為京都。永樂皇帝非常開心,當即答應了下來。在這之後的幾個小時裡,將北平升為北京,成為王朝第二個京都的一道聖旨昭告了天下。就這樣一場營建紫禁城的浩大的工程拉開了序幕,朱棣就是紫禁城的締造者。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率百官正式由南京遷都北京。公元1421年,在宮殿剛剛建成之後,百姓迎來了那一年的農曆元旦。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宮殿裡,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朝賀儀式。他登上了高敞壯闊的奉天殿,即紫禁城太和殿的前身。接受大臣們的跪拜。朱棣和大臣們都為這座輝煌無比的宮殿所振奮與鼓舞。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公元1421年5月9日這一天,天氣驟變雷鳴電閃,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前身),被雷火擊中了,頓時烈火連天,黑煙滾滾。朱棣動用了十萬工匠,百萬民工,傾“洪荒之力”建造在紫禁城中央宏大莊重的三臺上無比恢弘壯麗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只存在了3個月,瞬間就毀於了這場天火。這對朱棣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更令他痛苦的是對自身的懷疑。這也許是天意,驚恐與矛盾中的永樂皇帝,在永樂時代沒有再進行重修工作。之後的20年中,曾經輝煌如夢境一般的紫禁城中軸線,是火災留下的一片廢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致力消除邊患發動第六次北征蒙古的行動,親征漠北,使他的健康每況愈下,戎馬一生的他居然從馬上摔了下來,十八日在北征蒙古的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走向生命的盡頭。明成祖朱棣駕崩於親征漠北的返京途中,是年65歲。由於事情來得突然,隨徵的大臣們恐怕傳揚出去朝廷中會發生變故,於是蒐集軍中錫器鑄成一口棺材,將他的屍體秘密裝殮起來,每天還是照常送上飲食,不知情的大臣仍然一如既往地上奏。回到北京附近,才派人密報太子。從死到棺材運進北京,相隔了25天。根據史書,皇太子朱高熾聽到父親的死訊,馬上派皇太孫朱瞻基到開平迎接。十二月十九日葬於北京昌平十三陵長陵。
朱棣不僅為大明王朝建成了一座永載史冊的宮殿,也為自己建了一座前無古人的陵寢——長陵。永樂皇帝朱棣死後與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長陵。 長陵高大巍峨的祾恩殿殿中端坐於九龍寶座之上的永樂皇帝朱棣的銅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考究,精美絕倫。
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正統元年也就是1436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這位實際年齡只有9歲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上皇位就做了一件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沒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
這一年的秋天,朱祁鎮下詔“命太監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率軍數萬人修建京師九門城樓。”又過了五年,他正式下詔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宮和坤寧宮。下詔當日工程就正式動工。一年半之後,拖延了十幾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一切塵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
皇帝自稱是天子,皇宮既是紫宮,又是禁地,因此稱為“紫禁城”。故宮舊稱紫禁城,從明朝永樂到清朝宣統,共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統治中國達491年。至於誰是紫禁城的設計者,眾說紛紜,據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紫禁城的設計者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匠師,姓蒯名祥,還有人認為是蔡信、楊青……
穿梭在一幢幢宮殿,一道道宮門之間,宛如在迷宮穿行一樣,望不夠,看不透,只是覺得這仿如一場夢,一場帝王夢,在空無一人的紫禁城漫步,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思緒彷彿回到了久遠的明清王朝,這時的紫禁城更顯得大氣磅礴。恢弘大氣的紫禁城,紅磚黃瓦塵封了多少往事,百轉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六宮粉黛嬌顏零落。紫禁城,留下無盡的滄桑,餘韻深長,成了一座承載著記憶的城池。紫禁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面積724250平方米。據說,最完整時期紫禁城共有宮殿房屋9909間半,現存8728間。整個宮城被10餘米高,3428米長的高大城牆所環繞,城牆外是52米寬,6米深的護城河。城牆四角各有一座造型獨特,美輪美奐的角樓,俗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藝術傑作。城牆四邊各有一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曾經顯赫一時的紫禁城,如今依舊璀璨紛繁,承載著太多的傳奇。整座紫禁城宛如一座迷宮,走進去的人會不經意間將自己迷失在幻境裡。歷史的煙雲在紫禁城的上空瀰漫,揮之不去。進入午門,恍若走進歷史,經過漫長御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午門和太和門之間的廣場,偌大的紫禁城空空蕩蕩,一種莊嚴肅穆油然而生,皇家威嚴躍然於眼前。接著往前走,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威嚴壯觀的大殿——太和殿,這種震撼視覺的場景,讓每一位到訪者精神壓力達到頂點,不由不讓人充滿敬畏,肅然起敬。
紫禁城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后妃皇子居住遊玩及奉神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
外朝建築高大森嚴,顯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內廷建築則庭院錯落,自成體系,富於情趣。此外,內廷東側有寧壽宮區域,西側有慈寧宮區域。
六宮粉黛,佳麗如織,幽居深宮大院的妃嬪們的生活被一堵高高的宮牆所隔離著,深嚴而神秘,把她們與紫禁城外熱鬧喧囂的繁華市景割斷開來。民間女子一旦被選為宮女,便再也不能同家人團聚,深鎖宮中,與外界隔絕。人人渴盼獲得皇帝的寵幸,但獲幸者畢竟是鳳毛麟角,其中只有極個別的受到帝王寵愛的才可升為嬪妃,絕大多數的宮女是在寂寞、悽清中孤獨度日。“一朝入選帝王宮,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嬪們,雖然表面上享受的是榮華富貴,但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宛如囚禁籠中的金絲雀。望幸無望,爭寵失敗,大量宮女只能在悽清宮苑裡過著寂寞難耐的生活。這些青春美麗的後宮女子,即使不被打入冷宮,日常的生活也往往枯燥乏味,閒暇之時,妃嬪們只能,調脂弄粉,梳妝打扮,或穿針引線,細繡荷包,或丹青繪事,怡情自樂,聊以打發寂寞漫長的時光。
歲月總是不動聲色地推動著時間的交替,萬物的變遷,唯一不變的就是塵封在這座紫禁城裡的老舊記憶與故事。作為明清最高權力中心,紫禁城充滿了各種神秘色彩。幾百年過去了,曾經發生在紫禁城內的事件,宮廷政變、宦官亂政、紅丸案、移宮案、失火案……
漫步在紫禁城內,總是擺脫不了歷史的幻影,彷彿一下穿越回到了過去,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瓦,都在傾訴著一段古老的故事。夕陽西下,夜色漸漸降臨,一切景緻都歸於寧靜之中,紫禁城因寂靜變得雍容而悠遠。此時的紫禁城,宛若凝固的音樂,似乎在向人們演奏千古的華章,一如600年夜幕降臨時的城池。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
參考文獻
孫克勤,2018,一個人的紫禁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孫克勤,2020,一個人的紫禁城。香港: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