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愛牙日
從小養成刷牙習慣
一生樂享健康生活
今年9月20日是第33個“全國愛牙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近日公佈了2021年“全國愛牙日”的宣傳主題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從小養成刷牙習慣 一生樂享健康生活”。
為什麼保護牙齒這麼重要呢?有過牙疼經歷的人都知道,當牙齒開始發病疼痛時,整個人都會達到一種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那種神經性的疼痛非常人能忍。無論是齲齒、牙齦炎等小毛病,還是牙髓炎、智齒,冠周炎等大問題,牙疼往往都伴隨著神經性的緊張疼痛,讓人難以忍受。
您可知道,一顆牙齒有多豪?
目前醫院最貴的牙植體8萬元一枚,種一口牙相當於一輛寶馬車,且不屬於醫保報銷的範圍。
種植牙價格區間很大,而且相同品牌的種植牙在不同的醫院價格也不太一樣。
瑞士、瑞典等歐美高階品牌價格較高,一般在每顆1.3萬~3萬不等。
韓國和國產種植體價格則相對便宜,平均一顆6000元~1.5萬不等。
公立醫院種植體費用在3000元~12000元
是不是有點瞠目結舌?一口牙28顆,全種下來至少也得40多萬!相當於一輛寶馬的價格!保護好您的牙齒,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十年省下了幾十萬!
大家都知道洗牙對於口腔健康很重要,但很多人認為洗牙會傷牙。那麼,洗牙真會磨損牙齒、使牙縫變大、產生鬆動等問題嗎?
很多人認為,洗牙等於給牙齒做美白,其實這是極大的誤區。實際上,洗牙相當於牙齒的深層清潔,清除牙石。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刷牙,但實際上卻難以洗掉牙菌斑,也就是俗稱的“牙石”,而牙石是引起牙周炎的罪魁禍首。
01 洗牙後牙縫變大,牙齒鬆動?
那是因為您的牙結石壓迫到了牙齦和牙槽骨,使得它們發生萎縮或“骨吸收”,導致牙縫變寬,甚至鬆動。此時牙石會取代填補間隙,把牙齒暫時固定,讓人感覺不到牙齒鬆動。洗牙後出現鬆動,是因為除掉了牙石造成的,與洗牙無關,牙石長期附著在牙齦近根處,會導致牙周疾病。
02 洗牙後會出現牙周痠痛?
洗牙後出現牙周痠疼,其實是牙周疾病引起的。洗牙前,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結石起到了隔冷隔熱的作用,導致我們即使得了牙周病也不知曉。洗牙後,早已受損的牙周組織突然失去“保護傘”,面對洗牙過程中的溫水刺激便容易敏感而痠疼。
不過您大可放心,這種敏感只是暫時的,使用脫敏牙膏或在正規醫院診治後,等牙周疾病痊癒,牙齒適應新環境後牙齒的痠痛感也就消失了。
牙科醫生建議每年洗1~2次牙,是最為合適的頻率。不過60歲以上的老人,或洗牙前已經發生嚴重鬆動的人洗牙前應諮詢專業醫生。另外,在洗牙結束後,應該讓醫生給做個簡單的牙齒檢查,看看有沒有隱藏的牙齦疾病。
03 除了每年定期洗牙,每天的刷牙也很有講究
刷牙時間建議在3~5分鐘。超過5分鐘後,清除牙菌斑就沒有太大效果了;而少於3分鐘,那些“深藏的”地方還沒法清潔到位。
巴斯刷牙法是目前被廣泛公認的刷牙方法:將牙刷毛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使牙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內,一部分鋪在齦緣上,並儘可能深入到鄰間隙內;刷毛在原位做前後方向短距離水平顫動10次(顫動時牙刷移動約1mm,每次刷2-3顆牙);將牙刷移到下一組牙;頜面的刷牙動作是將刷毛緊壓頜面,做前後牙方向的顫動;刷前牙裡面時,將牙刷豎起來;刷咀嚼面時要來回刷。
正所謂“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如果您不想損失一輛“寶馬車”的話,平時就要注重牙齒清潔,到正規醫院定期洗牙!
同時,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也就是說,牙齒的健康,關係到腎氣腎精!牙齒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齒根鬆動、牙齦出血、齲齒、牙齒泛黃,這些都可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因此,還要透過合理的飲食來補腎、多運動以固腎氣!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