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羅華昌
脾虛洩瀉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脾虛洩瀉證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尿少或黃赤,面色萎黃,身重胸滿,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脾腎虧虛所致的五更洩,主要表現為洩瀉,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等。
本非下證而誤用下法的叫“誤下”。熱性病表證還沒有解除,本來應當解表,如果誤用下法,能引起洩瀉。其它內科、婦產科、兒科等凡不應下而誤用下法而產生洩瀉。
山藥本屬食物, 古人用入湯劑, 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性味甘平,質厚,滋補性強,既補氣,又益陰。《本草綱目》謂山藥有“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陽、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等功效。此補而不膩,不熱不燥,常食山藥對人體十分有益。
赤石脂,來源於矽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其功有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腸,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 赤石脂山藥臨證配伍, 為療脾腎虧虛之瀉利不止,屢經誤下瀉利不止之妙法! 方為下元不固,滑脫下利之證治。屢經誤下,元氣受損,腎關失約,因攝無權而致下利不止,滑脫不禁。脈沉細無力,亦為下元虛損之故。 此配伍不僅治滑脫下利;亦可用於崩中漏下、帶下、脫肛、慢性腸炎、等病證亦效佳!
方中赤石脂甘酸,性溫,吸澀固腸;山藥性味甘平,質厚,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澀腸以止瀉。二味質皆固腸,直走下焦,故有收澀固脫之功。
臨證要點
主症:下利不止,滑脫不禁,脈沉細無力。
病機:屢經誤下,下元不固,滑脫下利。
治法:收斂,澀腸、止瀉。方用赤石脂山藥伍。
今吾舉例赤石脂山藥臨證配伍醫案如下,觀之! 慢性腹瀉醫案
任某,男,40歲,江西豐城西路街人。18年11月21日初診。天天腹瀉有2年餘,一天5到6次,瀉不消化樣便,經常點滴抗生素臨時好轉過二天又復發而痛苦不已,經朋友介紹來門診用中藥。刻診見面色萎黃精神疲憊,飲食減少而日漸消瘦,上腹脹痛而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沉弦細。一診疏方七劑。
山藥60g薏米60g炒白朮20g赤石脂40g炮姜10g黨參15g九香蟲15g二診,上七付藥各症狀已大有好轉,大便已基本成形,日二次,精神好轉,腹脹痛感已沒有,小便次數多,二診方原方減薏米加內金10g芡實15g續用10劑,以善其後。囑不吃生冷油膩,加強體質鍛鍊,以防病情復發。
《傷寒》桃花湯,治腹痛下利,方中用山藥加薏米者,代粳米補土而瀉溼,炮姜為乾薑炒者,辛燥之性較乾薑弱,長於溫中止痛而止瀉之功,赤石脂則有澀腸止瀉而收斂固脫之效;山藥之性,能大補中氣兼能利溼,能補腎又兼補脾胃,能收斂止瀉且又可愈久瀉傷陰之弊。薏米甘補淡滲,健脾滲溼而止瀉,對脾虛溼滯者尤為適用,山藥薏米皆清補脾土之藥,然單用山藥,久則失於黏膩,單用薏米,久則失於淡滲,惟等分並用,乃可久服無弊,二者一補一滲,尤加於黨參,健脾補虛,強壯中氣之功倍增亦;用九香蟲者,有行氣止痛而溫裡消滯之功,是木氣橫土引起胸腹脹滿而痞痛之要藥。
白朮性溫,補氣健脾而益中宮,用炒者,食少便溏者更宜,且配山藥,一助陽一滋陰,陰陽協調,相互促進,使補而不膩,溫而不燥,此乃生生化化之良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