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中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告訴我們:道是無法言說的,那些可以說的清楚的便不是真正的道。
就像我們聽到一首美妙的歌曲,不管我們將其描述的多麼動人,都無法將聽完這首歌的感覺完全講給對方,對方也無法感同身受。
人與人之間同樣如此,位置不同,認知不同,三觀不同,你的所見所想,別人無法理解,也是正常的,不必與之講道理,做好自己就好。
位置不同,少言為貴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真實的話不一定動人,動人的話不一定真實,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真正厲害的人,忍辱不辯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每個人所在的位置不同,對待事情的看法和觀點,也不盡相同,所以多說無益,不必多言。
一日,長安城大雪紛飛,寒風凌冽。
秀才看到漫天飛雪,詩興大發,隨口說道:“大雪紛紛落地。”
剛從客棧出來的縣令聽到後,便接著說:“正是皇家瑞氣。”
客棧老闆看著因為大雪而住店的行人,高興的說:“再下三年何妨?”
誰曾想店外的乞丐聽到後,說了句:“放你孃的狗屁!”
客棧老闆聽到後,怒氣衝衝的出來衝著乞丐說道:“哪裡來的臭要飯的,當著縣令大人的面出言不遜。”
乞丐回道:“當著誰我都敢說,你們衣食無憂,雪下得越大你客棧的生意反而越好,可我呢!雪多下一天我就得多挨一天的凍。”
客棧老闆哪聽得進去乞丐的話,反而越吵越兇,最後幾人不歡而散。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別人的幸福,我們體會不到;別人的痛苦,我們也無法感受。
與位置不同的人講道理是毫無意義的。生活不是辯論賽,不需要什麼事都爭個誰是誰非。也不要奢求別人能理解你,同情你。
人生的修行在於行,而不在於話多,不要強求他人,也不要傷害自己。
認知不等,不爭不辯
《莊子·秋水》中講:“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凡夫不可語道。”
不同的人認知水平是不同的,看到的問題和理解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但是很多人總會以自己的認知來要求別人,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在一座道觀中,小道童在門口掃地,有人來拜訪道長,來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
小道童認為如此簡單的問題,自己便可回答,不必請教道長。
那人便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呢?”
小道童說:“四個季節。”
“不對,是三個季節。”
小道童斬釘截鐵的說:“是四季。”
拜訪的人理直氣壯的說“是三季。”
正在兩人激烈的爭吵時,道長走過來詢問緣由。
瞭解過後,道長說:“一年確實是三個季節。”
那人聽了道長的話,高興的走了。小道童不明白,明明就是四季,為什麼說是三個季節呢。
道長解釋說:“ 剛才那個人穿了一身綠衣服,就好比田裡的螞蚱,螞蚱就是春天生,秋天死,一生只有三個季節,根本沒有見過冬天。”
“所以,在他的觀念裡,一年只有三個季節,何必一定要和他爭個對錯呢?”
俗話說:“寧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
人與人之間,認知不同,風景自然各異,和層次不同,認知不同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三觀不合,浪費口舌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老子告訴我們:上等人聽說了道的理論,就會付諸行動;中等人聽了道的理論,半信半疑;而下等人聽了道的理論,只會哈哈大笑。
人與人之間層次的不同,也造就了三觀的不同。
和三觀相符的人爭論,是樂趣所在;與三觀不合的人爭論,無異於雞同鴨講。
在一個沙灘上,一個富翁正在休息,這時,他看到旁邊的漁夫也在休息。
富翁便問漁夫:“你怎麼在這裡休息,不去捕魚呢?”
漁夫看了看富翁,說道:“我今天一早就去捕魚了,現在可以休息了。”
富翁笑著說:“你趁現在多捕些魚,就可以多賺些錢,總比在這休息有意義。”
漁夫覺得富翁可笑,說:”我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富翁驕傲的說:“你有了錢,就可以和我一樣,無憂無慮的享受生活。”
漁夫又說:“我現在已經在沙灘上享受生活了啊。”
富翁有些不高興的說:“但你明天又要忙著捕魚啊。”
漁夫說:“我認為這樣的生活很幸福,早晨捕魚,下午曬太陽,我一直都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富翁和漁夫各有各的理,誰也不讓誰,一直吵到了半夜,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人的看法,無法改變,他人的想法,更難以控制。
三觀不同,多說無益,與三觀不同的人爭辯,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老話常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話雖沒錯,但與層次、位置、三觀不同的人去講道理,只會浪費口舌。
你所看到的,別人未必看得到;別人瞭解的,你也未必瞭解過。
水清澈見底,並不是因為它本身純淨,而是因為他懂得沉澱。
與其費勁口舌與人講道理,不如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境界,做好自己,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修行。
來源:國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