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氣溫常年在零攝氏度以下。這裡,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
然而,對於軍人來說,生命從來沒有禁區。在高原上,官兵們長期與風雪相伴,與寂寞為伍,時刻承受著缺氧、嚴寒的生死考驗,但他們沒有一個人訴苦叫累。其中原因,與經受惡劣艱苦環境的洗禮與磨練有很大關係。
劍不磨不利,根不扎不實。青年官兵從初入軍營到承擔重任,必然要在實踐中經受磨練,不然就會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長征路上,紅軍戰士以草根果腹、以皮帶充飢,完成了偉大的戰略轉移;抗美援朝戰鬥中,志願軍將士“一把炒麵一把雪”,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進藏先遣英雄連”官兵幾乎沒有任何抗缺氧措施,頂著冰雪徒步挺進西藏阿里……
如今,戍邊環境早已今非昔比,新型防寒被裝配發高原,一座座新式營房拔地而起,“高壓氧艙”“習服訓練室”等新型訓練設施逐漸走進軍營,“生命禁區”開始有了溫暖的家。可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高原軍人的精神不能丟。擔負著保衛邊疆的神聖使命,身在軍事鬥爭準備的第一線,更要主動接受身體、心理、意志等多方面的考驗和磨礪。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喀喇崑崙之所以被稱為永遠的精神高地,就是因為一代代官兵把雪域高原當作最好的試煉場,在艱難困苦中洗盡內心怯懦,在孤獨守望裡鍛造錚錚鐵骨,在蹉跎歲月中證明青春價值。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高原的歷練中,年輕一代的高原軍人正在快速成長,他們正在用熱血和忠誠為祖國鑄起牢不可破的鋼鐵雄關,讓崑崙之巔時刻閃耀著屬於高原軍人的精神之光。
“我與太陽最近,我與母親最親。”一道道國門,為祖國母親、千家萬戶遮風擋雨;一個個哨位,信守著“我以我身許邊關”的諾言。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高原軍人身上最厚重的,永遠是忠誠、勇敢、善戰、奉獻的本色。他們用堅毅忠貞的本色守護著頭頂上那一抹迎風招展的鮮紅,告訴所有人:國旗升起的地方是祖國。(王英濤)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