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迴歸祖國的時刻即將降臨。在中、英兩國部隊相互換防的交接儀式上,一名解放軍指揮官用洪亮的聲音對駐港英軍說:
“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而這位讓英軍“下崗”的解放軍指揮官,就是譚善愛。
然而,時至今日,這名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底氣的解放軍指揮官,卻當上了一名社群的民警,不再活躍於公眾的面前。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一次偶然機會,讓譚善愛當上防務交接指揮官
譚善愛於1983年在廣州入伍,是一名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在部隊中,他艱苦進行訓練,每天帶著戰友進行5公里——10公里的長跑。而到了1995年,因在軍隊中表現優秀,他被晉升為司令部軍務處參謀。在他看來,到軍隊中做好一名普通軍人的本分,要比什麼都重要,但他未曾想到的是:一場和長官的偶遇,卻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據譚善愛自己回憶,在一次他給首長傳遞檔案的過程中,發現首長們正在辦公室開會,所以譚善愛也就沒好意思進入到辦公室裡面去,而是站在辦公室外面等著首長們把會議看完。正當他自己出神時,忽然首長卻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叫了譚善愛的名字,譚善愛猶豫了一下,走進了首長們開會的辦公室,有些不知所措:畢竟首長開會的辦公室,也不是說進就能進的。
而這時,政委便走了過來,讓譚善愛讀出紙上的幾個字,紙上所寫的字是:“你們可以下崗。”這讓譚善愛一時心裡發怵:“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誤,要讓自己下崗?”而政委忽然厲聲要求,讓譚善愛的聲音“再大聲一點”,就這樣譚善愛便高聲說出了:“你們可以下崗。”這六個大字,最後,在一旁的首長立即拍案決定:就是他了!
事情發生後,譚善愛才意識到:原來這是要讓自己去擔任負責香港換防的解放軍指揮官,而讓“英軍下崗”,則是中英兩國部隊換防過程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而譚善愛自己也為之感到光榮和驕傲,但是每當記者採訪他的這段經歷時,他還是謙遜地表示:“自己可能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在當時的部隊中,譚善愛身材高大,又是一副標準的國字臉,天然就給人一種“衛兵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也正是因為如此,譚善愛才被解放軍欽點為“換防的指揮官”。
在此以後,譚善愛每日便更加刻苦訓練了,每天幾乎都要將“你們可以下崗”這幾句話練個遍。譚善愛之所以如此緊張地訓練,就是為了等待世界見證中國歷史的那一刻。
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迴歸的那一刻終於即將來臨。
香港迴歸的那一刻,我感到驕傲和幸福
1997年6月30日晚,至同年7月1日的凌晨,香港迴歸的那一刻不僅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輝煌,也讓中國的13億人記住了譚善愛的面龐。每當記者提問他,在負責香港防務交換的那一刻,說出“你們可以下崗”的那句話時,究竟是什麼感覺,譚善愛的回覆是:“我為此感到驕傲和幸福。”
或許,驕傲和幸福是那時所有見證香港迴歸時刻國人的共同感受。但是,許多國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譚善愛自己除了感到驕傲和幸福之外,他更是為香港迴歸的這一刻付出良多。
除了每天自己訓練中英兩國換防時所需準備的臺詞外,譚善愛每天還需要做的工作包括用粉筆“畫地形”,還有熨衣服。譚善愛要做的畫地形工作,究竟是什麼?在香港正式迴歸之前,譚善愛會帶領著由海、陸、空三軍組成,大約有20人的方隊,在當時解放軍駐紮的樂營區內進行練習。譚善愛自己親手把當時換防的紅毯、升旗臺的大致方位全部畫好,然後和戰士們每日進行練習,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這樣的練習,譚善愛和他身後的戰友們足足練習了有1個多月的時間。
而另一件讓譚善愛十分投注精力的事情,便是熨衣服了。常言道,佛看金裝,人看衣裝。得體的穿著,更是大國軍人風範的體現。因此,譚善愛在接到到香港擔任換防總指揮的任務後,每日熨衣服便也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之一。而等到香港迴歸的前夜,他更是足足將衣服前前後後熨了三四遍,就是為了準備迎接那光榮而又神聖的時刻。
最終,譚善愛和他的解放軍戰友們終於在6月30日晚抵達了香港,時刻準備進行著和英國部隊的換防儀式,對此,譚善愛的回憶是“那時的我,竟然絲毫沒有一絲緊張感。”為什麼譚善愛沒有感到緊張呢?當時的記者採訪他的時候,譚善愛給出的回答是這樣的,他說自己的性格很奇怪,是屬於那種場面越大,越不好感到緊張的人。
此外,譚善愛還向記者透露:自己除了身高、相貌還有聲音等方面的條件外,首長之所以當時立即拍板決定把香港換防的任務交給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譚善愛,在1984年國慶35週年之際,自己就是廣州軍區閱兵儀式當中的掌旗兵、而到了廣州軍區舉行第一屆運動會的時候,自己也是部隊裡的旗手,因此對於香港迴歸時的譚善愛來說,香港換防中的禮儀工作可能也只是“換了一個更大的場地”而已。
而在到了香港換防的場地之後,譚善愛和英軍的軍官碰了頭,但是卻發生了十分有趣的一幕:那就是這名駐港英軍軍官的中文口語十分蹩腳,雖然經過前前後後的兩次“換防預演”,但是雙方在語言上的交流還是有困難。後來,譚善愛和英軍軍官幾經周折,最終達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在讓英軍撤離之際,譚善愛的口號可以比前面要抬高几個分貝,這樣一來英軍就可以聽著譚善愛聲音的提高,來進行撤軍了。
最終,6月30日23時58分,中英雙方駐軍的換防儀式正式開始,而譚善愛也和那時的英軍軍官艾德思碰頭,英軍軍官艾德思說:“譚善愛中校,威爾士軍營已經集結完畢,請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們好運,順利上崗。長官,也請允許讓我命令威爾士軍營下崗!”
而譚善愛在接到英軍長官的訊息後,隨即便說出了那句令國人至今都振奮人心的話:“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在說到“你們下崗,我們上崗時”,譚善愛特地將聲音抬高了幾個分貝,而艾德思軍官立馬明白了譚善愛的命令,兩人隨即進行禮儀式的握手,接著艾德思軍官便令英軍徐徐撤出,正式向我國交出香港防務。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恥辱,終究在這一刻得到了血洗,這怎能不讓當時的國人感到振奮呢?
而譚善愛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換防儀式上的表現,也透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傳至了千家萬戶,不止是當時中國的百姓們感到提氣,世界人民也對解放軍的風采感到由衷的讚歎和欽佩,自此以後,“國字臉”的譚善愛便成了中國國內家喻戶曉的人物。
從軍隊退役後,為什麼譚善愛當起社群民警?
在譚善愛從香港的換防儀式露面之後,譚善愛就不止一次走在大街上就被人認了出來,譚善愛雖然為此一直很是謙虛和低調,但是在他的心底是由衷感到幸福的:這份榮譽不止是屬於他個人,更屬於他身後強大的祖國。
但是,因為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自己也獲得殊榮的譚善愛,在香港迴歸之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在部隊待下去,而是在2005年穿上了警服,當上了寶安公安社群裡的一名普通民警,那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譚善愛寧願放棄如此殊榮,離開部隊,轉而去做一名普通的警察?對此,譚善愛的解釋是:“我是一名老兵,更是人民的子弟兵,國家需要到哪裡,我就跟著去哪裡。”
在成為了社群裡的民警之後,保護一方的平安和穩定就成為了譚善愛身上當仁不讓的責任。因為譚善愛身材高大,聲音洪亮,往往自己往哪裡一站,喊上一嗓子,社群裡的好事者便不敢在他的面前造次了,這讓社群的鄰居們都直誇譚善愛雖然退伍多年,但依然不缺香港交換防務那個時候的風範,而譚善愛也對此只是欣然一笑,並沒有把這件昔日的舊事過多地掛在嘴邊。
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人民群眾們依然還是為譚善愛銘記著他在交換香港防務時的那一刻,因為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英雄事蹟,也是一個國家歷史上的輝煌時刻。每當媒體問到,為什麼過了這麼多年,人們還是沒有忘記你,你是什麼感觸時,譚善愛對此往往都是笑著回應:“這麼多年來,還是非常感謝大家能夠一直像以前一樣關注我、關心我,如果我能夠為國家顯現出莊嚴正面的形象,我還是很願意露這個臉的,希望廣大的青年人能夠在心中樹立愛國精神,多多支援我們的駐港解放軍部隊。”
時至今日,香港迴歸已經過去了整整24個年頭,而這24年,也是譚善愛全部的青春。在香港迴歸的大歷史當中,他或許是一名幸運見證了國家歷史的小人物,但是偉大的歷史,又何嘗不是千千萬萬的人民,所共同創造的呢?正是每一位人民,能夠做好身邊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才能夠讓今天的中國,發生和過去迥然不同的百年滄桑鉅變。
時光荏苒,譚善愛已經迴歸了和普通人一樣平凡的生活,但也正是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見證了歷史時刻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