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霞,22歲。退伍復員回家兩年,剛復員回家呢。民政部門為她聯絡了一份售票員的工作,但她拒絕了這份工作。從此以後呢,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處於失業的狀態。近期呢,陸小霞遇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學董梅,知道近期要舉辦同學聚會,同時,從董梅口中的得知班上其他同學們的基本情況後呢,她便隨便找了理由,說自己近期不能出席同學聚會。然而她的心情卻很難平復,每天也睡不好覺。與同學們的近況相比呢,自己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沒有,整日無所事事,毫無成就。
其實,人的生存需要與他人合作以及依賴他人的協助。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支援網路越強大,就越能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軍轉復退役軍人,從部隊到地方,會面臨職業生活的轉變與適應,涉及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經歷告別軍旅生涯、選擇新職業、從業準備直至穩定就業四個階段,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小霞處於這樣的一個適應階段。
小霞向我們求助後:
那我們在接到陸小霞的求助以後呢,
(1) 分析她目前處於這樣一個適應的階段,我們應該是社會網路的編織者,接入的重點是編織家庭、社群、社會和國家支援等多位一體的支援網路格局
(2)幫助她獲得情感獲取、情感認同、經濟政策等方面的支援,協助實現職業轉。
(3)恢復她的社會功能,推進社會再適應。
(4)正式網路的構建,構建正式網路的具體過程,第一個政策的倡導,為小霞爭取暫時的失業救濟和生活補貼。
(5)資源連結和部門聯動,為小霞爭取國家隊,嗯,均轉赴退軍人的就業安置資源。
(6)同時,聯絡社群資源,對小霞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其就業資本和及就業機會,並積極挖掘就業資源,為小霞找到合適的崗位。非正式網路的構建,建構非正式網路,開展小組輔導,集中社群內與小霞有類似問題的退伍軍人,開展互助,小組互助,互幫互助,開展個案輔導,對小霞展開個案輔導,調整其個人認知,增強就業能力,灌注生活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