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登基,還會有靖難之役嗎?
很多朋友認為如果朱標不死,以朱標的能力以及他的威望,那麼朱棣肯定不敢造反。如果削藩的不是建文帝朱允文,而是他的爸爸,朱棣的大哥朱標,朱棣也不敢造反。
個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哪怕就是朱標登基做皇帝,該造反的還是會造反,只是早點晚點的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邊疆地區反抗朝廷,造朝廷的反造,皇帝的反,這可並不罕見。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北魏孝文帝強力推行漢化,強行遷都,把首都遷到了歷史名城洛陽。這一來確實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但是這也切切實實的凍了許多人的蛋糕。
隨著孝文帝的遷都,整個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都隨之遷到了新的首都洛陽,原本屬於首都輻射圈內的六鎮再也無法享受到以前的待遇,但是他們身上所承擔的抵禦柔然的壓力卻沒有絲毫的減輕,這樣一來就會使得六鎮青年在心態上發生很大的變化,當年一起玩的兄弟憑什麼在洛陽吃香的喝辣的,而我們卻要在這裡風餐露宿,看守國門?
結果沒過多久,統一了北方,原本有希望統一中國的北魏政權陷入了內亂,六鎮子弟就是禍亂的源頭和主要的參與者,最後也是他們發動了河陰之變,把天子家的老老少少都打包成魚飼料扔進了黃河餵了魚。
其實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邊疆地區之所以敢造朝廷的反,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患寡而患不均,皇帝老子在首都,老婆孩子熱炕頭,開開心心的享盡人間富貴,而邊疆上的將軍們吃土喝西北風,還要負責開疆拓土,還要忠心不二,其實這是件難度很大的事情。
要想邊疆的軍事將領向生產隊的驢子那一樣沒日沒夜的幹活,盡全力保證皇帝老二在首都奢侈的生活,最後根本的保障就得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強大到讓各路藩鎮不敢也不願意去想造反的事情,乖乖的給皇帝站崗放哨,有時候出去打打架。漢朝就是這樣,中央政府足夠強大,但是明朝的情況卻不同。
眾所周知,明朝是取代了元朝,成為了中華大地上的主宰,但是元朝政權並沒有徹底的滅亡。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退出北京之後,他的頭上還帶著皇帝的皇冠,他的大元帝國只是丟了首都大都並沒有滅亡,所以在明朝的開國君臣的眼裡,大元帝國雖然勢力範圍只限於草原地區,但和漢唐時期的草原霸主,匈奴突厥不同,大元帝國是前朝,是時時刻刻想著復仇的前朝餘孽。
為了避免宋朝靖康之恥再次發生,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不得不打造了兩個實力幾乎旗鼓相當的軍事中心,一個以首都南京為核心的首都軍事集團,一個以北方諸王為核心的北方軍事集團。這兩個實力相當的軍事集團的同時存在,其實到了後來成為了朱元璋最大的一塊心病,他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自己作為開國皇帝巨大的威望,立足推動遷都,把首都從南京向北遷移,使得皇帝直接掌握的首都軍事圈與諸王掌握的北方軍事圈形成事實上的重疊,即兩大軍事圈,合二為一,軍權徹底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是天不假年,朱元璋沒有來得及實施這一戰略,他就去世了。新繼位的建文沒有他的威望和功績,根本無法強推這一戰略,而與此同時,建文帝的叔叔們也就是太祖諸子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中央很難控制的地步。
就算當時的燕王朱棣不造反,很難保證北到周王中最能打的寧王朱權先生,遼王先生會不會厭倦了在邊疆上吃沙子,眼睜睜的看著你小侄子在京城裡吃香的喝辣的生活,想過一把吃香的喝辣的的日子,起兵造反。所以說靖難之役的核心是中央集權制度之下力量失衡所導致的惡果。這個結局和誰當皇帝無關,只要存在這樣的失衡現象,藩王起來造反就是必然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