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6G 到大資料,“十四五”期間,我國政府正尋求提高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目標是到 2025 年後,“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 10% ,相比較 2020 年的 7.8%,增長28%。
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一部分,數字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來自大資料和 6G 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儘管這還需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國計劃加大對 6G 或第六代網際網路研發的支援力度。6G 是在當前的 5G 技術之後出現的,尚未就全球標準或定義達成一致。上述目標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一部分,該規劃是從 2021 年到 2025 年的發展藍圖。
2021年,我國政府強調了將推動研究並實現自給自足的“前沿技術”領域。最新的國務院檔案還給出了未來幾年更具體的目標。例如,中國的目標是全國網上零售額從 2020 年的 11.76 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 2025 年的 17 萬億元人民幣。預計軟體和資訊科技產業將從 2020 年的 8.16 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 2025 年的 14 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預計千兆寬頻(目前最快的網際網路連線速度)使用者將從 2020 年的 640 萬增加到 2025 年的 6000 萬。事實上,提高網際網路連線和速度是中國提高數字經濟佔 GDP 份額的戰略的一部分。
根據規劃,我國將推動5G商用部署和規模化應用。 5G 與承諾超快速度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有關。它已經開始在中國和其他國家推廣。我國政府還提出了 6G 或第六代網際網路,並計劃加大對6G研發的支援力度,參與6G國際標準的制定。中國於 2019 年開始為 6G 工作奠定基礎。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計劃在制定全球技術標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分析師表示,此舉可能對中央政府在從移動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影響力產生推動作用。
二、聚焦半導體與晶片產業發展
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還包括了半導體等領域自給自足的主題。十四五規劃檔案還包括雲計算、建設資料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等其他領域。
同時,中央政府還承諾繼續對國內科技行業進行監管。過去一年,中國加強了對網際網路公司的監管,並在從反壟斷到資料保護等領域引入了新的法律。國務院檔案稱,將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治理方式。北京還表示,將明確各監管機構的職責,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
三、數字經濟潛力股
第1名:恆生電子
雲計算;基金三方銷售;網際網路醫療;電子商務;螞蟻金服概念;融資融券;電子資訊;金融科技;滬股通;轉融券標的;智慧金融;區塊鏈應用;網際網路金融;人工智慧;國產軟體;富時羅素概念;富時羅素概念股;MSCI概念;區塊鏈;標普道瓊斯A股。
第2名:用友網路
雲計算;大資料;電子資訊;參股民營銀行;徵信;參股新三板;智慧黨建;網際網路醫療;去IOE;虛擬運營商;參股保險;融資融券;智慧醫療;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概念;轉融券標的;區塊鏈應用;SAAS;滬股通;蔚來汽車概念;電信業整合;國產軟體;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金融;移動支付;聯通混改;國產替代;富時羅素概念;富時羅素概念股;標普道瓊斯A股;MSCI概念;同花順漂亮100;智慧製造
第3名:寶信軟體
資料中心;雲計算;大資料;邊緣計算;車聯網;電子資訊;智慧汽車;國產軟體;工業網際網路;滬股通;上海自貿區;融資融券;轉融券標的;富時羅素概念;富時羅素概念股;MSCI概念;標普道瓊斯A股;央企國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