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俞敏洪、雷軍、任正非,他們事業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創業背後的故事呢?你未必知道。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這3位企業家創業背後的故事,在他們身上你會發現創業前的積澱給予他們實力,時代無法埋沒真正有能力的人。
挨處分的俞敏洪,辭職北大,創業初期自己要備幾乎所有課
1990年,俞敏洪騎著三輪車從北大宿舍拉走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搬進了北京六郎莊的一間民房裡。
他被學校行政記過處分,通報批評一個月,各種先進、榮譽都輪不到他,甚至還會在校園裡被學生小聲議論。在北大任教5年的他,待不下去了。
根據俞敏洪自述,並不是學校開除他,是他發現自己在北大已經不能繼續以前的狀態——空閒讀讀書,未名湖邊散散步。
與其在北大過的不如意,還不如自己主動離開。
俞敏洪為什麼會被學校處分呢?
他1980年進入北京大學西語系,這個專業的學生,比其他專業更早更多的接觸西方世界。
俞敏洪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1986年出國潮興起,作為北大西語系老師的他,自然也想出國深造。
1987年、1988年俞敏洪忙著準備自己的出國考試,托福考試673分,GRE考試700分,都是很不錯的成績。
然而,對於他來說,考試不是問題,問題是學費。當時美國的大學給中國的留學生髮放的獎學金很少,如果拿不到獎學金,俞敏洪是沒錢自費留學的。
也就是在準備留學費用的問題上,俞敏洪開始出去掙錢。
剛開始在別的培訓機構授課,一個月能多掙2000元左右(當時他在北大的工資200元左右),後來他覺得不如自己開培訓班來錢快,於是他在北大成立了託福培訓班。
當時北大是有學校的託福培訓班的,俞敏洪開班這是在跟學校搶生源,於是他就被學校領導叫去談話了。
因為俞敏洪不能在北大的培訓班裡講課,學校又不讓他自己開班,最後的結果是:學校給他行政記過處分。最終俞敏洪選擇辭職北大,被迫離開獨立門戶,自己創業。
據俞敏洪自述,培訓班設立初期,他要備幾乎所有的課。
因為沒有優秀的老師,他自己每門課親自上陣。託福培訓的聽、說、讀、寫四門課,GRE的閱讀課、詞彙類比課、詞彙反義詞課等,俞敏洪都要自己備課自己上。
這樣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覺得如果哪個課他不會教,請過來的老師就會覺得這門課只有自己會教,就有理由跟他談工資水平了。
在俞敏洪的培訓班,還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門課俞敏洪教不了,請的老師教一半提出加錢,俞敏洪沒同意,那個老師就不來上課了。
俞敏洪沒辦法,就把那期的學員一半的學費退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學課程。
另外,俞敏洪想,只要自己有時間,能上的課都自己上,畢竟不用給自己開工資,多出來的錢還可以用於擴大規模再生產。
雖然創業的起始路很難,但俞敏洪踩在了時代需要的節拍上,抓住了這個機會。
儘管現在教培行業落幕,但俞敏洪已經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道路且長,俞老師依然胸懷世界,志在東方。
雷軍投資魅族沒成功,才被迫決定自己幹,9年成為世界500強
對於雷軍創辦小米,我想說:有能力的人,會有機會把你從臺後逼到臺前。
雷軍從金山辭職後,創辦小米前的兩年裡,身份是天使投資人。
他本身就是科技愛好者、手機發燒友,每天包裡都要裝幾部手機,時常去研究、思考手機的各種操作設計。
雷軍願意押上全部身家投資魅族,為何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幹呢?
2008年,魅族釋出M8手機,被譽為“國產機皇”。
雖然當時魅族公司還被山寨形象籠罩,但魅族M8已經有著蘋果手機極客的氣質,是國內網際網路手機的佼佼者,號稱唯一能和iphone對抗的國產機。
2009年,雷軍透過珠海當地政府結識了黃章,兩人相互欣賞,談話投機,經常會就手機的某個功能就探討很久,可謂惺惺相惜。
倆人彼此真誠相對,黃章把做手機的經驗傾囊相授,對雷軍的問題有問必答,雷軍則把軟體、網際網路和公司的運作規則一併告知黃章。
魅族-黃章
據黃章的回憶,雷軍曾將魅族作價10億,準備入股30%。那時的雷軍,並沒有計劃自己做手機,他打算投資魅族,透過入股的方式加入魅族。
還將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的林斌介紹給黃章,準備一起加入魅族。
如果雷軍投資魅族,那基本就是他的全部家底了,說明雷軍對投資魅族有極大的意向。
但後來的兩件事,讓雷軍改變了想法,還是決定自己幹。
第一件事,雷軍發現魅族有位高管軟體、硬體能力都很強,但是沒有公司股份。他建議黃章給這位高管股權激勵,避免這樣的人才被挖走。
但黃章的回答是:“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幹。”
第二件事,雷軍花了好長時間說服黃章把手機系統從Windows Phone換成Android系統,並把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介紹給黃章,建議黃章給林斌5%的股份邀請其加盟魅族,黃章沒有同意。
這兩件事,表明了雷軍和黃章對待人才的態度分歧。
雷軍入股魅族,肯定是希望能夠獲得話語權,對待公司發展,他也是主張依靠人才,這在小米的建立和發展歷程中顯而易見。
2010年雷軍創辦小米,一年後小米1代手機發布,轟動全國,1999元的高性價比智慧手機,直接擊敗市場上的山寨機,客觀上結束了中國山寨機的時代。
2018年7月,小米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有分析人士說,2018年底林斌佔有小米股份11.81%,按當時小米集團市值,僅林斌個人股份的價值就超過了魅族的市值。
小米創辦晚於魅族,但發展勢頭遠超魅族,這其中創始人的風格與格局有著重要的影響。
2019年,小米創辦9年,入選世界500強,成為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而進入這個排行榜,騰訊用了14年,京東和阿里巴巴用了18年,華為用了23年。
體制容不下的任正非,耗資300萬研究無果被辭退,他卻留下一張欠條
任正非的創業始於1987年,這年他43歲,留下一張欠條從南油集團離開。雖然人生又在一個起點,但他創業所需的積澱已經處於高點。
1978年3月,任正非出席全國科學大會,6000人的代表中,僅有150多人35歲以下,任正非33歲。這時的他,是國家基建工程兵的一員,也是所在部隊的一顆明星。
任正非在部隊中創造了多項技術發明,填補兩項國家空白,1978年能夠參加全國科技大會,還要得益於鄧小平的復出,他父親的歷史問題得到了澄清。
1982年8月,國家做出了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整個基建工程部隊集體轉業為中建總公司的各個工程局。
此時的任正非,已是副團級幹部,也是部隊裡的技術骨幹,部隊希望留住他並分配到一個軍事科研基地。沒想轉業的任正非,因為女兒的一句話,決定為了孩子轉業到地方。
任正非帶著全家去偏遠的山區基地參觀,女兒說:“爸爸,這地方好荒涼啊!在這裡我將來恐怕是考不上大學,你要為我的前程負責啊。”
這話讓任正非內心五味雜陳,在部隊八年,虧欠家人太多了。於是他幾次申請轉業,部隊首長才勉強放走這個技術標兵。
轉業後的任正非來到深圳南油集團下屬的一個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但體制的掣肘和阻礙,讓任正非感到窒息,他渴望找到突破點。
於是他越過直接上司,給南油老總寫了一封“軍令狀”,請求將旗下一個公司交由他治理,未果。於是他又帶著團隊做電視機貿易,越過財務管理規定,結果被騙200多萬元。
這次經歷讓他在公司地位岌岌可危,且禍不單行,他的第一段婚姻也在這個時候走到了盡頭。生活還得繼續,轉機來自於他的一個香港朋友託他售賣程控交換機,這讓任正非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時數字程控電話交換機是高科技產品,中國的市場上充斥著各國的產品,形成了中國通訊史上有名的“七國八制”,這些不同國家和制式的交換機互不相通,造成通訊市場的混亂與不便。
任正非覺得國有企業應該在這個領域裡發揮作用,於是他向公司董事會申請成立“數字程控交換機研發組”,獲得100萬的研發經費。
一年時間過去了,研發無果,任正非申請再研發一年,追加200萬研發經費,這一年再次失敗。
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任正非的所有欠款不用還了,最好讓這個瞎折騰的人趕快離開。任正非辭職了,同時留下一張欠條與一句話:這筆錢我任正非一定要還上。
1987年,任正非集資21000元創立華為公司,靠代理香港鴻年公司HAX的程控交換機獲得第一桶金。公司的代理生意越來越好,合作方卻突然取消了他們的代理資格。
1922年任正非投入C&C08交換機的研發,研發成功的交換機其價格比外國同類產品低三分之二,華為在市場上終於佔的一席之地。
後來的華為靠農村包圍城市,逐漸打出自己的天下;在小靈通流行中國時,華為選擇出走海外。
靠著在技術研發上的不斷投入,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今天華為在全世界的地位,無需贅言。
寫在最後:
每個企業家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的機會和個人的努力。
俞敏洪靠著出國潮與自己的英語實力創辦新東方,雷軍靠著安卓系統的開源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做大小米公司,任正非靠著通訊需求與過硬的技術做大做強華為。
有能力的人終究不會被埋沒,或許有一段時間是黑暗的,心中要亮著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