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去年四月,我與樁道初次結緣。
在五天的時間裡,鍾鷹揚老師及其教練團隊,帶領大家伸筋拔骨、體驗樁功、體悟樁道。
臨別時,老師勉勵大家回去要堅持練習。自那之後,站樁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大部分的日子裡,我都會花些時間去站樁。
春去冬來,今年的三九時節,自道武術面向過往的學員,推出了三天的樁道進階營。於是,與諸位同修一道,回爐提高。
如果說,上次的入門課程,可以稱為樁道一年級的話,那這一次,我們著實升入了二年級。
新的年級,有著怎樣新的體驗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伸筋拔骨
與一年級一樣,每天的練習,是從伸筋拔骨開始的。
而與一年級不同的地方,付華軍老師打了這樣一個比方:
這就好像一個包裝盒,華美的外表之下,需要我們一步一步把它充實起來。
在拉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細細地體會,痠麻脹痛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如果既不在筋,也不在骨,那大機率還停留在肌肉那裡。
若是如此,事實上,我們還沒有真正進入伸筋拔骨的階段。
除了純粹的熱身之外,其他的動作,比如扭轉乾坤,是可以作為單獨的功法反覆練習的。
不僅如此,每個動作皆有其意象。比如,兩個拉伸下焦的動作,就分別類比迎風吹竹,與兩門合頁。
練習拉伸時,需要反覆錘鍊動作、呼吸與眼神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好讓它們共同呈現意象之美。
從肌肉到筋骨,從動作到意象,這便是伸筋拔骨的進階。
體驗拳架
通常,鍾老師並不親自教習太極的拳架。這一次,他破例為進階營的同學,詳細講解了拳架的要領。
首先,是重心的移動。
從站樁開始,重心從左右配比 50 vs 50,慢慢地向左移動成 60 vs 40,再慢慢向右移動成 40 vs 60。
切換成弓步,一樣的體驗,重心從前後配比 50 vs 50,轉變成 60 vs 40,再變成 40 vs 60。這裡的要點是,重心移動的範圍不要過大,過大就容易僵住。
等基本的重心移動熟練之後,鍾老師教我們練習貓步,以整合幾種步法。之所以名為貓步,取其輕靈之意。
然後,是掤捋擠按的學習。
“掤、捋、擠、按”與“採、列、肘、靠”,合稱太極八法。
這八個動作,代表了不同的方位。掤履擠按是四正,代表一個圓形的四面,每個方位分佔90度。這相當於,在一個圓形內劃一個十字,十字的每一端由掤捋擠按分別佔據。
採列肘靠是四隅,是把兩個四正之間的空位一分為二,令到圓形分得更精細。
如果用意象來講,太極拳手相當於充滿了氣的立體圓球。當對手發力的時候,相當於推了圓球一下,它便隨你的發力的方向而轉動。
與此同時,隨著自身的轉動,球體的每一部份又會向受力所在圓周的不同角度,放出掤勁。最初的接觸點,構成了掤的位置,其餘七法的位置,可以依此類推。
最後,是楊氏太極的部分動作。
具體的動作,就不細講了。鍾老師在最後一天,特意再打了一遍,讓幾位同學從不同角度錄了影片,方便大家回去後復課。
體悟樁道
松、通、化
在一年級的樁道體悟中,核心就是一個松字:身體要松,用眼要松,心裡也要松。
到了二年級,鍾老師進一步講解了由松、到通、再到化的全過程。
面對棘手問題,傳統文化的精髓,就在於尋求化解之道。而化解能夠發生,是需要具足的空間的。而具足的空間,又從何得來呢?
這就要求我們,要能夠從源頭處,鬆下來。
無始的習氣,讓我們不假思索地沿襲無明的慣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身與心,雖然未必都有覺察,實際上往往是緊的。
松為活相,緊為死相。當我們處於無明習氣的緊相之中時,由於沒有覺知到空間的存在,化解自然無法發生。當我們鬆下來的時候,習氣發生之處才有機會得以清晰的呈現。不由得恍然大悟,原來還有著無量的選擇空間。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善用無常的力量,讓積極的變化主動發生。
而這個積極的變化,就是轉化,就是化解。用《道德經》的話來說,便是: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功夫到了最深處,可以與天地大道同在。此時,焉有不化之理?
不丟不頂
站樁,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每個人都會面對如何更進一步的問題。
進階營中,鍾老師讓大家兩兩分組,其中一人安住樁中,另一人將拳面輕輕放在對方的丹田處,緩緩發力。
發力由輕到重,原本安住樁中的同學,在壓力下,身體的各處都可能會出現緊的現象。有趣的是,這個時候,兩人都會有覺察。雖然發力的同學,只有拳面接觸對方,卻可以精細地感知出到底是哪裡緊,甚至會比站樁的同學還要清晰。
當緊相出現的時候,發力的同學可以收一點力氣,也可以保持力道不變,好讓站樁的同學有時間做出調整。調整的目的,是重新找回松的狀態。
在太極中,這種合理應對的狀態,稱之為不丟不頂。
所謂不丟,也就是面對壓力時,不退縮。一旦退縮,就丟掉了。所謂不頂,即不與壓力對抗。一旦對抗,頂撞就發生了。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體會,鍾老師和每一位同學對練,幫助大家找到這種松的狀態。
當我們或單拳,或雙拳,逐漸使出全身力量的時候,鍾老師始終不丟不頂。當我與鍾老師對練的時候,感覺無論使出多大的力量,都好似泥牛入海。鍾老師甚至和其他同學,玩起了金雞獨立,甚至可以坐在凳上,雙腳離地,依然穩如泰山。
不丟不頂,詮釋了太極的中道。在生活中,則對應著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
交出去
要想做到不丟不頂,就需要全然地交出去。
如果不交出去,氣脈就會不順,就會有卡點。在雙人對練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託著雙臂,鍾老師笑言:“還有不少私房錢,沒有交出來。”
這讓我意識到,我的習氣中,有著習慣性託底的部分。比如,朋友帶著孩子跑開了,我會幫著照看落下的童車。而這一點,成為了太極中不丟不頂的阻礙。
要想真正的放鬆,不僅需要把身體交出去,就連念頭也要交出去。在對練中,我體會到,哪怕只是一個念頭起來,身上至少會有一處發緊。
不僅如此,不丟不頂是個相續的過程。對練中的任一剎那,都需要保持住。要想做到這一點,著實並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練習。到了最後,鍾老師說:
“當交給整個空間的時候,化的力量就產生了。”
交出去的過程,就是任運的過程,也是不造作的過程。而練習,是透過太極找到拳的合理性,並把合理狀態深刻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放下越多,就會得到越多。對練中的壓力越大,越是要鬆開。如果不這樣做,收縮了,反而會傷得更深。
《中庸》有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種收與放的自如,我再一次親身體會到。當鍾老師發力的時候,我整個身體彷彿一盆水被潑了出去。雖然倒退了七八步才站定,可是全身的受力很均勻,並沒有明顯的痛處。
現代人的問題
鍾老師醫武雙修,所以,間或會談到現代人的健康問題。
太極與中醫一樣,講究“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元氣不足,才是疾病叢生的根本原因。我們與祖先相比,更多的使用頭腦,思慮要比古人更重。思慮多,導致氣機上浮,下焦的元氣因而不斷被掏空。
對此,鍾老師感嘆道:
現代人的病,為什麼難治?因為元氣,早早被掏空。
為此,他鼓勵我們多多練習站樁與太極,直養浩然之氣。正氣不虛了,邪氣自然繞道走。
後記:心性的功夫
前段時間,我在讀《正見》的時候,被密勒日巴師徒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在藏地,上師密勒日巴有一位聰慧的弟子,名叫惹瓊巴。雖然密勒日巴勸他:修學並重比光是研讀書籍來得重要,惹瓊巴還是前往印度,到當時偉大的佛教哲學學院,立志接受正統的教法。
事實上,惹瓊巴也追隨了許多印度大學者及聖者,並且勤奮學習。
多年之後,當他回到西藏,老上師密勒日巴來到一處空曠的平地迎接他。他們相互問候,正在那兒討論惹瓊巴的研習時,忽然一陣狂猛的冰雹自天而降,曠野中無處可躲。
密勒日巴瞧見地上不遠處有一個犛牛角,馬上就躲到裡面去了——牛角並沒有變大,而密勒日巴也沒有變小。
在牛角內,密勒日巴吟唱了一首歌,讓惹瓊巴知道在牛角中空間還大得很……然而這位弟子的證悟,還不足以讓他與上師同處於牛角之中。
這裡的關鍵差異,大概就是師徒二人心量的不同。心量越大,松出的轉化空間就越大。所以,修行的真正核心,在於修心。而良好的心性,可以成為一個人最大的風水(助力)。
恰好成文之際,朋友說有一家公司的口號,她很喜歡:
專業主義,利他主義,長期主義。
從心量的角度來看,專業意味著功夫的深厚,利他與長期意味著心量的廣大,超越了自身和當下。
歸結起來,無論樁道、太極,還是事業、人生,這一切走到深處,最終都化為心性的功夫。
最後,感謝鍾老師的悉心指導,讓文字的東西,走入內心,成為體會。
感謝自道武術的教練團隊,以及複訓的各位同修,我們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