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清晨起床,突然發現把手機落在別處了。沒有手機,整整一天失魂落魄的,感覺做什麼都不方便,和外界幾乎斷了聯絡。
直到拿到手機,那一刻,心終於安了下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和感覺,手機似乎一刻也不能離手。
我在想,人工智慧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並深深影響著我們。
面對未來,估計會越來越“厲害”,那麼,我們,我們的孩子,究竟要如何準備,去迎接這個世界呢?
我不是引導焦慮,這不僅是為人父母要考慮的事情,也值得職場人士深深地思考。
我們是給孩子一個旱澇保收的金飯碗,或者乾脆讓孩子學習程式設計和人工智慧技術,還是給孩子留下足夠的財富?或者......
01
人工智慧的衝擊
我們來看看人工智慧,依據本人非專業的理解,其核心能力基礎在於三點:
一、海量資料:超多的資料,隨時呼叫不用“傷腦經”。
二、深度學習:有了大量資料,有了因果數學關係,人工神經網路就可以進行深度學習,依此做出判斷和識別。
三、超強演算法:我們現在都知道大資料殺熟等新鮮事物,機器人擁有超強計算力,可以對海量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演算法賦予了它快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擁有這三項高超的能力,再加上人工智慧不需要吃喝拉撒睡來補充能量,就會給人類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衝擊,引發不確定性,導致有些人失業,甚至遇到生存問題。
電子錢包讓小偷下崗,自動駕駛讓司機失業,新冠疫情讓商場關門,剛剛鬆口氣又突然緊張,黑天鵝、灰犀牛、獨角獸......無不讓人感覺到現代社會的不確定性,正如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裡希·貝克所指出的,現代社會實際上進入一種風險社會。
為人父母,我們希望按照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為孩子規劃一條道路,讓他遵照前行,未來能夠找到一個穩定的好工作,有個好收入,擁有好生活。
但是,未來,在很多領域中,機器人將以高效率、不需要休息來搶佔人類的飯碗,不僅是腦力勞動的白領,體力勞動的藍領也不能倖免,造成結構性失業。
什麼是結構性失業?按照經濟學家的話來說,枯燥,難懂,我試著簡單“譜”一下。
如果我們幹一項工作,累了煩了,辭職,去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回來後再跳槽到另一個單位幹同樣的工作。這種換工作而失業叫做摩擦性失業,很正常。
如果我們在某一個行業乾的好好滴,突然產生了一個新興行業,取代或擠壓了我們原來的行業,轉型成功的就去了新興行業,沒轉型成功的,因為自身能力和崗位要求不匹配而失業了,叫做結構性失業。
李開復說,未來,大部分人類需要思考5秒鐘以下的工作都會被取代。只要有大資料支撐,所有能被理性推理的工作,機械重複的工作,人工智慧都能取代人。比如駕駛、下棋,醫院裡看X片的醫生,保安、護士、銀行櫃員、貨物分揀、翻譯、財務統計等等。
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員,他們因為工作被新的人工智慧取代,又不能真正再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的情況,就被結構性失業了。
為了避免結構性失業,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很多父母想盡辦法,要最早知道將來哪個產業和領域比較吃香,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這個產業領域當中進行學習。
填報大學專業志願如此,報考各種興趣班如此,乃至於學齡前也如此,所謂“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人工智慧發展如此迅速,10年之後,20年之後,當我們的孩子進入職場,到底什麼樣的產業將被替代,如何替代?人工智慧如何迭代?現在,真難以分析和判斷。
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安排的學科和興趣學習,能保證不被結構性失業嗎?
02
君子不器
有人會說,到時候,我總是選擇新興行業不就可以了嘛。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樂觀估計的話,只要我們自己跳得夠快,永遠跟上人工智慧的節奏就行。
這樣的話,我要說出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了,就是向中國古人學習。
孔子在《論語》裡說到:君子不器。
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人要成為君子,而不是一個器皿、工具、東西、機器。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成為一個定型的人,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手藝,要博學而通達,不要讓自己的才能和思想拘泥於某種“專業”的狹隘中。
現在的大資料和演算法已經有把我們困在資訊繭房裡的跡象了,開啟購物平臺,推送給你的正是你想要的,開啟抖音短影片,印入眼簾的正是你感興趣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被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填充得滿滿的,沒有精力再去涉獵其他。推薦演算法大大壓縮了人們接觸到不同資訊的機會,我們迅速進入了單向度的資訊繭房。
我們每天不斷接受著豐富的資訊,覺得自己隨時隨地瞭解著世界,但實際上這不過是因為自己總能看到感興趣的東西,從而獲得了舒適的錯覺。
打破資訊繭房的關鍵是調整我們的心態,願意接納不同觀點的人,能夠聽取不一樣的聲音。
在這樣的網際網路資訊傳遞中,孩子的資訊繭房也在一天天構建,但他們有著天然的對抗武器——好奇心。
面對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能給到孩子的第一項能力,就是保護他們的好奇心。父母毋須用自己固有的思維和觀念去侷限孩子們的想法,儘量帶孩子瞭解不同領域的資訊,多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哪怕看起來是那麼的不相干。
我們要儘量少說教,而是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去經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03
提升軟實力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帶來巨大的結構性失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依然會如此。
創新,創造,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時代特徵,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僅需要顯性知識,或者叫做硬實力,更需要的是隱形知識,也可以叫做軟實力。
《溢位》一書的作者,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外交學院施展教授寫道,規範化教育所傳遞的都是顯性知識,但正因為作為前提的隱性知識的存在,“人”才不會被規範化教育單向度地塑造,而是在學習過程中有著一種積極的主體性—透過隱性知識不自覺地決定該如何消化和理解顯性知識。
這保障了“人”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客體,從而令“人”能夠突破給定知識,形成創造力。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相互作用、相互生成。
隱性知識在本質上是一種個體化的理解力、領悟力、判斷力鑲嵌在實踐活動當中,無法透過規範化的方式加以傳播。
孔子在《易傳》裡也說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無形的,器是有形的。
我們看,機器人就是形而下者,是個機器,對資料有強烈的依賴性。雖然它們可以深度學習,乃至創作(畫畫、彈琴等),但總是離不開所有收集的資料。
而人類,就有著機器人無法企及的能力:思考、創造、情感與社交。機器人可以畫畫,但卻沒有了蒙娜麗莎的微笑,機器人可以寫字,卻沒有王羲之的筆跡遊走之情,機器人可以行走,卻無法理解為什麼非要到岡仁波齊去看繁星漫天......
尤其中國人很多的能力,比如鹽少許,看火候,依藥性配伍,你看著辦......,分分鐘能讓機器人崩潰,最後只能學著中國人的語氣,來一句:這件事兒啊,您請。
作為很多雞娃,很多時候我們做爸媽的都是基於現在的市場、人才需要,還有些是依照過去自己走過的路。但是,人工智慧以及未來20年後,什麼樣的能力最能凸顯一個人的價值,最具有具有競爭力,誰也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
但是,有些趨勢和通用能力我們是知道的,比如自信心、想象力、終身學習力、跨領域的思維力,解難試錯的能力......
以往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知識和技能等硬實力,尤其看重學科學習,而這樣的學習據說來自於美國,是用來培養流水線上工作人員的,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培養機器人,很容易被人工智慧取代。
《未來簡史》大膽預測,就是那些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未來不會被取代。
面對未來,我們除了給孩子知識技能的學習,要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批判、創造、想象、情感、社交等等軟實力。
BBC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資料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機率”。
看圖說話,不難發現,越是機械、重複的勞動,被淘汰率就越高;而需要投入情感,需要團隊協同的工作,機器人很難取代。
按照牛津大學經濟學家弗雷和奧斯本的說法,難以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技能主要有3類: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創造力。
04
擁抱不確定的未來
不確定性、快速迭代、風險看起來令人焦慮,但這恐怕就是現實。
世界的真相就是變化,我們要給到孩子以不變應萬變的信念和能力,在人工智慧時代依然幸福地生活。
不給孩子灌輸確定性、穩定性的邏輯,而更是讓孩子不斷地擁抱變化,迎接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
荀子在《勸學》篇裡說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善假於物,我們的孩子將以開放的心態、寬廣的胸懷、足夠的自信使用駕馭人工智慧,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