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證券,付強,閆磊)
一、 公司是國內產品線齊全的銀行 IT 龍頭廠商之一
1.1 外延、內生並舉補齊業務版圖,產品線佈局趨於完整
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信科技”或“公司”)成立於 1999年,於 200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進 入高速發展階段,並快速成長為國內銀行業資訊科技服務領域第一梯隊的廠商。公司在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後,積極 參股、控股業內知名企業,完善了金融 IT服務解決方案體系,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並於 2018 年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公司透過外延併購、內生研發並舉的方式,擁有了覆蓋銀行 IT 全品類的產品線,並積極向非銀行 IT 業務方向拓展。目前, 公司是國內產品線完備的銀行軟體開發及服務廠商之一,在渠道、信貸、管理和業務類等領域均有佈局。近年來,公司正逐 步向非銀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領域擴充套件,如消費金融、汽車金融、金控、財務公司等。
公司透過外延併購快速擴充套件產品線
透過參股、控股多家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的企業,快速延伸了業務範圍。自 2007年起,公司收購了瑞陽佳信、銅根源、宇信 啟融、上海拍貝、派衍資訊科技等公司,將業務範圍延伸至負債管理、供應鏈金融、銀行核心系統、資產管理和信託業務等 領域;參股上海輔捷諮詢、設立宇新大資料基金,提升公司在大資料領域的能力。
2016 年,公司透過參股湖北消費金融,並與晉商銀行等共同設立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參股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培育了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增強了公司對消費金融業務的理解,有利於公司把業務向非銀金融機構佈局;另一方面, 參股之後,公司在銀行信貸業務上得到更為深厚的資源和優勢,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持續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提升了公司技術和業務兩方面的能力
公司十分重視自身研發能力的提升,在技術平臺和業務產品兩個方向都在持續投入。公司設有技術研發中心和業務研發中心。 其中,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在研發統一開發平臺和資料中臺,滿足公司的業務場景需求;業務研發中心則是針對業務發展,面 向用戶需求,側重於對現有元件的平臺化整合。在產品方向上,公司正在深入信貸、資料業務基礎工藝研發和產品提煉,加 快產品迭代開發速度,逐步提高產品模組化和智慧化,降低產品交付實施成本。
隨著對產品研發的重視程度的提升,以及研發團隊的不斷擴充,研發投入強度較快提升。 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達到 3.13 億元,同比增長 14.20%,佔收入的比重為 10.51%;2021年第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 2.92億元,同比增長 54.58%,佔收入 的比重達到 14.22%。
自研產品成果系列化、譜系化,雲原生和信創能力提升較為明顯。其中,公司在資料中臺產品家族、信貸管理產品家族、監 管報送產品家族等多種類產品研發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具體來看:
(1)資料中臺產品家族。該系列產品覆蓋資料全生命週期過程,並持續擴大金融機構資料能力體系的自主可控,已完成與 鯤鵬、申威、TIDB、TDSQL、GBASE、GAUSSDB、TDH 等國內重要基礎軟硬體適配。
(2)信貸管理產品家族。該系列產品覆蓋了金融行業主要的信貸業務形態,並以百度智慧雲 AI 技術佈局貸後環節。
(3)監管報送產品家族。該系列產品覆蓋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外管局各大監管機構要求的 EAST、1104、關聯交易、大 集中等各項報送。另一方面,圍繞雲原生和信創兩大能力建設,公司推出了基於微服務分散式架構的新一代統一開發平臺, 可與多款國產晶片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適配。
1.2 與多家頭部廠商合作,共建形成健全的金融科技生態
公司透過與產業夥伴合作,打造金融 IT生態圈。當前,銀行 IT產業鏈趨於複雜,金融業務方、技術提供方和金融 IT廠商之 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密。尤其是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公司與銀行系科技公司、IT解決方案廠商以及銀行之間的合作 都在加深,公司也在順應這種趨勢,加快推動相關合作程序。
銀行科技子公司已經成為銀行 IT 市場上的重要力量。2015 年 11 月,興業銀行率先開創了金融科技子公司——興業數金, 後續多家大中型銀行紛紛以獨立 IT 部門、金融科技輸出以及集團融合等模式開設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銀行系的金融科 技子公司,主要做三件事情:其一是負責母行的 IT系統建設;其二是服務同業;其三是向其他行業輸出 IT能力,比如智慧 城市建設。目前大多數的銀行科技子公司都是集中在第一類業務上,部分企業如建信金科等拓展到二、三類業務。
公司與銀行科技子公司關係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是合作依然是主導。一方面,由於銀行科技子公司的存在,並沒有完全改 變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如建信金科,取得專案總包之後,具體實施依然需要依託銀行 IT 廠商合作完成,如宇信科技、高 偉達和天陽科技等,這些非銀行系金融科技企業都有自己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供輸出,而且成本優勢凸顯。另一方面,公司長 期從事 IT 解決方案業務,相比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具有更為明顯的乙方思維,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畢竟大行科技公司的相對複雜和昂貴的方案,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型別的客戶,雙方透過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公司和股東百度的協同效應也正在顯現。2020年,百度入股公司。目前,百度持有公司 5.52%的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東。 自百度戰略投資宇信科技以來,雙方積極在金融雲、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深耕金融產業,推動 金融智慧化升級。宇信金融雲已經完成了基於百度公有云的技術架構遷移,透過引入百度的 AI、大資料、雲管等先進能力, 實現“雲上能力”的智慧化升級。2021年上半年,宇信科技加強了與百度基於 AI中臺的合作,將 AI技術能力與應用場景進行 深度融合,實現金融業務的智慧化升級,雙方也攜手共建了“智慧客服”、“大資料風控”、“數字員工 IPA”等多個聯合解決方案。
公司與華為、騰訊等 IT企業在技術上也在持續保持合作。公司自 2012年就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與華為共同建設聯合 創新中心和創新實驗室,打造金融雲資料中心、全渠道銀行、金融大資料、智慧銀行等多個聯合解決方案。當前,公司和華 為正在聯合推出智慧網點、信貸等解決方案。
2021 年 5 月 17日,在“華為中國生態大會 2021”上,雙方還共同釋出了金融資料中臺聯合解決方案。公司在與華為延續 在伺服器、儲存、網路等國產硬體的合作並加深在雲平臺方面建設合作的同時,其移動相關產品也加速融入鴻蒙體系,目前 宇信移動開發基礎平臺已經完成了與鴻蒙系統的適配相容,還正式釋出了基於鴻蒙系統的應用開發解決方案。宇信科技和騰 訊的合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打開了廣闊的合作前景。宇信科技和騰訊雲攜手中標了國內最大農商行的金融資料中臺專案和某 農商行的資料中臺諮詢專案,雙方的合作已從產品的適配對接上升到了方案的完全融合。
1.3 銀行 IT 綜合實力較強,信貸系統等細分領域連續多年市佔率第一
公司在銀行 IT市場上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公司處於銀行 IT解決方案的領導者象限,市場競爭能力和發 展潛力排名都比較靠前。2020 年宇信科技在中國銀行 業 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排在第二位,上市公司中居第一位。2019年公司在信貸作業系統、監管 合規、網際網路信貸 3個領域處在第一,其中信貸作業系統已連續 10 年蟬聯行業第一。
公司服務的客戶也十分廣泛,涵蓋了銀行和非銀機構。據公司官網資料顯示,公司服務的國內外金融機構累計已超過 750 家,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六大國有銀行、12 家股份制銀行以及 100 多家區域性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以 及十餘家外資銀行,此外還包括十多家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在內地非銀行金融機構。(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二、 創新業務增長亮眼,傳統業務成長穩健
2.1 整體營收規模快速增長,業績增長相對平穩
公司經營韌性凸顯,疫情下逐步迴歸增長軌道。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9.82億元,同比增長 12.44%。2021年前三 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53 億元,同比增長 26.59%。
從公司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可以發現,公司營業收入在 2015-2017 年間,增速曾出現過較大波動。除了市場因素外,公司 主動調整也是重要原因。2014 年開始,公司為提高運營效率,對客戶結構逐步進行最佳化,內部建立積分體系,把資源向優 質客戶聚焦,並主動壓縮了一些規模小、低毛利的業務。雖然相關舉措造成了收入增速的大幅回落,但我們看到,2016-2017 年毛利率提高到了 30%以上(2015 年毛利率為 27.9%)。
2018 年之後,市場快速恢復,公司也憑藉著全面的產品線、優質的客戶結構以及領先的業內地位,收入增速明顯回升。2020 年 1 季度,受到疫情影響,銀行 IT 支出有所延宕,公司收入出現明顯下滑,但後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增長顯著,2 季度開 始就持續回升,全年保持正增長。2021 年,公司收入增長更是較上年提速。
按照年報業務劃分,公司業務分為軟體開發及服務、系統整合及代理、創新運營業務三大類,分別來看:
(1)軟體開發及服務業務。該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020年該業務佔比公司總營收的 74.9%,相比上年提高了 3 個百分點;2021 年前三季度該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31.71%。
(2)系統整合及代理業務。該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 IT基礎設施諮詢及規劃,資料中心整合設計,第三方軟硬體產品選型、 詳細配置、供貨和安裝除錯、IT系統改造升級,技術諮詢,售後服務等服務,2020年該業務佔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為 20.1%。
(3)創新運營服務業務。該業務為公司自 2018 年開始佈局的新商業模式,近年持續有新訂單落地,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的趨勢,該業務 2020 年營收佔比為3.8%;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創新運營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58.23%。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增長平穩,實現歸母淨利潤 1.55 億元,同比增長 13.7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 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1.2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4.76%。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處置對珠海宇誠信的股權投資等使得公司非 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和資金佔用費較上年同期增加 1807 萬元。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和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後,公司 2021 年前三 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2.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5.83%。
2.2 探索新商業模式,創新運營業務已成為增長引擎
金融業數字化提速對銀行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而對於銀行 IT 廠商,確實帶來了新的業務機會。轉型過程中,網際網路金融 服務和渠道快速擴張,傳統銀行業務場景單一、客戶粘性降低等問題持續凸顯。傳統銀行為了適應競爭的需要,開始加大線 上化和智慧化投資。但很多中小銀行出於風險和資金實力考慮,對新業務系統建設投入較為謹慎。公司針對客戶的需求和顧 慮,推出了金融生態平臺等創新業務,並實現了快速增長。
2020 年,公司創新業務實現營收 1.12億元,同比增長 47.53%。2020年,基於金融生態平臺的網貸運營業務在兩家新客戶 順利上線並試運營,並在第四季度簽下第一家國有大行訂單。2020年,公司創新運營業務毛利率為 76.78%,由於疫情原因 平臺實際運營有所放緩,毛利較上年下降了 7 個百分點,但仍遠高於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
2021 年前三季度,創新運營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同比增長 58.23%。同時,新產品和新業務的佈局和推廣日趨完 善,在信貸(包括網貸和小微場景)、存款、理財、營銷、科技基礎設施整體外包運營等領域,都獲得了實質性的突破,為 創新運營業務在未來幾年保持高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中,金融生態平臺是創新業務的主體。該平臺主要提供網貸運營業務,透過與客戶共同運營的分散式架構和微服務體系,以“技術+業務+運營”三位一體進行賦能,具有“上線快、可拓展、好運維”等特點。網貸運營平臺採用“先盈利再付費” 的合作模式,幫助客戶實現零投入、快速上線、快速做大零售資產規模,能夠顯著降低貸款不良率,提升收入和利潤,將 IT 技術從銀行的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
2.3 傳統軟體開發及服務業務穩健增長,主要細分市場成長較快
軟體開發及服務業務為公司的傳統業務,也是公司的業務主體。該業務多年來維持穩定的增速增長,客戶主要為銀行、消費 金融機構、汽車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公司向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渠道、業務、管理、信貸等。 2020 年,公司該業務實現收入 22.32億元,較上年增長 16.96%;2021年上半年,公司該業務實現收入 10.62億元,同比 增長 30.09%;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該業務收入增長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 31.71%。
公司軟體開發及服務業務主要可分為信貸產品、資料產品以及監管產品三個系列,並均以較快速度發展,尤其在信貸產品系 列具備卡位優勢。
(1)信貸產品系列:該系列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公司在該領域已經有十五年的技術和資源積累。2021年,信貸產品線推出 的新型信貸中臺體系方案和完備的信貸系統群配套產品的市場優勢吸引力逐漸凸顯,陸續中標多家銀行上千萬級的新信貸群 建設專案,夯實了新一代智慧化信貸服務平臺(V5-Aersa)的市場領先地位,藉助此新平臺的組裝式研發效能,進一步擴大 宇信科技的信貸產品家族體系。2021年以來,一些銀行開始啟動全行級的信貸系統,公司憑藉著 V5平臺,獲得了來自政策 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信等客戶的多個訂單。
(2)資料產品系列:公司擁有基於自有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研發的資料中臺全系列產品。目前,公司的資料產品線已完成 了一站式資料能力體系產品能力的全自主化研發工作,覆蓋了金融機構資料全生命週期的管理與應用需求,公司在 2021年 上半年中標多家頭部銀行資料中臺、大資料、智慧營銷等相關專案,並且在信託、租賃、金控集團均取得突破。
(3)監管產品系列:主要是公司的監管報送系統產品系列。該系列產品全面覆蓋銀行、信託、財務、租賃、消金等主要金 融機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公司參與了銀保監會的監管 2.0規劃的制定以及地方銀行監管機構監管大資料平臺建設,深 入理解了強監管下銀行監管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和理念,是國內唯一可提供滿足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外管局三大監管機構要 求的人行金融基礎資料報送、人行新版利率報備、銀監關聯交易報送產品的廠商。(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三、 行業景氣度持續,公司市場影響力有望提升
銀行業是金融領域與資訊科技深度融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從為金融機構業務提供支撐的配角,轉為引領業務轉型 發展的主力。金融科技透過將業務和相關流程進行資料化、自動化和智慧化升級,大大增強了金融機構的運營能力和效率。 同時,政府也在陸續出臺多項政策、規範,鼓勵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公司自成立以來,一方面將銀行作為主要的客戶群體, 另一方面還在積極向非銀金融機構拓展。未來幾年,預計公司將在金融科技的快速普及中受益。
3.1 政策監管與技術升級雙輪驅動,銀行 IT 確定性和景氣度俱備
政策引導:
1)政府對金融科技的發展保持著持續關注,並大力支援。2022 年 1 月 4 日,央行釋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 年)》,提出八大重點任務,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樑”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力爭到 2025年實現整體水平 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
2)相關主管部門也在推動“信創”工程在銀行業的落地。2014年,銀監會聯合發改委等部門釋出《關於應用安全可控資訊 技術加強銀行業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建立了銀行業應用安全可控資訊科技的長效機制,將資訊科技的安全 可控和自主創新升級為戰略規劃。
3)技術升級也是監管重點鼓勵的領域。央行於 2020年 11月釋出《分散式資料庫技術金融應用規範》系列標準,從分散式資料庫技術架構、安全技術、災難恢復三個方面對金融機構的應用加以規範,並加強對銀行 IT 行業的監管。分散式作為銀 行 IT新一輪週期的技術支援,與信創產業的國家戰略指引共同驅動銀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新一輪銀行 IT市場空間釋放。
行業技術改造和升級提速:
(1)金融行業國產化受到重視,信創發展進入機遇期。公司積極響應金融信創產業的號召,推動以“信創”為底座的多個 解決方案。公司於 2020 年推出了資料中臺產品可與鯤鵬、申威、TIDB、TDSQL、GBASE、GAUSSDB、TDH 等國內重 要基礎軟硬體相容,並推出自有的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的開發平臺等,不斷為金融機構輸出完全自主可控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2)順應雲化轉型需求,推動金融上雲和微服務改造。銀行業“存量系統上雲”還在延續,除傳統應用系統的重構拆分和 微服務改造外,產業金融、供應鏈金融、數字貨幣、智慧投研等增量解決方案需求都較為旺盛。公司作為雲服務商,推出了 基於自有研發的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的資料中臺以及信貸產品等,是金融雲應用解決方案領域的核心玩家。據 IDC 資料顯 示,2021 年上半年,公司在面向金融行業的運營應用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在市場前列。
3.2 銀行 IT 空間釋放由大行向中小行傳遞,市場增長潛力依然較大
銀行業與科技的融合已經經歷了電子化、網際網路化兩個階段,正在向第三個階段邁進。在第三個階段,強調的是大資料、人 工智慧等 IT技術對於銀行業務、渠道、管理等各方面的賦能。在這個階段,金融 IT也躍遷到新的層次,主要表現在幾個方 面:1)IT技術含量持續提高;2)金融 IT積累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做法越來越多;3)金融和 IT的融合更為緊密,客戶、場 景和產品繫結更為緊密。
對於整個銀行 IT投入來講,2020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線上化、數字化的需求依然在上升。IDC 資料顯示,2019 年我國銀行 IT投資規模達到 13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8.84%。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產品和服務交付受到較大影響, 我們估計行業呈現出個位數增長,IT投資規模可能達到 1400 億元左右。
銀行業 IT解決方案是在銀行 IT投入中佔據了比較大的比重。這部分業務主要包括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的應用軟體、應用開 發軟件以及相關的服務。2020 年,國內銀行業 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 502.4 億元,同比增長 17.90%。
在這一輪的資本支出中,國有大行是投入的主力,並在帶動中小行快速增長。2019 年,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金融 科技領域的投入突飛猛進,佔銀行 IT投入比重為 46%和 21%,而且較快增長的勢頭在延續。其中,六大行仍然是科技投入 上的領頭羊。2020年,從主要銀行的年報來看,六大行科技投入合計達到 956.86億元,幾乎佔據銀行業該項總投入半壁江山,其中工商銀行科技投入 238.19億元獨佔鰲頭,建設銀行(221.09億)、農業銀行(183億元)、中國銀行(167.07億)均超百 億。對比 2019 年的科技投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均有超過四成的增幅,分別達到 45.5%、43.1%、43.4%。
除國有大行之外,股份行也是不可小覷的科技投入“實力派”。年報顯示,招商銀行 2020 年資訊科技投入首次突破百億,達 到 119.12 億元,同比增長 27.25%,佔營收比 4.45%,營收佔比居已公佈該項資料的 A 股上市銀行之首。中信銀行、浦發 銀行、光大銀行 2020 年科技投入均超 50 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 3.56%、2.91%和 3.61%。
中小銀行對數字化轉型雖然處在跟隨狀態,但重視程度明顯提升,數字化迭代升級也成為了中小銀行普遍的共識,線上經營 力度加大。共有六家城商行公佈 2020年科技投入資料:1)北京銀行科技投入總金額最高,為 2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 3.4%; 2)成都銀行科技投入 6.29億元,2020年佔營業收入比重僅次於招商銀行,為 4.3%;3)上海銀行科技投入達 15.49億元, 同比增長 8.09%,佔營收比重為 3.14%;4)南京銀行科技投入達 8.64 億元,佔營收比重為 2.5%;5)重慶銀行科技投入 為 2.63億元,佔營收比重為 2%;6)青島銀行用於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共計 4742.56萬元,佔營收比重為 0.45%。
對比海外銀行 IT支出情況來看,國內銀行 IT支出仍有很大的追趕空間。歐美地區金融科技發展較早,投資額遠高於亞太地 區,2019 年美洲及歐洲地區金融科技投資額分別為 1050 億美元、770 億美元,亞太地區僅為 670 億美元。美國頭部銀行 的 IT 投入佔營收比重大概在 8%-9%,而國內大多數國有銀行及大型股份制銀行投入比重集中在 2%-3%,並且大部分投入 用於自身科研團隊的建設以及人員支出等專案上。
從銀行 IT支出佔資產比重的資料來看,對標海外市場,我國銀行 IT支出力度仍較低,成長空間大。據 IDC統計,US Bank、 Key Bank、Bank of America等海外銀行 IT支出佔總資產比重大概是我國銀行業的十倍,比重約在 0.4%-0.5%範圍內。而 我國銀行 IT支出佔總資產比重約為 0.04%,相比之下我國銀行業的 IT投入市場規模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IDC預測,至 2025 年,銀行業 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 1185.60 億元,複合增速達到 18.73%。
3.3 行業集中度雖不高但有望提升,公司新賽道佈局有望擴大市場影響力
從銀行 IT的競爭格局來看,銀行 IT行業集中度較低,CR5 常年不及 25%,並且各家所佔市場份額差距不大,中電金信、 宇信科技、神州資訊等廠商仍保持領先地位。這主要是由於銀行在該市場的強勢地位所導致,銀行在各個業務環節都會選擇 業內最好的供應商,而市場的主要企業也都是各有所長,導致的結局就是市場比較分散。
從 IDC 公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銀行 IT解決方案市場中,中電金信與宇信科技分別位列市場前兩名,市佔率分別為 5.9%、 4.3%,兩者均具備銀行 IT全領域佈局的產品體系。另外在核心繫統、渠道系統等細分領域佔優的廠商,如神州資訊、南天 資訊分別位列第三、第四位,市佔率為 4.1%、3.8%。
一線企業包括公司在內,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市場份額有望提升。銀行數字化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需要兼顧技 術的成熟度、業務間的關聯、資料和服務的全面性等因素。因此,從銀行的角度來講,預計未來將更願意尋找更加成熟、業 務全面的廠商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適應更加精細化、複雜化的業務場景需要。不光是在廣度上,未來銀行對業務深度上的 訴求也會提升,尤其是在渠道、客戶運營、信貸等重點領域有著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將會受到客戶的青睞。對於龍頭企業來 說,在業務佈局全面性和專業性上能夠與銀行客戶需求相契合,預計能夠獲得更快的增長,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中,公 司業務佈局相對完整,而且在信貸、大資料、監管、金融信創等增長較快的領域具有優勢,市場份額可能提升的更為迅速。
四、 數字人民幣和海外市場市場機會顯現,有望成為公司潛在增長點
4.1 數字貨幣正穩步落地,系統改造需求將逐步顯現
央行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落地,催生銀行系統改造、數字錢包等軟硬體產品的更新替代需求。央行於 2014年成立法定數字 貨幣專門研究小組,論證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以及所需監管框架,後續不斷髮布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執行框架、關鍵 技術等相關係列報告,並透過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以及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 限公司三家主要的研發機構進行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工作。
數字人民幣的本質是現金的數字化,屬於法定貨幣,總體的運營框架採用“央行-商業銀行-公眾”的雙層運營體系,在保證 央行的貨幣發行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資源優勢以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數字人民幣的首次試點 工作中,央行與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構成二元模式,進行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工作。在蘇州的試點中,六 家國有商業銀行均可為央行提供二層運營的數字人民幣的兌換服務。
2020 年是我國數字人民幣公開試點之年,數字人民幣也從除錯、研發等準備工作走向正式落地。2020 年 10 月份,數字人 民幣紅包試點在深圳羅湖區打響第一槍,深圳市政府面向個人公眾消費市場發放 5萬個,面值為 20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 共計 1000萬元。隨後蘇州市政府透過“雙 12蘇州購物節”面向符合條件的蘇州市民發放 10萬個紅包,並首次引入了電商 場景,以及“碰一碰”和“雙離線”的支付方式。
2021 年以來,各試點城市在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應用,並積極拓展試點場景。截至 2021 年 10 月 22 日,數字人民幣已經 開立個人錢包 1.4億個,企業錢包 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到 1.5億筆,交易額接近 620億元。目前,有 155萬商戶支 持數字人民幣錢包,涵蓋公共事業、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和政務等各個方面。
公司是數字人民幣應用中的重要技術支援廠商。按數字人民幣從發行到消費場景落地,包括四個環節:第一個是發行環節, 央行負責;第二個是數字人民幣運營,主要是國有大行在內的若干金融機構在參與;第三個是合作運營機構,主要是商業銀 行和非銀支付機構;第四個是消費環節。公司作為應用軟體供應商的角色,主要在運營、合作運營以及消費環節發力,尤其 是運營和合作運營環節切入的更為深入。
數字人民幣涉及銀行系統多個領域的改造升級,以支撐相關業務開展。對公司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渠道產品線、信貸產品線、 監管產品、資料產品以及國產化等方面,需求將逐步釋放。
4.2 海外市場佈局開始起步,東南亞市場拓展已經取得成效
海外市場雖然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但客戶付費意願較強,部分市場成長潛力更大,海外業務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以東南亞市場為例,該市場上原多為歐美廠商主導,在國外廠商的教育下,潛在客戶普遍認同 IT 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的價 值,並形成了良好的 license 付費習慣。但是,這些地區整體金融科技水平不高,使用的產品版本較低,對於產品、技術升 級需求較大。
公司的海外市場佈局從 2019年開始起步,機構設立和合作關係建立都取得了進展。2019年下半年,公司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利用其成本及技術等優勢,正式進入東南亞市場。2020年,公司新設 PT YUINSIGH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印尼宇眾)。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受到了較大影響,2019 年、2020 年公司海外市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83.15 萬元和 61.77 萬元,2021 年上半年幾乎沒有收入。
雖然當前海外市場收入微薄,但業務拓展有了一定效果,也在為未來的增長蓄力。2021 年上半年,子公司印尼宇眾分別與 某跨國銀行、印尼某集團公司合作運營的數字銀行平臺專案已正式上線運營,運營交易量穩步增長。新加坡宇信與某中資國 有銀行簽署合同為其提供監管報表報送平臺系統,該專案已上線試運營。此外,東南亞其他多個專案也正在積極推進中,並 與華為、NTT DATA、新加坡華僑銀行等合作方繼續整合資源,將公司在國內市場積累的先進產品和服務輸出到東南亞市場。
未來五年,海外市場的拓展將是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按照公司的規劃,海外拓展分為三步:第一階段, 透過戰略合作的關係,開啟海外市場。可以看到,宇信科技在東南亞主要的專案,都是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的。這個策略使 得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了高質量的案例,邁出了出海的第一步。第二階段,與合作伙伴聯合出海,擴大影響力。目前, 公司出海戰略正處在這個階段。2021 年以來,宇信科技聯動華為、騰訊雲等國內長期合作伙伴的海外渠道,共同推廣服務 與產品。其中,公司作為華為智慧金融出海的首批合作伙伴,將在政策與法規、應用場景、技術架構、運營支援、合作與推 廣等五大方面展開合作。第三階段,重點是加大本地化能力,尤其是信貸、渠道和金融雲等優勢業務的海外落地。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