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釋出了《2030年全球經濟主要趨勢》(Key Trendsin the Global Economy Through 2030)報告,該報告概述了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經濟的主要趨勢,包括服務和數字商務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對經濟的影響增加,全球供應鏈向區域化轉變以及勞動力老齡化等。報告認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重大變化將對美國的競爭力及其在全球的領導地位構成挑戰。
一、背景
全球經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服務和數字商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導致工作性質發生重大變化,將淘 汰一些工作並創造出新工作;不僅在美國而且在亞洲,全球供應鏈向區域化轉變;勞動力套利作為全球供應鏈驅動力的重要性下降;勞動力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帶來人口挑戰;印度太平洋地區在全球經濟上日益重要而歐洲和南美的相對經濟比重下降。在此背景下, 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釋出了《2030年全球經濟主要趨勢》報告。
二、報告的主要內容
1.未來經濟的構成
未來全球經濟將更加以服務業為主導。多數經濟體將從製造業和原材料生產轉向服務業。在過去十年中,低收入國家的服務業增加值已佔GDP的40%左右,而同期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的佔比已從49%增至近54%。對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簡稱“經合組織”)成員國而言,服務業約佔GDP的70%。
服務業將在製造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既可以促進生產率最大化,又能提升產品價值。在美國和其他向數字經濟轉變的經濟體中,即使在製造業就業人數下降,服務的作用也仍然很突出。服務越來越嵌入到產品中,並與產品一起提供。製造業已經變得依賴於管理、研究、設計、銷售、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金融等服務以及大量資料驅動的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講,競爭性服務行業將繼續推動未來的競爭性製造業。目前,經合組織國家制造業出口中有30%至40%是由國內外服務業提供的增加值。1995年至2009年期間,幾乎所有經合組織成員國服務業創造的價值在製造業出口中的佔比都在增長,並且預計將繼續增長。
到2030年及以後,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將會降低。普華永道《2050年世界報告》顯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的GDP已經落後於中國,到2050年美國還將落後於印度。與此同時,美國在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將從16%降至12%。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美國實際GDP增長將從2018年的2.9%放緩至2024年的1.6%。大多數發達經濟體都表現出這一趨勢,包括歐盟、日本、韓國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東和非洲的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則有望加速。預計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也將下降,但仍將遠高於OECD國家(5.6%)。
2.全球人口構成變化趨勢
在未來幾十年中,隨著許多工業經濟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增長下降的趨勢,全球人口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日本將在發達國家中首先出現人口下降。目前日本人口約為1.27億, 預計到2050年將減少15%至25%,降至1億以下。德國也面臨人口下降,到2030年其人口將從8000萬下降到7800萬。韓國、法國和英國等經濟體的人口將趨於平穩,到2030年年均增長率不到 0.5%。土耳其的人口增長到2040年將趨於穩定。2018年美國的活產嬰兒為32年來最低,低於人口替代率。儘管美國的移民人口抵消了出生率的下降,但近年來淨移民人數有所下降,2018年同比下降了70%。中國的總人口將從2030年開始下降,2030年到2050年的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近20%,而同期老年人口將增長約30%。
3.供應鏈的區域化
自1947年10月關貿總協定簽署以來,全球商品貿易額已從1948年的588億美元猛增至2019年的近19萬億美元。運輸和物流改善、國家之間工資差距拉大、網際網路的廣泛採用等因素,刺激企業投資全球生產,從而促進了全球貿易爆炸式增長。然而,有五個因素開始影響全球化的無限制擴張,並通常會刺激供應鏈的區域化。
一是消費市場在貿易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企業會選擇將生產地點定位於主要消費市場附近,以更好地響應市場趨勢並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隨著全球消費向新興市場轉移,新興市場經濟體將為滿足自身消費需求而擴大商品生產,減少了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
二是新技術促進供應鏈的地理整合。例如,自動技術和增材製造最終將導致許多勞動密集型工作過時,並減少其他工作的勞動力需求。新技術將使企業能夠加快生產,並鼓勵供應商靠近消費者,以更快地提供新產品。
三是更加頻繁和強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將鼓勵供應鏈的區域化。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物理風險可能會影響運輸和生產成本, 延遲貨物和服務的交付,從而增加商業成本。隨著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程度也會隨之增加。企業將選擇縮短供應鏈,以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更本地化的短供應鏈將使製造商更多地瞭解和影響供應商的運營,從而有助於減少整個價值鏈的碳排放。
四是歐洲、中國和印度在新興產業領域打造領軍企業可能導致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在歐洲,歐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 得歐洲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與美國和中國的巨頭競爭。歐盟對該領域監管、競爭和稅收政策採取的強力舉措可能導致保護主義。中國扶持國有企業搶佔關鍵經濟領域的制高點。印度採取了多種方式,在某些領域主張徵收關稅和採取其他歧視性的支援本土創新的措施,同時採取直截了當的行動禁止中國科技企業的某些應用。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供應鏈的區域化。新冠肺炎流行導致全球製造業放緩,醫療裝置和藥品短缺,隨之而來的供需衝擊以及其帶來的供應鏈混亂,導致決策者和企業重新考慮為實現效率最大化而進行供應鏈建設。增大供應鏈彈性的措施可能會引發民族主義,如要求製造業從離岸轉回到本國。但是,實現供應鏈彈性最可能採取的形式是供應鏈區域化和多元化的結合。區域化將區域之間的生產劃分開來,減少了因依賴單個國家或拉長的供應鏈而產生的風險。供應鏈彈性還可以透過多樣化來實現。多樣化與區域化不是互斥的, 而是區域化的補充。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對全球供應鏈的重新考慮,但是它也促進了遠端工作的發展。遠端工作可以消除地理位置對招聘的限制,減輕勞動力市場中的重大摩擦,同時為企業拓展跨境業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供應鏈區域化不是均衡發展的。一些公司將選擇保持全球足跡,而另一些公司可能會與此相反,選擇在中國等特定國家/地區生產產品。在上述基本趨勢的推動下,區域化的步伐和範圍也將受到政府政策以及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成本和組織複雜性的影響。
區域化將透過減少進出口多樣化和簡化供應鏈來改變全球貿易格局。跨國公司將繼續為全球市場服務,但會透過多個較短的供應鏈來實現這一目標,以儘快將產品推向市場。有充分的歷史記錄表明,國際貿易與生產力增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對外國市場投資與生產力之間也存在因果關係。
全球競爭的加劇淘汰了生產率低下的企業,而高生產率的全球性企業最有可能實現增長。出口企業透過擴大規模,生產專門用於某些目的的產品以及從在新市場運營中獲得專門知識以提高生產率。貿易壁壘會降低生產率的增長。
儘管增材製造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和工藝可能會抵消全球貿易和生產率的下降預期,但尚不清楚它們能否在近期的疲軟經濟中刺激生產率的提高。
4.創新能力與全球價值鏈
研究全球價值鏈可以幫助人們瞭解某些經濟體未來的競爭力。全球化使企業能夠從不同國家獲取商品和服務,從而促進了全球價值鏈的形成。商品和服務的採購地點取決於各種因素的競爭,例如成本、人才和質量。但是,並非所有投入都是等同的。例如,某些投入(例如特定產品或高技術元器件背後的核心智慧財產權)在最終產品中所佔的價值可能大於工人在組裝最終產品時所提供的價值。
如果外國增加值在一個國家的出口中所佔份額較高,可能表明該國實行的是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政策,也可能來自其他因素,例如地理因素、經濟規模以及獲得自然資源的機會等。專門從事上游活動和服務的國家的出口中,其附加值往往較低。而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份額高表明該國在先進產業中佔據有利競爭地位。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成功通常是由強大的國內基礎推動的,其中包括相對較高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畢業生佔比,卓越的研究和學術機構,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政策,以及強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這些因素(本質上是基於知識的資產)有助於提升經濟體的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高附加值的活動。目前,美國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的增加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中國出口產品中的外國增加值已經大幅降低了,10年間下降了10%。同時,由於日本和韓國的作用下降,中國已開始在亞洲區域貿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在亞洲區域北美貿易增加值下降的情況下,東亞和東南亞增加了對北美出口的增加值,但是增幅相對較小。2015年北美的區域內貿易仍約佔製成品和商業服務增加值的85%。
計算機、電子和光學產品的需求和增加值也發生了變化。2005年到2015年間,北美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佔全球的份額從37%下降到21%,中國的需求份額從6%增加到20%,世界其他地區的份額從11%增長到19%。同時,北美在這些產品類別中的增加值份額從28%下降到17%,而中國從10%增長到28%。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國(高技術產品和中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佔全球的24%和20%)。但是,中國的中高技術產品出口仍然依賴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的投入。截至2015年,中國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出口增加值的30%以上來自國外。總體而言,2015年對中國的最大投入提供者是韓國(11.4%)、美國(11.2%)和日本(9.3%)。
自2008年的經濟衰退以來,美國資訊通訊技術(ICT)產品出口從佔全球出口總額的6%下降到4%,美國與中國的ICT產品貿易逆差有所擴大。但是,總體上美國依然在全球價值鏈 中佔居高階,約佔全球高技術出口總額的12%。自加入《資訊科技協議》以來,中國一直是ICT產品的組裝中心,但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將一些低成本的組裝活動推向了越南。
儘管未來幾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但在未來30年中,美國消費者仍將是最具有消費潛力的人群。這不僅會推動美國市場對創新產品的需求,而且會加速這些產品的規模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與其人均GDP呈正相關。但是,美國需要保持強大的STEM畢業生水平(尤其是學士以上學位)、一流的學術和研究機構,開放的投資政策以及強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才能繼續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中領先,並保持其在全球高科技價值鏈上的高階地位。
2008年以來,歐盟和日本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一直在艱難地復甦,而中國正從組裝等低附加值活動轉向研發等高附加值活動,中國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增長已超過發達經濟體。在包括製造業和ICT服務的“資訊產業”這一廣泛領域中,附加值正在從歐盟、美國和日本轉移到中國,中國資訊產業的國內增加值從2005年的59%增至2015年的70%。儘管全球對中國資訊產業增加值的依賴日益增加,但美國的國內生產仍可以滿足85%左右的需求。趨勢表明,全球對中國的一般和部分高科技產業增加值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這將迫使美國採取措施 以維持美國領導地位。
5.數字經濟
以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可能重塑經濟增長的正規化。人工智慧技術有望在2030年使全球GDP增長14%(增加15.7萬億美元),尤其是在美國和中國。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將降低勞動力和商品生產成本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促進供應鏈的區域化,以更快地將商品提供給消費者,從而提高服務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從細分領域角度來看,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突破可以消除服務貿易壁壘,並且更容易使小型企業打入國外市場。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結合將改善各個行業的物流、供應鏈管理和商品生產。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資料,在美國,大約一半的工作場所活動可能由自主機器進行;在酒店和餐飲服務等行業中, 一些工作崗位面臨替代風險。為了保持競爭力,工人將不得不比現在更多地利用“軟”技能。而依靠批判性思維、決策、創造力和領導力的職業將很難被計算機替代。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廣泛採用將消除一些工作,並創造其他一些低技能和高技能的工作,例如對藍領工人更新、安裝和維修機器人的新需求以及對工程師和軟體開發人員的新增需求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在最適合自動化的製造業行業中,就業與產出之間的差距可能日益擴大。低技能、耗時的人力工作減少所帶來的生產率提高,將有助於推動宏觀經濟一直增長到2030年,但對就業帶來的影響更加不確定。面對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可能帶來的失業風險,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應對措施,以緩解潛在的失業激增。
三、報告對中國的啟示
全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數字技術一方面提高了勞動效率,另一方面也對人力資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對就業的衝擊效應不容忽視。據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至少有1.18億人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替代,另外大約有700-1200萬人需要轉換職業。因此,要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未雨綢繆,多措並舉,為新形勢下就業結構的平穩轉換做好充分準備。
一是加強失業風險預警。
建立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及時掌握監測企業人員變動情況及趨勢;建立專業設定、學生就業與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相銜接的預測預警機制;強化對重點就業群體的監測力度。
二是加強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
在學科設定、課程內容、 教學方式等方面與時俱進,緊跟數字時代發展;建立通用的數字技能分類,根據市場需求科學地制定和實施數字人才培養計劃;依託企業、職業院校和各類培訓機構,建立覆蓋全體、貫穿終身的數字人才培訓體系;鼓勵民營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參與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
三是完善就業相關法律和社會保障制度。
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工作方式的變化,應及時調整相關法律法規以覆蓋新型就業人群;工作方式的變化增加了人員的流動性,要確保勞動者在多個單位、地區之間流動時,能夠保留醫療和養老保險等福利;推動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實現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覆蓋範圍。
編譯:裴陽、王楠,責任編輯:王楠
資料來源:
https://csis-website-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 publication/GlobalEconomy2030_Report.pdf
感謝您的支援與關注,歡迎賜稿交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