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佔雲將軍,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傑出貢獻的革命者、是中國現代革命史直接而重要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羅佔雲將軍的赫赫戰功,在本文不做贅述;單從他革命生活中一樁一件看似甚微卻又感人至深的小事加以記述;還原功勳卓著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範。
羅佔雲,1910年出生於雲南省大關縣“小街”舊社會的一戶貧苦家庭,7歲起給地主放牛討生活,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11歲時進小酒作坊當了童工。因為從苦日子裡趟過來的緣故,羅佔雲,一生都保持著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品質以及對他們有著極深厚的感情。
1924年,正值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之際,15歲的羅佔雲投身滇軍,開始了他的一生戎馬。他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井崗山斗爭、長征和建立兩淮抗日根據地。羅佔雲在戰場上,先後九次負傷,英勇頑強,以“猛將”著稱。
1937年春,紅軍長征到達陝北,羅佔雲擔任第一作戰分割槽司令員。27歲的羅佔雲還沒有革命伴侶,經過一方面軍供給部政治部朱主任和四方面軍婦女獨立營政委鍾明彪的牽線搭橋,羅佔雲與婦女獨立營的四川籍女戰士鄧宇藍見面了。
初次見面時,羅佔雲披著一件舊軍衣,強撐著病體迎接。此時,因長途征戰,積勞成疾,羅佔雲身體十分虛弱,人又黑又瘦,比他的實際年齡看上去蒼老許多。鄧宇藍已知道他的身世和一些革命經歷,羅佔雲給鄧宇藍留下一副樸實的工農幹部的印象,讓鄧宇藍心生同情和敬佩。
在以後不斷的接觸中,她進一步瞭解羅佔雲九死一生的戰鬥經歷,她也向他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和革命經歷。
1935年春,紅軍長征到達四川懋功縣,組織農民建立蘇維埃政府,老百姓見救星到來,高興萬分,他們成了紅軍的依靠物件,積極參加黨和紅軍組織的活動,鄧宇藍的父母也參加了蘇維埃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秋天紅軍北上,白匪還鄉團打回來,把她的父母及一些鄉親殘忍殺害。
鄧宇藍只有15歲,她帶著11歲和4歲的兩個弟弟逃進深山,住在山洞裡,打些野菜山果充飢。這樣在山裡熬了兩個月,終於又盼來了一支紅軍隊伍路過家鄉。他們姐弟找到紅軍哭訴,後來,她被批准成為一名紅軍女戰士,大弟到省委少先隊,小弟只好託付給親戚。
羅佔雲望著身邊這位苦大仇深而又堅毅頑強的姑娘,緊咬牙關,緊緊握著她的雙手。從他怒髮衝冠的表情可看出他熱血湧動、他的心充滿著對鄧宇藍的同情和關愛,和對她在逆境中堅強不屈的意志的肯定。
共同的出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使他們相遇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們願意攜手面對革命的風雨。27歲的羅佔雲和18歲的鄧宇蘭在延長縣舉行了簡樸的婚禮,不少同志趕來祝賀。
婚後不久,羅佔雲,調任陝北軍事部 ( 陝北軍區 ) 參謀長。他在中央蘇區曾經9次負傷,左臂殘疾 , 身體很差。為了給他滋補身體以應付繁重的工作 , 妻子就和警衛員商量,要用丈夫的殘疾金向房東大娘買只老母雞燉湯給他補補身子。
這事被羅佔雲知道後 , 立即加以制止。 他對說 : “大娘家的老母雞可以生蛋換油鹽 , 你們把雞 買來殺了 , 以後她家拿什麼去換油鹽呀 ? 不許這樣做 ! ” 買老母雞的事就此作罷 。
在陝北他們共同生活了一年。短短一年間,鄧宇藍耳濡目染,從丈夫的一言一行中,她感受到了作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革命將領以軍民利益高於一切的高尚情操。
1938年冬,羅佔雲奉命隨李先念赴華中,鄧宇藍留在延安邊區黨校學習。1939年春,她離開延安轉道西安去華中,沿途克服了不少艱難險阻,秋天才到達羅佔雲所處的八團駐地。
分別一年相聚,鄧宇藍髮現丈夫人變得更瘦更黑,他仍穿一套舊軍衣,襯衣長滿蝨子,沒有一件換洗衣服。鄧宇藍說:“你身上這麼多蝨子,不要把孩子咬壞了!”
他笑著回答:“你看我們哪個人有第二件襯衣?現在還不是享福的時候啊!”接著說:“我們都還活著,還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戰鬥,就應該感到高興和滿足了。”
她只好讓丈夫脫下衣服躺在被窩裡,把髒衣服洗盡烘乾,蝨子掉在火裡噼噼直響,問他:“怎麼髒成這樣?”他風趣地答道:“同志,這叫革命蟲。”
鄧宇藍只住了兩天,就帶著孩子到後方留守處工作。半年之後,鄧宇藍和羅佔雲在路東半塔集相會。這次,鄧宇藍替丈夫做了一件藍條子的土布襯衣,他很驚奇地問:“你哪裡來的錢買布?”鄧宇藍告訴他是孩子的保育費節省出來的。
“孩子有保育費?”接著他說:“保育費最好不領,現在經濟很困難,為公家省一個錢也是好的。”從此 , 他們這一點 “ 收入 ” 也停掉了 。
皖南事變後,日寇加大對我根據地的“掃蕩”、“清鄉”,抗戰處於最艱難的歲月。一個時期,部隊基本上靠吃黃豆。一次,為了照顧他虛弱的身體,特意給他做了一碗麵條。他對事務長說:“打仗靠大家,光我一個人吃好,也消滅不了幾個敵人,在井岡山時候,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不是和戰士們吃的一樣嗎?”最後,這碗麵條送給病號吃了。
他常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戰士們去打仗,子彈打在身上要流血,有的還要犧牲。對他們不關心,不愛護,怎麼對得起他們呢?”但誰要是有了缺點,他批評起來一點不留情面。他說:“都是帶兵打仗的人,小錯誤要傷人,大錯誤要死人,等到犯大錯誤再批評,那就晚了。”
他嚴中有愛,打了勝仗,他給幹部戰士祝酒慶功;誰犧牲了,如何掩埋,他要親自過問;每當有家屬生孩子,哪怕條件再艱苦,他都要求供給部送點油、肉、紅糖和布;家屬來部隊,儘可能抽空去看看,問寒問暖;供給部主任羅照年的母親來部隊,年高衣薄,他就把別人送給的一塊獸皮做成皮襖給老太太穿;馬伏家中生活困難,他把自己的殘廢金寄去。
1944年秋冬,部隊駐紮在來安縣毛莊。冬天刺骨的寒冷,一戶從山東逃荒來的老鄉,老少9口人擠在河埂上的一個地窩棚裡,連一床禦寒的破棉被都沒有,衣服破爛不堪,孩子被凍得直哭 。身為二師五旅旅長、路東軍分割槽司令員的羅佔雲知道後嘆息不止 , 立即讓警衛員王煥祥把他的棉被送給那位老鄉 。
警衛員為難地說 : “ 您也只有這一條被子 (還是1939年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敬亭犧牲時留給他的)送給老鄉了 ,自己晚上蓋什麼呢 ? ” 羅佔雲說 : “ 我好辦 , 下面多鋪些稻草就可以 了。 ” 又叫供給部送兩鬥米救燃眉之急。
當老鄉得知送被子給他的竟是一位新四軍的旅長後 , 激動得眼含熱淚 , 拉著羅佔雲的手直道謝 。但是他並不知道那是旅長的唯一的一條被子。 羅佔雲真誠地對他說:“我們新四軍也是勞苦百姓出身,都是一家人,現在艱苦些,等勝利了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再堅持一下吧!”
他艱苦樸素、愛兵愛民的作風,被同志們稱道。他從嚴要求自己的妻子,在軍民中也是出了名的。
他要求妻子在做好家務、帶好孩子的同時,要幹好革命工作,還要種點莊稼、瓜果蔬菜,養雞養兔、割草喂牲口……。
羅佔雲知道自己對妻子的要求過多,他誠懇地安慰道:“我的精力都用到指揮作戰方面,家庭的擔子只有辛苦你了。你的行為不只為我排憂解難,更為部隊樹立榜樣……”
1947年11月,從華東黨校學習結業的羅佔雲,選擇到條件更差的淮北工作,被任命為淮北軍區副司令員。鄧宇藍帶著孩子送他出徵時,他們已經有了四個孩子,最小的女兒才出生40天。他對妻子說:“在這次三查三整中,你要好好找缺點,自己找完了再幫助別的同志找。透過這次運動,把自己提高一步。”送他出徵不知多少次了,但鄧宇藍萬萬沒想到這次送別竟是永別。
到達淮北後,羅佔雲同志舊傷復發。一天,在和一個幹部談話時,竟然昏倒在椅子旁;又一天夜間,突然從床上跌下,病情日趨嚴重。在去醫院的路上,風大、天冷,他發著高燒,幾次從馬背上摔下來。
警衛員看他實在不能騎馬,便找來老鄉,準備用擔架抬他,因當時正值淮北鬧春荒,群眾生活極度困苦,他說:“不能讓群眾餓著肚子抬我。”堅決不肯上擔架。警衛員拗不過他,只好扶著他一步一步地走到醫院。
但終因積勞過深,醫治無效。4月24日深夜,羅佔雲在軍區後方,江蘇泗洪半城軍醫院走完38歲的人生歷程。臨終前他請警衛員轉囑妻子:“說好了,等革命勝利後,要帶著全家回一趟老家雲南大關,無法兌現這個心願了。叮嚀妻子要努力為黨工作,撫養好孩子。”最後用微弱的聲音低呼著:“共產黨萬歲!”終將其畢生的精力與生命全部貢獻於中國人民革命事業。
那時,鄧宇藍同志攜其子女四人,在山東湯海地區工作。丈夫離世的噩耗傳來
一樁樁、一件件,深深地印在鄧宇藍的腦海裡;一折折、一幕幕,清楚地浮現在她眼前。她不能相信他撒手離開了!
在全國即將解放之時,新中國的五星紅旗正要飄揚, 禮炮正要響起的時候 他卻永遠離開了他為之流血,為之奮鬥了20多年的革命事業,離開了他的部隊和戰友,離開了相依為命的親人……。
羅佔雲逝世時,四個孩子中,最大的不到十歲,最小的還不到五個月。此後,鄧宇藍獨自將四個兒女撫養長大,她以自己與生俱來的革命者的堅定和豁達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孩子們長大後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有出色的表現。鄧宇藍同志於1982年9月28日去世。
感謝你看完全文。
文字由作者主觀思想+歷史客觀事實梳理撰寫。
讀歷史生智慧,讀歷史長學問,讀歷史明事理。關注@文乎
更多文章請點選下方藍色標題檢視
追憶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與妻子吳佩煜:同窗相戀,生三女皆有成就
共和國第一軍嫂:高壽115歲,苦等丈夫75載,至死堅信他還活著
驚世傳奇:夫婦失散60年,再婚後發現對方竟是原配,餘生相伴12年
追憶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與德國妻子:秘密結婚,三子女皆有成就
小兒麻痺症終結者顧方舟:護佑幾代中國人,臨終前語音感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