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何如此痴迷於買房?對此不同階段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對於70後而言,成家立業、先有房後有家是每個男人的必經之路,毫不客氣地說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就是終極夢想,也許當今很多人都不明白,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傳統思想的魅力。而對於80後而言,隨著各行各業的理財手段興起,此時買房就顯得很有價效比,短期有著明顯的上升空間,而長期也跑得贏膨脹,與其說大家喜歡買房,還不如是選擇了最有價值的投資。
當看到這句話時,請問大家感受如何?客觀來講,一代又一代人都聽過這句話,但現實很打臉,事實證明那些曾經沒有買房的人最後都後悔了,房價的上漲似乎真的超過了市場經濟的本質。而對於90後而言,買房卻成為了必需品,最關鍵的是和剛需繫結在一起,例如結婚、孩子上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抱怨的同時又不得不接受現實。
平心而論,從這3代人房子所扮演的角色變化來看,無疑證明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房子從最初的住房需求成為了投資金融產品。事實上這一點在各維度資料上也得到淋淋盡致的體現,例如我國槓桿率從2008年的17.9%上漲至2020年的62.2%,在如此漲幅的局面下,超過50%都是住房貸款,也就是說100個負債人當中就有50個人揹負房貸。其次在過去20年時間裡,我國商品房總銷售138億平方米,就算不包括小產權房和宅基地,核算下的住房資料早已突破人均1.2套。僅從這些赤裸裸的資料來看,任何經濟的過度聚集都存在金融槓桿的轉移,或者市場資源兩極分化,例如我國住房空置率為22.4%。
如果將眼光放在今年樓市,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賣房的人比買房的人還多,不管是開發商還是二手房市場,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者說曾經的房子不愁賣,當下卻成為了各地城市的“保樓行動”開始了。
至於為何會造就這樣的趨勢,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開發商“自身難保”。客觀來講,從2018年開始,開發商的現金流週轉開始出現拐點,一方面是央行、銀保監會明確表態降負債、弱槓桿,2021年更是針對金融機構明確限制涉房貸款佔比,這對於早已習慣高透支的開發商而言,無疑是巨大沖擊。另一方面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導致各行各業經濟受挫,在沒有線下流量的局面下,說實話實體經濟的確招架不住,最直接影響就是購房者手上根本沒有錢。
在以上2點的助推下,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最真實的狀態浮出水面,對此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新聞,有的開發商甚至退租辦公地點了。也許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壓力,也許是開發商釜底抽薪,如何將現有的專案房子如期交付,這已然成為了當務之急,甚至有的官方部門為了遏制風險產生,積極幫助解決債務糾紛。
而在這敏感時刻,13個省市的財政迎來考驗,說白了曾經扛大樑的土地財政出現了波動。雲南、廣西、山西、甘肅、河北、江西、遼寧等13個城市2021年土地出讓金同比下滑超過20%,其中昆明跌幅高達77.3%。對此不少專家表示,最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低迷,特別是二手房參考指導價打擊投機後,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擴大住宅供應。而對於頭部城市而言,第三輪土地集中出讓才是影響的關鍵,從現有資料來看,今年延續將會是大機率事件,這也代表著土地財政下跌也是今年要面對的問題。
客觀來講,此時樓市的風向很簡單,保樓行動正式拉開序幕,不管是開發商還是監管部門,當下優先考慮的是購房者的合法權益,或者說在這個關鍵時刻,開發商的一絲疏漏都有可能被放大,也就是短期1-2年內,絕大多數開發商並沒有經歷去拿地建房。而接踵而至的是土地財政的下行趨勢,這就是各地城市主體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透過現有的經濟體現扭轉房地產行業的高槓杆局面。對此不少人都覺得房地產稅算是最後一張王牌了,透過稅收制度增加持房成本,從而反哺城市經濟建設,同樣一筆錢,只是來源不一樣而已。
總的來說,今年樓市形勢有點像2014年,市場有點壓抑,消費市場的購房意願並不是很景氣,特別是在金融政策穩健情況下,這一次結局恐怕和2014年截然相反。對於購房者而言,請記住一句話,那就是儘量選擇現房,看得見摸得著才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