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難聽到“屎瓜”這個名字,但許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並不陌生它。過去農田常見的“屎瓜”一直被當做害草,鋤之惟恐不盡,為什麼現在卻成了“香餑餑”?
首先,解釋“屎瓜”的起源。這種植物開花後生長和成熟緩慢,被鳥類和其他動物作為食物食用。這些動物排洩的糞便會把這些果實中的種子包住。種子可以在糞便的水分下快速存活和生長,所以它被稱為“屎瓜”。
“屎瓜”是馬泡瓜,是黃瓜屬下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強的生長和生命力,並且有很多功效。它可以競爭作物和土壤的養分,根系發達,砧木生長旺盛,對環境適應性強,也能抗旱。在降雨量較少的天氣下,作物的生長會枯萎,但馬泡瓜仍然生長旺盛。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說它會害草,但是現在為什麼成了“香餑餑”呢?
這與它的使用的用途有關,馬泡瓜首先是一種傳統藥材,馬泡瓜籽經壓榨後,可獲得優質食用油。這種馬泡瓜栽培壓榨食用油風味濃郁,營養豐富,價格昂貴。與傳統油料作物壓榨的食用油相比,價格要高得多。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種植的人,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成了“香餑餑”的原因了吧。
朋友們,你們見過“屎瓜”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