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1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和裴偉士教授獲得生命科學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傑教授獲得物質科學獎;中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施敏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約650萬人民幣),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生命科學獎
來自香港大學的袁國勇、裴偉士獲得生命科學獎,獎勵他們發現了冠狀病毒(SARS-COV-1)為導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病原,以及由動物到人的傳染鏈,為人類應對MERS和COVID-19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產生了重大影響。
袁國勇教授,1956年出生於中國香港,1998年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教授,在2001年至2011年擔任港大微生物學系主任,他是傑出的微生物學家、傳染病專家和外科醫生。他是香港醫學科學院的病理學家、外科專家,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榮授院士和美國醫學院士;他在2006-2007年間獲得裘氏資深研究員獎並在2007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士, 他在2002年在香港評為太平紳士並在2004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頒發的銀紫荊獎章。
因其在新發傳染病的專長和貢獻,袁國勇在2000年被任命為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所所長以促進香港大學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之間的合作。他的研究特點是針對各種病床上的各種疑難雜症尋找治療方法,然後把臨床樣品帶到實驗鑑定新型的致病病原體,許多動物源性的病源就是這樣發現的,利用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和他的經驗以及領導才能協調醫生,微生物學家和流行病學家,他曾多次幫助政府控制疫情在小區、醫院或動物中的爆發。
袁國勇的專長在控制2003年的SARS全球爆發中得到了印證。他在發現SARS感染病源體,即SARS 冠狀病毒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病毒的鑑定是疫情最後得到有效控制的關鍵。多年來,他帶領他的團隊發現倆超過50種新病原體,包括人類冠狀病毒HKU1、蝙蝠類似SARS冠狀病毒、蝙蝠冠狀病毒HKU2-24 和很多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
他在1998年首先在Lancet(柳葉刀)醫學期刊發表了關於禽流感H5N1實驗室診斷的論文,這篇論文已經倍引用超過500次,為表彰他在傳染病領域的貢獻,香港大學在2005年聘任他為霍英東傳染病學教授,同樣在2005年,為突顯港大在該領域的成就和貢獻,中國科學技術部授予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中國大陸地區以外成立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袁國勇為首任實驗室主任至今。
裴偉士教授,1949年出生於斯裡蘭卡,1981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教授。他是英國皇家病理科醫學院院士,倫敦皇家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病理學院及醫學院院士,香港病理學及醫學院院士,香港社群醫學院榮譽院士,英國公共衛生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裴偉士教授目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病毒學講座教授、譚華正基金(醫療科學)教授。裴偉士教授合作領導在香港大學的世界衛生組織流感H5參考實驗室,以及領導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
他目前的研究包括關於流感病毒的機理、先天免疫反應、傳播、生態、及在人類和動物 (例如家禽、豬和野鳥) 中的流行病學。他的研究對人類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出現和其他病理機理有重大的發現,他共同參與的研究亦對控制流感和動物流感提供實證基礎。
他對H5N1禽流感所引發的嚴重肺炎有嶄新理解,以至對此病引入新的治療方法。他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在SARS冠狀病毒的發現、診斷和病理有重要角色。他目前亦對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進行研究。
物質科學獎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科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張傑教授獲得物質科學獎,獎勵他透過調控鐳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精確可控的超短脈衝快電子束,並將其應用於實現超高時空分辨高能電子衍射成像,和鐳射核聚變的快點火研究。
張傑,1958年出生於中國山西。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
張傑教授是世界知名的鐳射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在高能量密度物理和鐳射聚變物理前沿研究領域做出多項重要學術貢獻,並因此於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獲得鐳射聚變與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領域國際最重要的獎項-愛德華·泰勒獎章,他也是世界範圍內首位獲得該項榮譽的華人科學家。
張傑教授領導的上海交大鐳射等離子體實驗室研究團隊,連續三期(九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資助(2012-2020),長期與美國、英國、日本的重要科研機構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是國際學術界相關領域最有影響的團隊之一。
在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裡,張傑教授在鐳射等離子體研究領域培養了100多名博士,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活躍在鐳射等離子體研究領域,並在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獲得了教職和研究崗位。張傑還全國培養出蔡詩東等離子體物理獎獲得者最多的博士生導師之一。
張傑教授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專案,還是兩期科技部973專案首席科學家,目前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中科院“新型鐳射聚變方案”先導專項研究。
張傑教授曾先後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8)、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199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學者(1999)、中國科學院優秀百人計劃獲得者(2002)、中國光學學會王大珩光學獎(2002)、中國物理學會饒毓泰物理獎(2003)、世界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2004)、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6)、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7)、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200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1)、美國核學會愛德華·泰勒獎章(鐳射聚變與高能量密度領域國際最高獎項)(2015)、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18)。
2006年-2017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2017年-2018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目前擔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致遠學院榮譽院長。
他曾任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主席、香港特區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UGC)委員、香港特區科研資助委員會(RGC)委員、新加坡國家研究理事會(NRF)外國專家評審委員、德國洪堡基金會(AvH)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在物理領域設立的Comstock Prize和美國物理學會在等離子體領域設立的Ronald Davidson等離子體物理獎遴選委員會委員。他是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2008)、英國女王大學榮譽博士(2010)、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榮譽博士(2011)、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榮譽博士(2013)。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來自中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施敏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勵他對金屬與半導體間載流子互傳的理論認知做出的貢獻,促成了過去50年中按“摩爾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積體電路中如何形成歐姆和肯特基接觸的關鍵技術。
施敏教授出生於南京市,在臺灣長大。1957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電機系,1960年在華盛頓大學獲電機工程碩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學獲電機工程博士。他於1967年在美國與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浮柵儲存(FGM)效應,是廣泛應用的快快閃記憶體儲器之核心發明。這裡所獎勵的科學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學 (今陽明交通大學) 期間完成的。
施敏教授對跨金屬/半導體 (金/半)載流子的傳輸理論和實踐,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他對於大範圍摻雜(1014-1020/cm3) 和工作溫度 (矽: 77K-373K;砷化鎵:50K-500K)的金/半接觸特性,透過跨金/半介面勢壘的量子隧道穿越、熱電子發射、映象力降低、和二維統計雜質變化的共同效應都做出了分析和實驗。這些對矽和砷化鎵半導體的前沿貢獻, 不僅奠定了歐姆和肖特基 (歐/肖)接觸的科學理論基礎,並且開啟了製造近代半導體器件的可擴充套件途徑。在接下來的50年中,它們被廣泛的用於計算、通訊、感測、控制、成像和記憶之晶片電路的製造,對人類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貢獻。1994年,當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數理組)。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還撰寫了具有傳奇色彩的研究專著《半導體器件物理學》。這是一本全球半導體和積體電路研究人員“必學”之書,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師/學生以及整個電子和光子行業的工程師使用和引用。
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並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定“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金。獎金來源於公共聲譽優良、社會貢獻突出且深度認同科學價值的行業領軍人物自願出資,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負責獎金的捐贈和發放。每項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
未來科學大獎對獲獎者的國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並主要在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完成。
推動科學、成就未來。未來科學大獎希望獎勵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啟蒙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於科學,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來源:未來科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