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9月23日訊 (本網記者 張慧雅)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在西行取經的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故事為題材,以民族管絃樂隊為表演主體,我國第一部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今晚八點將在敦煌大劇院精彩上演。屆時,中國甘肅網及西北角新聞客戶端將進行現場直播。
作為第五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十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文藝演出專案之一的《玄奘西行》由中央民族樂團出品,著名作曲家姜瑩擔任作曲、編劇、總導演,著名導演馮小寧擔任藝術顧問。
該劇主題與弘揚絲路精神高度契合,舞臺形式新穎,演出結束後中央民族樂團會將演出的整套道劇、舞美、服裝等全部捐贈甘肅省,以後甘肅將能獨立演出該劇。
《玄奘西行》突出音樂的抽象敘事功能,以“大乘天”“佛門”“一念”“潛關”“問路”“遇險”“極樂”“高昌”“普度”“雪山”“祭天”“菩提”“那爛陀”“如夢”“大唐”十五個章節為架構,運用多媒體視角和舞美技術建構虛實空間,淋漓盡致地彰顯出一代宗師捨身求法、執著信念、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
姜瑩表示,《玄奘西行》最大的首創在於用器樂音樂以“劇”的形式,把故事從聽覺和視覺透過器樂演奏家扮演戲劇角色“演出來”,之所以它能區別於通常的標題音樂,就在於它已成為集文學、音樂、表演,舞臺美術等多種元素合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藝術,這也正是《玄奘西行》作為世界首創“器樂劇”的定義和獨特性。
首開民族器樂劇創新形式,不拘泥於常規音樂表演,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融合,以故事性的敘事手法生動講述玄奘西行的故事和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演奏家用“音樂”和“語言”的雙重表述,大大拓展了樂器演奏的表現空間。透過服裝、燈光、動作、造型及現代化多媒體舞美技術,呈現完美的情境效果,更好地推動劇情發展、展現樂曲的精神內涵,令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玄奘西行》裡有73種不同型別的樂器,共分四大類,即:當今民族管絃樂隊的常用樂器、敦煌復原樂器、新疆傳統樂器、印度傳統樂器,展現了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印度等風格特徵的音樂文化,彰顯了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音樂在歷史的陶冶、沉澱、融合中兼收幷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多元文化特質。
以“戲劇”與“樂器”作為玄奘西行之路上精神文化高度凝練的象徵與代表,笛、簫、胡琴、琵琶、嗩吶、阮、箜篌、艾捷克、熱瓦普、冬不拉、庫布孜、薩塔爾、手鼓、鷹笛及新疆木卡姆演唱等集中呈現,讓觀眾在看故事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絲綢之路上豐富多彩的器樂文化,這也是該劇能稱為“民族器樂劇”的匠心所在。(本文所有照片均由甘肅省文旅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