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783期)
在與人交往中,不管孩子還是大人, 都會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可以對別人說“不”?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是好朋友請兒子去學校小賣店跑個腿兒,兒子肯定很樂意,因為他知道,一旦有困難,朋友也會二話不說幫助自己。但如果是一個平時幾乎沒交集的同學讓他這麼做,他可能會豎起邊界大旗說:“不好意思,我沒空兒哦。”
在某種程度上,孩子的友情也是一種“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感情,如果能幫孩子找到友情中的“西施”,同時建立起社交邊界,會更利於他們今後的社交生活。因為,社交邊界有以下用處:
1.可以幫孩子避開無用社交。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人際關係的核心就是互相麻煩,所以才有了那句“遠親不如近鄰”。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互相麻煩的社交只會發生在“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傳統社群中。
而現在,一個班級至少有50個孩子,如果每個孩子都同等交往,學習的時間就微乎其微。何況他們早已是網路社會的原住民,社交物件更加廣泛,缺乏邊界會讓他們耗費更多的時間。
2.可以幫孩子辨別真正的朋友。互相麻煩的前提是不欠人情,如果永遠只是一方得利,那便不是正常的社交模式,只是一方自私地侵佔另一方的資源。要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社交邊界。
我第一次意識到孩子的社交邊界,是突然發現兒子的電話手錶開始設了密碼,這種感覺有點類似當年我給日記加了一把鎖。我一直覺得兒子與我無話不說,母子關係十分和諧,但他依舊做出了這種明確劃出邊界的行為。
我心裡糾結了一下,但還是選擇理解和支援,因為這說明他也許同樣有能力在交朋友時設立邊界,不會輕易受傷害。
3.可以幫孩子瞭解自己的角色。建立社交邊界,並不是要讓自己成為社交盲區。即便是那些說著“我不麻煩你,你也不要來麻煩我”的年輕人,一樣也有三五知己在身邊,沒有讓自己活成孤島。
只不過當你對別人有邊界時,別人也會對你有邊界,這樣孩子可以知道,不是每一聲“對不起”都能夠換來“沒關係”,也不是每一次請求都能得到想要的回應。被拒,意思就是被隔離在對方的社交邊界之外,這可以讓孩子反省自己的做法,重新審視這段友誼,下一次可以提前避雷,不再讓彼此覺得不舒服。
4.平等的邊界讓友情更堅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是19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一句名言,本意是指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原則,但這個道理在人際之間也一樣適用。只有互不相欠、平等互惠的友情才能夠長久,而邊界感就是在友情中維持這種平等的工具。
如果說好朋友是把好東西帶到生命中來的人,那麼這個“好東西”除了是好吃、好玩的,也可以是好的方法、好的榜樣、好的觀點,甚至是好的邊界感。
以往,我們更注重教孩子怎樣表達自己、包容他人、融入集體。可沒想到,現在的孩子一長大,就忙著用“我不麻煩你,請你也不要來麻煩我”來劃清邊界。我們這些父母也許很困惑,但更應該想到:在如今紛繁多元的社會形態中,有邊界不是壞事,反而可以擁有更大的自由。
我們鼓勵孩子社交的初衷,是為了讓他們感受生而為人的情感多樣性。而這一切,正是因為有了邊界、有了規則才能得以實現,才能更加深厚、豐富。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作者:陳妍媽媽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