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一般要根據寶寶的臨床症狀及嚴重程度,即臨床分類,再結合寶寶的年齡、藥物的安全性及依從性等因素綜合考慮。
一. 過敏性鼻炎的臨床分類:
1. 按症狀發作時間分為:
1) 間歇性:每週症狀發作<4天,或連續<4周;
2) 持續性:每週症狀發作≥4天,且連續≥4周。
2. 按過敏原種類分類:
1) 季節性:症狀發作呈季節性,常見致敏原包括花粉、真菌等季節性吸入物過敏原;
2) 常年性: 症狀發作呈常年性,常見致敏原包括塵蟎、蟑螂、 動物皮屑等室內常年性吸入物過敏原。
3. 按症狀表現分類:
1) 噴嚏及鼻涕型:陣發性噴嚏、水性鼻涕、鼻癢、不確定的鼻塞,晝重夜輕,常有結膜炎;
2) 鼻塞型:嚴重鼻塞、黏稠鼻涕、少或無嚏、無鼻癢、持續及夜間較重,結膜炎較少;
3) 混合型:症狀介於兩者之間。
4. 按症狀嚴重程度分類:
1) 輕度:症狀輕,不影響生活質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學習等);
2) 中-重度:症狀較重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二.治療方案的選擇
1. 目前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1) 鼻用糖皮質激素:對過敏性鼻炎的區域性症狀如噴嚏、流涕、鼻癢和鼻塞均有顯著改善作用,且區域性用藥,起效快,安全性好。常用藥有:糠酸氟替卡松鼻噴劑,≥2歲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劑,≥3歲使用;布地奈德鼻噴劑,≥6歲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12歲使用,等。2歲以下如症狀嚴重,需在醫生監測指導下,短期使用。
2) 第二代抗組胺藥:有口服和鼻用兩種。①口服二代抗組胺藥物:能顯著改善鼻癢、噴嚏和流涕等鼻部症狀,對合並眼部症狀也有效,但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臨床上兒童最常用的是西替利嗪,≥1歲使用,6月-1歲謹慎使用;氯雷他定,≥2歲使用。②鼻噴抗組胺藥物:比口服用藥起效更快,在鼻塞症狀的緩解上可能優於口服抗組胺藥。主要包括左卡巴斯汀,可用於6歲以下兒童;氮卓斯汀,≥6歲使用,等。
3) 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更適用於學齡前期鼻塞較重的患兒使用,部分併發哮喘的患者可受益,但對鼻癢、打噴嚏無明顯改善作用。常用的藥物是孟魯司特鈉(順爾寧),≥2歲使用,≥1歲合併哮喘患兒。
4) 減充血劑:是過敏性鼻炎的二線用藥,鼻塞嚴重時可短期應用,連續用藥不要超過7天。如羥甲唑啉,≥6歲用0.05%,2-6歲0.025%;賽洛唑啉,≥6歲用0.05%,3-6歲0.025%。
5) 鼻腔鹽水沖洗:具有減少過敏原沉積,清潔鼻腔的作用。
2. 根據年齡及疾病程度,採取階梯性治療模式:
1) 輕度間歇性過敏性鼻炎:採取抗組胺藥物治療
2) 中-重度間歇性和持續性過敏性鼻炎:採取鼻用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或(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用藥。
3) 年齡越小,藥物選擇越要規範,防止出現藥物副作用:嬰幼兒機體尚未發育成熟,用藥後可能出現的副反應風險比大孩子要高,且嬰幼兒以輕度間歇性過敏性鼻炎多見。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更應謹慎,謹記藥物的年齡限制、劑量和劑型,避免超說明書用藥給寶寶帶來風險。
常用方案參考:
① <6月齡:鹽水或海水鼻腔沖洗霧化等輔助治療為主;
② 6月—1歲:在醫生指導下可選擇應用西替利嗪滴劑口服;
③ 2~3歲:可選擇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口服,夜間鼻塞明顯者可加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症狀重者可應用鼻用糖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