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項老少咸宜的運動。有人整天佩戴運動手環或計步工具,晚上到家卻發現:一天下來走了小一萬步,為什麼感覺不到步行對健康的效果呢?
事實上,平時走路產生的步數,由於強度不夠,並不能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而有研究表明,走路快的人比走得慢的人,平均多活15~20年。
如何最大限度發揮走路的健康功效?《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為你解答。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教授 李躍華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教授 蘇浩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副教授 苟波
梅奧診所學報:走路快的人壽命更長
美國《梅奧診所學報》2019年曾對47.5萬人的步行速度和體重指數進行了長達7年的監測和研究,被觀察物件定期向研究者提交這兩項資料,研究者透過分析資料模型來估算其壽命預期。7年內共有12800人去世。
結果顯示,不管體重指數如何,走路快的人,壽命也更長。
在這項研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走路快的男性85.2~86.8歲。走路慢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72.4歲,男性則為64.8歲。由此計算出走路快的人大約能多活15~20年。
那麼,走路多快算快呢?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測試。
+每分鐘的步行數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研究人員指出,心率要達到最大值的60%以上,或者每分鐘100步,才算是“走路快”。
+對話測試
為了測量步速,走路時可試著說說話:
如果能大聲唱歌,表明步速太慢,強度不夠;
如果呼吸稍困難,但可舒適地交談,表明步速適中,已達到快走強度;
如果氣喘吁吁,不能輕易說話,說明步速過快。
專家認為,為保證鍛鍊效果,快走應至少每次40分鐘~60分鐘。按每秒走約兩步的頻率計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鐘,而“10000步”則需要一個多小時。
6種走法,各有養生功效
快走不僅可以減重增肌,還有益於心理健康,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突出作用。
● 調理便秘——走“一字步”
走一字步的要領是左右腳要輪番踩在兩腳之間中線的位置,左右腳掌著地的同時,分別向左右兩側扭胯,上身保持放鬆。
這種走路方式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於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有效防治便秘。
走路時需注意,擺髖扭胯的動作幅度不要太大,儘量保持身體平衡,以免扭傷腳踝。
● 緩解腰疼——倒著走
儘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可以採用正走和倒走結合的方式,每天走半個小時。
倒走可以鍛鍊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鍊效果,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痠痛之苦。
專家提醒,老人儘量不要倒走。
● 呼吸不暢——拍著走
走路時,兩手半握,虎口張開成弧形。右手拍打左胸,左手向右側後腰處拍打,然後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後腰,一邊前進,一邊交替拍。
拍著走可以鍛鍊肺部,有助於呼吸通暢。
行走時,要保持身體直立,眼睛向前看。
● 益腎臟——踮腳走
踮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踮腳走可以按摩足三陰,透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
專家提醒,老年人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長期堅持,每次不可過量;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 燃脂——走、跑交替
先快跑15秒,然後走路45秒,這樣交替運動20分鐘。也可以快跑60秒,然後快走3分鐘,這樣交替進行30分鐘。
這種方式強度比較大,運動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鬆全身,以緩解肌肉的緊張感。
● 防駝背—— 甩手大步走
行走時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邁步大小以兩臂伸直的距離為宜,同時前後甩臂,一般以每分鐘80~90步為宜。
甩手大步走可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張,同時,還能鍛鍊背部和腹部肌肉,減輕腰部負擔。
幾個小細節讓快走“增值”
為了在快走中獲益最大,大家可嘗試一些“增值”方法:
01
爬坡走
如果在跑步機上進行,可以調整一下坡度,改為爬坡走。此時,心臟、肺和肌肉需更加努力地工作,燃燒更多能量。
02
高強度間歇式訓練(HIIT)走法
即短時間高強度快走和低強度恢復休息交替進行。比如用較快的速度或爬坡3分鐘,然後在平坦的地形上慢走2分鐘,30分鐘內重複6次。
03
手持重物
不拉傷手臂的前提下,增加負重可以加大快走的強度。
快走注意事項
• 需抬頭挺胸向前看,速度平穩;
• 保持背部挺直,繃緊腹部肌肉;
• 放鬆地擺動雙臂,不要聳肩;
• 不要佩戴耳機,以免聽不到周圍情況;
• 最好每天走30分鐘,每週5次;
• 如果難以專門抽出時間,可分成3次10分鐘,或2次15分鐘來完成。▲
本期編輯:王薏欣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