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透過X射線和超聲波等探測器對人體需要檢查的部位進行斷層掃描,可提供較為清晰的影像 報告。因此,CT出具的檢查報告,可為很多疾病提供診斷指標。但是因為CT需要經過輻射線的照射後才能得到檢查結果,這不免讓人開始擔心,CT所產生的輻射是否對人體會造成傷害?
★CT對人體會造成哪些較大影響?
●隨機影響
只要進行過CT檢查的人,均會受到CT裝置所發射出來的輻射,其中最主要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這種輻射會致使某些敏感基因,產生突變行為,但是並不具備普遍性,而只是會對個別個體產生隨機性影響。
●確定影響
如果暴露在CT輻射環境較高的環境下,且輻射量超出人體承受範圍時,足以引發放射性疾病,甚至患上面板病、白血病等疾病。
●損害人體器官
抵抗力能力較弱的患者很容易受到CT輻射的影響,從而誘發多種併發症,如精神衰退、內臟器官受損、頭暈、細胞合成減少等異常症狀。
CT檢查的確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但是不會立馬出現突變反應,只有在長期CT醫療暴露的環境下,才可能存在致癌物質,而且接受檢查的患者若本身患有疾病,自身免疫系統防禦功能已經有所下降,若頻繁接觸CT,可能會導致免疫力屏障受損。
CT檢查部位的組織靈敏度不同,受到的輻射也不同,通常,高度靈敏的組織,如腦組織,更容易受到CT輻射影響。但是,身體受損嚴重程度的深淺與CT輻射劑量的多少相關,若輻射量較小,那麼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太大危害,因為,小劑量的輻射進入到人體後,人體也會產生代謝修復作用,將其輻射代謝而出。
在接受多次CT檢查後,體內殘餘的輻射難以代謝,會積累在體內,那麼CT檢查所發射出的輻射量,是否會引發癌症呢?
★CT輻射大,是否真的會引發癌症?
CT發射出來的X射線是由高能量的粒子光波組成,可穿透人體面板表層抵達深層組織,電離輻射會干擾人體細胞正常增殖分裂,讓健康細胞具有突變性,因此具有一定危害。
另外,針對不同的檢查部位,所發射的X射線劑量也是不同的,比如:頭部CT檢查,發射出的電離輻射量達2mSv左右;頸部CT檢查,發射出的電離輻射量達3mSv左右;胸部CT檢查,發射出的電離輻射量達6mSv左右。這些檢查所產生的輻射量並不算大,所產生的輻射影響,經過人體的修復後,可將輻射消除。
如果劑量超過正常劑量,那麼肯定是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的,會影響到正常的造血、細胞合成、激素調節等發育功能,甚至誘發癌症。像居里夫人長期暴露在電離輻射量較大的實驗室中,導致身患白血病,這也是因為受到輻射的影響而讓基因突變,發展成癌。
但是,做一次普通的CT檢查所發射出來的輻射量大約為2-15mSv,且一年不會做很多次。只有當人體每年接受到電離輻射達100mSv左右時,才會讓基因產生突變,導致健康受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受到手機、電腦、安檢儀器等電子物品散發出來的輻射,但是每年接收到的總電離輻射並不會積累到100mSv。因此,只要不頻繁做CT檢查,那麼幾乎不會讓身體健康受到輻射的危險。
從動物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只有長期暴露在大劑量輻射的環境下,才會誘發癌變,因此,大家可以放心接受檢查。但是在我接診過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害怕輻射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對CT檢查產生抗拒,其實,並不會造成病變損害,反之,若不積極接受CT檢查,那麼就無法得知患病部位的嚴重程度,從而增加治療難度。因此,總體來說,CT檢查利大於弊,且一年做CT檢查的次數少,並不會對人體造成病變傷害。但是,如果採取一些方法,是能夠減少CT輻射劑量的。
★如何減少CT輻射?
●遵從醫囑
在做CT檢查前,將身體上多餘的金屬配飾摘除,能夠避免金屬干擾檢查結果。若沒有遵從醫囑,那麼可能就需要進行二次檢查,這就會導致身體再次接受到電離輻射,增加輻射傷害。
為了提高檢查效率,在進行胃部CT時,醫生還會建議患者多喝水,讓胃部擴張,更有利於得到更清晰的影像報告;有的CT檢查,患者還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憋氣和吸氣,以便增加檢查正確率。
★哪些人群不適宜做CT檢查?
●嬰幼兒
嬰幼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差,雖然只是接受小劑量的輻射,但是受到的損傷可能比普通人要大,因此不適合做CT檢查。
●過敏體質人群
部分患者會對CT造影劑產生過敏反應,出現噁心嘔吐、面板紅腫瘙癢等症狀。
●腎功能不全者
腎臟代謝功能較差的患者,在接受CT造影劑注射時,由於腸胃較為敏感,因此也會發生噁心嘔吐的症狀,造成無法順利進行檢查。另外,即使是做完CT檢查,機體代謝輻射的速度也會比普通人慢,因此腎功能不全者也不適宜進行CT檢查。
CT檢查雖然會對人體產生一些危害,但是隻要將輻射劑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不頻繁接受CT檢查、規避禁忌風險,那麼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