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相是《易經》記載的一種秘術,透過觀察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質等來判斷一個人的命運。觀相雖然屬於封建迷信的範疇,也有科學依據,一個人的“相”,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當然,也沒有“神乎其神”的效果。電影以觀相人的視角展開,是為了增加電影的戲劇性,想必真實的歷史,不可能由觀相人來主導,即便有參與,影響也有限。
電影《觀相》講述的:一個罪臣之後,憑藉觀相識人的本領,步入官場,被皇帝委以託孤重任,無奈捲入皇室奪權之爭,意圖逆天改命失敗,兒子被殺傷心隱退,最終領悟點題:觀相識人只能看清浪花,但是浪花的起伏卻取決於風向,命運如同浪花一般,只能隨風向而變,不能左右風向。
電影《觀相》演繹的首陽大君李瑈篡位的這段歷史,發生在中國“靖難之役”之後,並且和中國“靖難之役”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稱為韓國的“靖難之役”。
從篡位者和被篡位者的關係來看,朱棣是朱允炆的叔叔,朱棣比首陽大君李瑈是端宗李弘暐的叔叔。
從關鍵人物來看,朱棣有個關鍵謀士是道衍和尚,朱棣比首陽大君李瑈有個關鍵謀士是韓明澮。
從奪權的過程來看,朱棣比首陽大君李瑈的奪權之路更加慘烈,難度係數更高,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戰爭,而首陽大君李瑈的奪權之路類似司馬懿,透過小規模獵殺反對者,就控制了局面。
從奪權後的表現來看,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在貴州和越南設省、編錄《永樂大典》、遷都北京;首陽大君李瑈編修的《經國大典》、《東國通鑑》、《經濟六典》,改革體制,鞏固王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相同的封建體制之下,權力交接往往最容易出現問題,獲得權力的方式也大同小異,都離不開權謀和暴力,當時的人民群眾只能寄希望於社會波及面小一些,反正都是“李家”的天下,交給誰不一樣。進入現代社會,權力爭鬥文明的多,不必像過去一樣動輒成千上萬的人身首異處,幸甚。
希望時代的大潮之下,每個人都能做一個起伏的浪花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