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的中國人民而言,毛主席可以說是近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了。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學習。也正是如此,他臨終時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因為靈車陪伴一個人生命中最後一程的運送工具,大家都對靈車十分關注。普通人會對先人的身後事不敢怠慢,更何況是如此偉大的毛主席,據稱還有老廠長測量遺體的時候太過謹慎反而變得緊張激動起來,手腳顫抖。是以,這次靈車的整個製造準備過程,也變得極富戲劇性。
而毛主席靈車製造過程:老廠長測量遺體時手腳不聽使喚。
造車前的決策:遺體歸處何在?
只要是中國人,都不會忘記1976年的九月九日。在那一日,中國近現代最偉大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毛主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失去這樣一個在歷史中舉足輕重地位的領袖,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但是對於中央高層而言,他們無暇讓自己繼續痛苦下去,他們要為這個對全國都有重要影響的領導人尋找一個合適的歸處。
其實,毛主席曾經打算讓自己火葬。可能在大多數中國人心中,土地是中國人最深的情意結。但是毛主席的想法卻更深更遠,他從客觀、可持續的角度表明,火葬能夠節約木材和土地資源,也能夠減少人力物力。
毛主席的想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周總理、朱將軍的葬禮都是火化儀式。據聞,毛主席甚至偷偷簽下了一份號召火葬的倡議書。所以一部分高層是十分贊成毛主席的決定,並且支援他的遺體進行火化儀式。
但是對於其他的中央高層來說,毛主席的個人所代表的意義實在是太過重大,他們必須得做出個更適合更妥善的決定。
雙方都各有各的道理,一時之間想要得出結論非常難。但是那時是九月,哪怕這時的北京已經入秋,但依然還是抵抗不過遺體腐化的速度。
所以,高層們必須得拋下分歧,共同想出一個應急之策。最後雙方都進行了一定的妥協:給毛主席進行暫時的遺體保護,等舉行了喪禮之後,大家再進行一次完善的討論,來決定接下來到底該如何是好。
既然已經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便開始落實喪禮的具體程序。除了喪禮的場地、棺材的定製、儀式的流程計劃,還有一個重要的工具:靈車。
需要造車期限:兩日必須完成
畢竟這是國家大事,任何一個細節不僅要精益求精,還要提高效率。當時,由於情況實在是太緊急,各方面準備都要加速再加速。
哪怕是靈車的製作,也是如此。
所以,領導們便找到了當時很有經驗的北京汽修四廠。
北京汽修四廠向來都是以改裝車出名,北京汽修四廠曾經緊急製作過周總理的搶救醫療車,後來周總理逝世後,這輛醫療車也被他們改造成了靈車。而汽修四廠向來都以效率高出名,處理過許多應急任務。他們的人員調配和工作流程可以說是最適合這次任務的。
而四廠這邊,有想過會接收到這個任務,卻沒想到上面給他下達的命令卻如此緊迫,居然讓他們用兩天時間完成。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追悼會就在兩天後,給所有人的時間都不多了,尤其是製造靈車的工作人員。
汽修四廠的眾人雖然覺得任務艱難,還是選擇了臨危受命。因為在所有四廠的員工心目中,毛主席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敬仰的人,能夠替自己尊敬的人制作送他最後一程的交通工具,是他們心中與有榮焉的事情。
於是他們便開始著手於靈車的製作,首先他們在各種各樣的合適選擇中,選擇了一部商旅兼得的車。這部車和毛主席也曾有過一段緣分,毛主席視察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就坐過這輛車辦公。
這輛車容量很大,也是頗有來頭。眾所周知,新中國伊始,我們一直都在致力於發展第二產業,尤其是汽車製造業,可以說是我們的重點發展物件。新中國第一輛自主製造的汽車是“解放牌”卡車。
而新中國第一輛自主製造的公交車,就是這輛車的型號:BK640了。從公車到商務車,BK640完成了它的華麗轉型,而這一次,它進入了“車生”的第三次轉型。
在確定好了車輛之後,四廠便著手進行改造設計。通常靈車內部的構造分為前部和後部,並且前部只有一排座位,後部則是置放冷藏遺體的棺槨。
而普通的商務車,只有司機位和其他座位之分,四廠要做的就是把除了司機那排的座位全部拆掉,並且以司機座位後的空間為界線,分隔出前部和後部。
然後便是車門的改造問題,普通的商旅車,車門都是在車體的側面。但是靈車的車門是在車門的後面。這方面要拆除車門,還要重新焊接車體。
而最難的其實是後部的裝置構造。畢竟是置放遺體的地方,必須得完全保障遺體不會被腐化。溫度、光線、甚至是擺放空間,都會造成遺體不同狀態的變化。所以四廠的員工們便兵分兩路:
員工們去處理冷氣、光線等電力裝置的電線鋪排,而四廠的老廠長則要負責一個更為艱鉅的任務,那就是去測量主席的身體,讓工人為主席量身定製適合存放他的冷藏櫃。
造車時的插曲:廠長雙手顫抖
老廠長其實只遠遠地見過主席,但是他和廠子裡其他的人一樣,都打心底地尊敬主席。當他在負責管理遺體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步步地走向主席時,他的內心抑制不住激動之情。
有如此近距離接觸榜樣的感動,也有對主席離開人世的痛苦,也有自己能為主席儘自己一份心意的欣慰。多種不同的情緒雜糅在一起,一時湧上心頭,淚水也湧上了他的眼眶。
工作人員看到他狀態有些起伏,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忙。老廠長自然不想假手於人,於是拿起測量工具走到了主席跟前。端詳著主席音容宛在的臉龐,他的呼吸聲也越來越重,拿著工具的手也越來越顫抖,差點就拿不穩了。
但是對主席的敬佩,和對工作的職業使命感讓他穩定心神,他一定要做好為主席所做的最後一項重要的工作。測完主席的身體後,老廠長長吁一口氣,感到全身虛脫,他滿懷安慰地看了主席最後一眼,將測量的資料交給了他的同事們。
拿到資料之後的四廠工人們,開始進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造計劃。他們極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尋找適合的材料,哪怕不遠千里也要找到最佳選擇。同時,他們注重各種細節,哪怕是電力裝置造成了一絲絲噪音,他們也要找出聲音的來源,做到整個環境輕音降噪。
工人們都將整個靈車的製作做到了極致,與之相對的,他們的工作環境卻是給他們一個不小的挑戰。九月的製造間,那時也沒有空調條件,為了進行保密活動,大家都關著門,這也造成了室內環境悶熱,大家都汗如雨下,可從沒有一個人說過一聲累。
有著共同期望和目標,所有人的動作都非常的有效率。他們終於在限定時間內做好了靈車。看著靈車載著毛主席的遺體,載向了舉辦喪禮的人民大會堂,廠長和工人們都萬分感慨。
中央高層決定,讓毛主席的遺體在人民大會堂擺放7日,以供人民群眾們瞻仰憑弔。全國上下開始了禁娛行動,大家都很自覺地遵守,共同地緬懷逝去的這位偉人。
也就是在這七天間,中央高層最終以華國鋒為代表做出了毛主席遺體最終的安置方案:主席的遺體將會放在毛主席紀念堂,供世人前來永遠懷念。但是毛主席紀念堂要建成至少需要一年,所以他的遺體需要置放在一個新的地方,而在這期間,靈車和棺材都要重新制作。
弔唁後的轉移:謹慎保護遺體
在新的靈車製作之前,毛主席的遺體二次儲存便成了重中之重。首先是進一步進行防腐。之前的防腐處理只是暫時性的,要想長期有效的讓身體不被腐蝕,新的防腐材料要進行更新。於是在運送到了毛主席遺體新的存放點之後,醫務人員便對毛主席的遺體進行了解剖。
解剖之後,醫務人員再用新的防腐材料注入體內。當時的負責人是協和醫院的張炳常醫生,曾擔任中國知名解剖學家張鋆先生的秘書。他擁有淵博的醫學知識和精湛的解剖技術,為毛主席遺體的防腐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確定了遺體能夠有相對一段時間不會腐化後,領導人們開始進行了下一步——選擇棺槨。他們在多方選擇和各國借鑑下,最終決定使用水晶棺作為毛主席新的棺槨。
享有水晶棺待遇的領導人並不多,在毛主席之前僅有四位領導人逝世之後以水晶棺為最後的容身之處。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蘇聯革命家列寧和越南的開國領導人胡志明。
中央高層希望專家們在前人的基礎上,給毛主席的水晶棺進行創新。除開水晶棺的表面設計要符合莊嚴肅穆的風格,其內部的結構和裝置也要適合毛主席的遺體儲存。
專家們決定從三個方面對水晶棺進行製作+創新。
首先就是水晶棺的外部製作。真正的水晶館,實際上是非常需要考究其硬度的。據稱,該水晶棺能夠抵得了八級地震,還能抵擋得住高射程武器的攻擊。
其次,是在水晶棺上進行創新。這次高層和專家都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用真正的水晶製作水晶棺。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事情,在毛主席之前的四位領導人所棲息的水晶棺,其實還是由玻璃所制。
雖然水晶硬度很高,確實真的擔得上成為棺材的材料。但是各種水晶的研磨和加工壓制都急需技術的考驗。好在我們的匠人們經受住了考驗,成功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由水晶製作的水晶棺。
而最後一個便是水晶棺的裝置設定。原本出於幫助人民群眾更好得瞻仰遺容,準備在水晶棺內部安裝燈光裝置。但是在多方考量和實驗之後,他們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改造。不過,他們決定從場館外部進行燈光設計,從另一個角度更好地表現出毛主席那慈威並存的容顏。
一切準備就緒,只欠東風了。
運輸工具升級:改裝主席愛車
提起“東風”,便想到我國第一批自主生產的轎車便是1958年生產的“東風牌”汽車。正是因為當年毛主席的一句“中國人不能沒有轎車”,才開始了我國的轎車之旅。
雖然之後的東風牌汽車出現了許多問題,但它為我們第二個靈車的原身——紅旗牌汽車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1959年,紅旗牌轎車正式製造投入到使用中,它的第一次面世便是在國慶十週年的閱兵儀式上。紅旗轎車作為檢閱車載著領導人們,威風凜凜地馳騁在道路上。
在這之後,紅旗汽車便成為了國家重要慶典和領導人的專用轎車。其中,毛主席特別喜愛紅旗車。除了紅旗車是國產車,毛主席支援國貨之外,也是因為紅旗車確實質量過硬。所以中央高層們對靈車的挑選的目光,自然便落在了紅旗車上。
一開始領導們也是挑中了毛主席平日最經常乘坐的那輛紅旗車,打算就把它改造成靈車。確實這個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非常適合,一是它無論是身前身後都一直為毛主席鞍前馬後,二來是前言曾提及的紅旗車確實質量過硬,第三是紅旗車CA770的三排轎車,是毛主席親自指示製造的。
但是這個決定卻被當時的靈車總設計師呂彥斌一口否決了。呂彥斌是東風牌汽車和紅旗牌汽車製造的第一把手,他對改造紅旗CA770表示不贊同,自然也是憑藉他多年豐富的專業經驗和閱歷所決定的。
呂彥斌
他認為現有的紅旗CA770即使有三排座,依然也沒辦法容納毛主席一米八的身長,加上還要安置其他裝置,更是難上加難。見提議失敗,高層們也犯了難,除了紅旗之外,他們想不到還有什麼車更適合做升級版的靈車了。
熟悉各種不同紅旗車型的呂彥斌,忽然想起了一輛世間僅有的車,它便是紅旗CA770L旅行車。關於這個旅行車,他的長度就將近六米,寬度也接近兩米,從容量上來說足夠進行改造,但大家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考慮到它呢?
原因是,這輛車本就是為了主席出行方便而製造,可惜因為出於安全考慮,所使用的次數少得可憐,大多數時候都是放在車廠積灰。也正是如此,這款旅行車也沒有大批次生產,便成了絕無僅有的一臺CA770系列的旅行車。
領導們和呂彥斌都覺得CA770L非常適合做靈車的改造原車,於是便開始著手製定方案。這個時候,他們剩下的時間只剩下一個月了。所以為了提高效率,他們決定三線齊發。做到互相提醒、互相幫助。
設計師負責設計圖紙,但他們也會去現場和技術人員隨時修改圖紙;技術人員負責將設計方案變成實體,期間有什麼問題及時報告領導;領導負責現場督工,一旦發現任何情況隨時和設計師溝通,馬上改變問題。
這樣的三線齊發的方法果然十分奏效,在三方共同努力下,紅旗CA770L成為了送毛主席“回家”的專屬靈車,而這比原先預計的時間還少了七天。
就在毛主席逝世一年後,毛主席紀念堂也宣告建成。這場身後事的緊急籌備才終於拉下了帷幕。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裡,一個人走的最後一程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敬愛的毛主席逝世的那一年,所有人都傾盡全力想讓他走得風風光光,這種上下一心的團結,讓人十分感動,也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祖遠.毛澤東靈車製造經過[J].幸福(悅讀),2013(03):71.
[2] [佚名.毛澤東逝世靈車製造全過程[J].中外文摘,2011(03):50-51.
[3] 謝飄.儲存毛澤東遺體的日日夜夜[J].炎黃春秋,2016(07):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