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南京師範大學 葉夢怡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管霞
漢世祖:(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柔道治國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間,多次釋出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裁併郡縣,精簡官員。結果,裁併四百餘縣,官員十置其一。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秀統一中國後,厭武事,不言軍旅,公元51年,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卻下詔:“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劉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年少時,只是個沒落皇族、一介布衣,劉秀曾經去長安求學,在街上看到執金吾走過,場面甚是壯觀、闊氣,大為感嘆,於是做了一篇關於理想的作文:“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廣為流傳,日後成了千古名言,引發了許多“亂世梟雄”的共鳴。劉秀與陰麗華的愛情故事也千古傳頌。
入易後改儲
時南陽陰麗華美貌莊重,光武帝早年就有“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願望。昆陽戰後次年,光武帝乃如願娶陰氏為正室。 婚後次年,光武為鞏固與真定王劉揚的聯盟,再娶劉揚甥郭聖通並以之為正室,亦寵之。郭氏與陰氏併為光武生下五子,及光武即位之初,併為貴人。建武二年(26年)因陰氏族小辭後,郭氏因得立為皇后,其長子疆遂立為皇太子 。光武因此甚感有愧於陰氏,益加寵遇。至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乃廢郭氏,立陰氏為後。 初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又以陰氏長子東海王陽聰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疆又上表辭位。乃廢疆為東海王而以陽為皇太子。陽改名莊 ,即日後之漢明帝。
漢明帝(公元28年-公元75年)
劉莊,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 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
嚴防外戚
劉莊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劉莊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他在位時,他的舅舅們都位不過九卿。館陶長公主想替他兒子求個郎官做,劉莊寧可送給外甥一千萬錢,也不答應。大臣閻章才學出眾,工作突出,但因兩個妹妹是後宮嬪妃,劉莊為不破壞外戚不封侯參政的規矩,硬是不提拔閻章。
但同時,劉莊又委任開國元勳高密侯鄧禹為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熹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時對生母陰太后、異母郭聖通都非常尊重、平等對待,贏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評。
佛教傳入
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有一次,劉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劉莊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人都不知其由。後來他有個博學的大臣說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沙音娑,亦作娑門,亦譯作桑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軼事典故
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劉莊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劉莊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劉莊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漢章帝(57年-88年4月9日)
劉炟,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母賈貴人,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繼位。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時年三十一歲,諡號孝章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敬陵。
開創“章草”
漢章帝還是一位書法家,他的草書非常有名,後世流行的“章草”,據說就是由於漢章帝的愛好而形成的一種書體。章草是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
漢和帝(79年―105年)
劉肇,東漢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漢章帝劉炟的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過繼給皇后竇氏為繼子。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公元92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公元105)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諡號為孝和皇帝。 廟號穆宗,諡法曰“不剛不柔曰和”。葬於慎陵。
永元之隆
在一舉掃平了外戚竇氏的勢力後,劉肇開始親理政事,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劉肇當政時期,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並多次下詔納賢,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並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漢和帝十分體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詔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漢和帝永興元年(公元105年),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劉肇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重用宦官
東漢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宮廷內設定了中常侍、黃門侍郎、大黃門、小黃門等宦官職務。他們負責掌管傳達皇帝的號令和詔書,閱覽尚書進呈的文書。
在劉肇奪回政權的過程中,中常侍鉤盾令鄭眾直接參與了策劃和實施,在論功行賞時,鄭眾自然是首功。於是,鄭眾被升遷為大長秋。“長秋”是漢代皇后的宮名,用以名官,稱其官署為“長秋寺”。這是皇后近侍官首領,一般由皇帝親信充任,負責宣達旨意,管理宮中事務。而在進行策勳班賞的過程中,和帝注意到,鄭眾總是推辭的多,接受的少,這種謙遜仁愛之心,很得劉肇的讚賞。因此,和帝以後便經常同他討論國家大事,國家一些大政方針的決策便較多地摻雜著宦官的力量,所以史書上說“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但劉肇重用宦官,還有一些客觀因素。這就是這時期他所信任和倚重的一些朝臣和宗王或年老體弱,或壽短命微,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漢桓帝(132年—167年)
劉志,字意 ,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母匽明,東漢第十一位皇帝。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質帝崩,梁太后與兄大將軍梁冀定策,迎立為帝,時年十五。太后臨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公元159年)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誅滅梁氏,朝政於是由宦官專斷。九年(公元166年),朝中官員、太學生員與外戚聯合反對宦官當權,他下詔逮捕李膺等二百餘人,禁錮終身,史稱“黨錮之禍”。劉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舉非人,時人譏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瀕於滅亡。諡桓,葬於宣陵。
賣官鬻爵
桓帝時還有一項賣官鬻爵的弊政。當時由於統治階級的奢侈腐朽,國家財政基本枯竭。在這種情況下,桓帝一方面採取對農民加重賦稅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困難,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令郡國有田者每市交10錢為稅;另一方面也採取一些應急措施,主要就是減發百官俸祿,借王、侯國租稅和賣官鬻爵。桓帝的賣官鬻爵是從延熹四年(161年)開始實行的。這一年,零吾羌和先零羌等少數民族起義,活動到了三輔地區,桓帝為了減輕國庫的財政支出,就下詔減發公卿即百官的俸祿,借貸王、侯的一半租稅,同時下令以不同價錢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等官爵。桓帝賣官鬻爵的弊政對當時影響極壞,不僅貪汙成了合法行為,直接破壞了吏治,而且由於貪官汙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併為靈帝時更大規模的賣官鬻爵開了先河。
黨錮之禍
由於宦官當政、賣官鬻爵等種種弊政,桓帝朝政糟糕至極。為了維護東漢王朝,也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學生及郡國士人,就聯合起來發起“清議”。他們議論政治,品評人物,在輿論上對宦官集團進行猛烈抨擊。同時,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吏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也極力打擊宦官勢力。
當時,襄城人李膺是反對宦官集團鬥爭的領袖。他任河南尹時,因打擊閹黨而被下獄,司隸校尉應奉上書為他求情,又被赦免,後來即任司隸校尉。宦官張讓的弟弟任野王令,貪殘無道,殺死一位孕婦,畏罪躲在張讓家中。李膺知道後,即率吏卒到張讓家搜出處死。因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休假時不敢走出宮門。李膺敢於打擊當權的宦官,名聲越來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認為是極大的榮譽,稱之為“登龍門”,他與太尉陳蕃、南陽太守王暢都受到士大夫階層的敬重。以李膺為首的反宦官鬥爭激怒了當權的宦官集團。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派人誣告李膺等交結太學生、都國生徒“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桓帝大怒,於是詔令全國,逮捕“黨人”,收執李膺、陳實等200多人。有的黨人逃走,桓帝就懸金購賞。一時間,使者四出,相望於道,反宦官的鬥爭遭到嚴重挫折。第二年,在竇武等的表請下,桓帝對“黨人”略為寬恕,下詔將其赦歸田裡,但規定他們都終身禁錮,不得做官。這就是桓帝時著名的“黨錮”。
漢靈帝(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
劉宏,生於冀州河間國。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世襲解瀆亭侯,父劉萇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後,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又設定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劉宏喜好辭賦,作有《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等。
鴻都門學
光和元年(178年),靈帝設定鴻都門學,並將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畫像懸掛其中。在這所學校裡,並不是研究儒家經典,實際上是探討辭賦、書法這類靈帝感興趣的學科。靈帝重用出自鴻都門學的學生,他們出任刺史、尚書、侍中,甚至還有封侯。太學的儒生往往鄙視這些人,拒絕與其為伍。鴻都門學一時非常興盛,學生多達千人,但延續時間不長。一因士族猛烈的攻擊,二因黃巾起義,隨著漢王朝的衰亡而結束。
鴻都門學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專科大學,而且也是世界上創立最早的文藝專科大學。在"獨尊儒術"的漢代,改變以儒家經學為唯一教育內容的舊觀念,提倡對文學藝術的研究,是對教育的一大貢獻。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學,突破貴族、地主階級對學校的壟斷,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也是有進步意義的。鴻都門學的出現,為後來特別是唐代的科舉和設立各種專科學校開闢了道路。
內廷逗樂
靈帝自己則深居內宮,挖空心思嘗試著玩樂的新花樣。內宮無驢,一善於逢迎的小黃門從外地精心選了四驢進宮。靈帝見後,愛如至寶,每天駕一小車在宮內遊玩。起初,還找一馭者駕車,幾天後,索性親自操持。皇帝駕驢車的訊息傳出內宮,京城許多官僚士大夫競相摹仿,以為時尚,一時民間驢價陡漲。
正當京城瀰漫著驢車揚起的煙塵時,靈帝又對驢車失去了興趣。又有宦官別出心裁,將狗打扮一番,戴進賢冠、穿朝服、佩綬帶,搖搖擺擺上了朝。待靈帝認出乃一狗時,不禁拍掌大笑,讚道:“好一個狗官。”滿朝文武雖感奇恥大辱,卻敢怒不敢言。
宮中市場
靈帝在後宮仿造街市、市場、各種商店、攤販,讓宮女嬪妃一部分扮成各種商人在叫賣,另一部分扮成買東西的客人,還有的扮成賣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則穿上商人的衣服,裝成是賣貨物的商人,在這人造的集市上走來走去,或在酒店中飲酒作樂,或與店主、顧客相互吵嘴、打架、廝鬥,好不熱鬧。靈帝混跡於此,玩得不亦樂乎。肆中的貨物都是搜刮來的珍奇異寶,被貪心的宮女嬪妃們陸續偷竊而去,甚至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裡爭鬥不休,靈帝卻一點也不知道。
漢獻帝(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
劉協,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后王榮,東漢最後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後來逃出長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公元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諡號孝獻皇帝。
中藥不還價,針灸不要錢
漢獻帝劉協貶居山陽城後,遠離政治,一心融入民間,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后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他從雲臺山上挖下來的中草藥從不收費,扎針、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錢,只有對購來的藥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於對他倆的感激之情,沿習成俗,焦作民間對老中醫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對中草藥可賒可欠,但從不還價,在農村中針灸、拔罐從不收費,以示遵守漢獻帝留下來的千年老規矩。
來源丨中國國家歷史
【來源:陽泉市博物館】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